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243节

日期:2010-05-26 10:24:43
      
        第15章烽火连三月-安史之乱(续十二)
        不过,李隆基还是准奏了老安一次过破格提拔二千五百多名部下为将军的动议,总之是老安要什么几乎有什么的样子,这样的结果估计连老安都感到意外,甚至可能打心底里看不起唐玄宗这个昏君,简直就是老糊涂虫也,这么大的军事动作稍有常识的人也一定看出一点端倪吧,看来这个昏君也没有要拥护的必要了,跟对领导最重要,你那么“二”,俺们只好拆伙单干了,是你自己砸了你的招牌呵,休怪别人无礼,老安在心中优雅地阴笑起来。
      
        反正,被李隆基宠得不成样子的安禄山一家人更加志得意满有恃无恐,也加紧了颠覆中央政府的步伐。首先,他重用了一批有文才的文臣如高尚、严庄等为核心幕僚;其次,又从行伍军人中提拔了一些智勇双全的将校如史思明、安守志、蔡希德、崔乾祐、尹子奇、田承嗣等为自己的得力打手,委以重任,这些人也基本上组成了他的称帝打天下的班底啦。
        其实,野心勃勃的老安此次不怕杀头丢命地撞入“龙潭虎穴”,一方面是要消除皇帝对自己的直接不信任,另一方面就是在皇帝面前争取属于自己的最大权益,可谓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危机公关”,当自己的大部分目的到达后,狡猾大大的老安立马策划如何平安地“打道回府”进而积极起事,以免被阴险毒辣的杨国忠扣押困长安功亏一篑。
        据历史牛书《资治通鉴》表述,三月初一,安禄山心急如焚地辞别李隆基要回范阳老巢。此时变得十分儿女情长的李隆基看到婉留不了,便又不顾尊卑地亲临望春亭为他送行,大有燕王别荆轲萧萧易水寒的悲壮样,也不知哪时再见面能同杯共醉了,更不知道那时特别重情的李隆基是否也吹萧一曲话送别,反正大家都是“依依不舍”的样子(据说同时还另派二皇帝高力士在长安城东的长乐坡再次为他饯行,老安够爽够有面子也)。
      
        此时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隆基居然把身上穿的御衣脱下来深情款款地送给老安,简直是让人大跌眼镜,这是古代的哪出著名“阳关三迭”送别戏啊?反正“受宠若惊”的老安也又惊又喜地收下了,看得送行的人都有点酸溜溜的感觉,这人主的隆恩为什么不花落我家而是落到胖乎乎的猪头老安身上?这他娘的还真是傻人有傻福啊。
        其实,此时的安禄山最想要的并不是什么狗屁皇帝新衣,而是要逃亡长安,简直是“胜利大逃亡”的主旋律也。
        因为他自己也知道此次进京是奸诈的杨国忠斩草除根的毒计,他很怕诡计多端的杨国忠一计不成一计又起(奸佞之人最擅长的就是害人的“随时计”,在这方面简直就是畸形的发达,没什么可说),奏请昏君把自己扣押下来困于京都,那么自己苦心孤诣经营了十年的称帝大计就会付之东流了,弄不好还大刑侍候死得很难看,这样就亏大了。
        所以狡猾大大的安禄山早就归心似箭,因此欢送会一完,他被皇帝允许离京,便十万火急地赶紧驱马疾奔出潼关,乘船沿黄河顺流而下。
      日期:2010-05-27 10:16:12
      
        第16章烽火连三月-安史之乱(续十三)
        那时候的老安当然没有心情欣赏祖国母亲河的优美风光,什么“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宏伟景观全他娘的是虚的,当它透明,那是酸文人的闲情雅致,他就是嫌船慢过女人化妆,怕皇帝醒悟把自己追回来那就麻烦大了,于是又命船夫拿着纤绳和挽绳板立于岸边两侧拉纤,十五里就更换一批纤夫,大家精强力壮地“呜呀嘿”唱着纤夫歌“昼夜兼行,日数百里,过郡县不下船。”简直就是一部精彩的自编自导自演的YY式追捕大戏,老安还真他妈不是盖的,至少在逃命方面也是人中强龙,有百密而无一疏,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总之,有惊无险回到范阳的安禄山,仍然是惊魂未定,心有余悸。还是那句老话:平时做了亏心事,夜半也怕鬼敲门。早有谋反之心的安禄山即使内心如何掩饰,始终还是有心理阴影的。所以朝廷每次派来使者,他都会神经兮兮疑神疑鬼地称病不出来迎接,怕被人暗算,谁知这个使者是不是要索自己命的大内高手?防人之心不可无也。勉强心情好点时要接见使者,也总是先如临大敌地大张旗鼓陈列军械部署卫队,简直就是刀枪林立戒备森严的临战状态。然后才懒洋洋地出来见面,做人做到这个份上,还真是难为了那些心怀不轨的野心家们,官位也是两刃剑也,呵呵。
      
        据说李隆基命给事中裴士淹宣慰河北,到了范阳二十多天才得以见到老安,简直比见皇帝还困难的款式,最后在武士的挟持下安禄山才召见了他,即使是见了,老安也没有一点做臣子的礼节,连起码的礼貌也没有,估计当时兵强马壮的老安早就有了当皇帝的幻觉,没什么可说的,裴士淹回朝后却“不敢言”,不知是啥意思,可能是收了老安的好处了吧。
        其时,也早已丧心病狂的杨国忠日夜搜寻老安犯上作乱的证据,因为老安成功的话他这个“眼中钉”肯定是先死的一个,于是就派京兆尹(相当于长安市长)带人包围老安在京城的豪宅,大肆搜求反状,未果,恼羞成怒的杨国忠就顺便逮捕了老安的门客李超等人,送御史台监狱后不用审理偷偷做掉了。
        当时在京城供职的安禄山大儿子安庆宗得知内情后立马用秘级文件报告了父亲,老安闻讯后心中更加恐惧,以为是自己反迹暴露了。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正月,安禄山派副将何千年上表朝廷,请求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李隆基也雷厉风行地命中使宣付中书门下,即日便写告身交付千年。杨国忠见状又认为“其反明矣”,李隆基虽不信,不过还是听从杨国忠不加封安禄山带左仆射平章事衔,将起草制书留而未发,还暗中遣中使辅璆琳以送柑子为名,去范阳“偷窥”安禄山有何政治小动作。
        然而,令李隆基意想不到的是,辅璆琳因受安禄山贿赂策反做了双重间谍,回来之后报喜来报忧,向皇帝宣传边境形势一片大好,大谈安禄山如何忠君爱国之事,李隆基信以为真,心花怒放的样子,立马烧掉了制书草稿。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312条记录; 当前243页/共312页   

[首页]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尾页]


第243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8832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32830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