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277节

日期:2010-08-08 08:36:47
      
        第80章一柱擎天-一代战神郭子仪(续二十六)
        总之,这次战斗唐军损失惨重,据说战马万匹只剩三千,刀枪十万几乎全部丢失于路。鱼朝恩这个打仗不行进谗言特别溜的家伙一向忌妒郭子仪的战功,于是趁机恶人先告状把相州军事失利的责任全推到郭子仪身上。昏庸的唐肃宗居然没有调查就信到十足十,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削了郭子仪的兵权,让他下岗,并以另一名将李光弼代替郭子仪的职务统帅朔方兵。此后史思明因权力重新分配问题计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此年五月从李光弼手中重新夺取了洛阳,然而史思明重回洛阳后,不久就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办了,这个前文八过。
      
        当然,真的猛虎是任何笼子也关不住的,正如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那句精彩对白:“有的鸟是不会被关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丽了!”一样。
        正当经常行走在战斗路上出入枪林弹雨之中难得偷得半日闲的“军事大鳄”郭子仪有滋有味地享受悠闲自在的下岗生活时,终于战场上的形势又逆转了老郭的人生,打仗嘛,哪能让他缺席,他天生就是为战场而活的,这个谁也剥夺不了。老郭下岗不久,相当英明神武既会骗人又会打仗只是脾气差了点的史思明果然不负安庆绪的殷切期望再陷河洛,直逼京畿。国难思良将啊,唐肃宗虽然不大英明神武,倒也不傻,在大臣们的提议下,立马再次起用打仗好把式郭子仪为节度使,继续领兵打仗。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二月,李光弼因宦官掣肘兵败邙山,河阳失守,鱼朝恩退保陕州。
        上元三年(公元762年)二月,河中军乱,杀其帅李国贞。无独有偶,其时太原节度邓景山也被部下所杀,因为怕这些发动内讧的人合纵连贼,所以朝廷非常担忧。然而除了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名鼎鼎的国家元勋之外,后起的将帅中没有一个有足够的威望和震摄力能加以弹压的,迫不得已朝廷决定起用老郭为朔方、河中、北庭、潞、仪、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副元帅,充本管观察处置使,进封汾阳郡王,出镇绛州(今山西新绛)。
      
        三月,郭子仪辞朝赴镇,肃宗龙体欠佳(他就是在此年鞠躬尽瘁的,因张皇后和李辅国争权惊吓过度而死。他老爹李隆基也是在这一年仙逝),朝臣中没有一个能面见皇上的。郭子仪当即请求说:“老臣受命于危难之间决战于千里之外,分分钟会战死沙场,如果不能见皇上一面,将会死不瞑目也。”皇帝为老郭的诚心所打动,于是将他引到卧室内,对老郭说:“河东的大小事情,就全都委托给爱卿了。”看到奄奄一息的皇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于是郭子仪呜咽流涕感时溅落啊。
      
        郭子仪一到绛州,便擒拿杀害李国贞的贼首王元振数十人斩立决。太原的辛云京听说郭子仪砍了王元振,也将杀害邓景山的人给办了,从此河东诸镇将帅都遵奉国法,不敢再胡来。
      日期:2010-08-09 10:05:59
      
        第81章一柱擎天-一代战神郭子仪(续二十七)
        公元762年四月,唐代宗李豫即位。拥立有功的内官程元振当权,认为郭子仪功高难制阻宦官发达,于是又进谗言诋毁郭子仪,皇帝于是罢免了郭子仪副元帅之职,让他充任肃宗的山陵使,一代良将投闲置散为死去的皇帝督造坟墓,严重的人才浪费啊。幸亏老郭亲自写万言书以明志,才使新皇帝有所悔悟并加以器重。
      
        其时,要不是叛军内部变脸式的相互残杀,先是老史因安庆绪食言不放权而杀了他,再后来是史朝义怕老爹办了他先下手为强干掉老史,这样一折腾叛军的气数也已差不多尽了,成了强弩之末,不然的话唐朝的平叛形势估计更加严峻。
        最终内外交困的的唐代宗在国家危亡面前,不得不启用功高盖主的郭子仪,猜忌事小江山易色事大,于是任命雍王李适(唐德宗)为挂名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怕唐军力量不够,唐代宗又学其老爹向回纥借来10万雄兵共同收复洛阳,史朝义兵败逃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唐廷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力求除恶务尽,可惜这家伙本身就和唐廷有矛盾,最后还为了一己之私利有意将安史旧部之军事力量保存下来并控制河北,造成了“河北三镇”的强势割据,此后藩镇割据每每和中央政府分庭抗礼,战乱不断。
      
        宝应二年(公元763年)春天,叛将田承嗣献莫州以降,并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归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精骑又逃往范阳,部下李怀仙却献范阳以降,断了小史的后路。史朝义见到众叛亲离大势已去,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走投无路之间便于密林中上吊自杀,结束了可悲又可怜的一生。
        至此,延续了近8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勉强算是完全平定了。
        安史之乱是唐朝一次空前的政治大浩劫,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也算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经过安史之乱的巨大破坏和摧残,唐朝国力变成十分虚弱,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并给唐朝后期的政治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据某些历史研究者认为,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以下四个严重后果:第一,战乱使唐朝经济社会遭受了一次空前大浩劫。房屋土地遭受严重破坏焚毁,人民流离失所,几乎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这个杜甫诗中也有描述);第二,安史之乱使李唐王朝盛世不再,此后慢慢坐大的藩镇割据(说白了就是军阀拥兵自重)更是与中央政权直接叫板,失去绝对控制权的李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每况愈下;第三,战后阶级压迫更加深重,统治阶级加快了搜刮民膏民脂的步伐。不堪重负的农民兄弟最后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朝中叶农民起义的高潮,沉重打击和削弱了唐朝统治;第四,经过安史之乱,李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控制,边患不断,战祸连连。
      
        所以老辈们常说,宁做治世鬼不做乱世人,然也!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312条记录; 当前277页/共312页   

[首页]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尾页]


第277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88313]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c507d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