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
第282节日期:2010-08-19 09:58:10
第90章一柱擎天-一代战神郭子仪(续三十六) 于是,唐军和回纥军又握手言和,誓师讨贼。郭子仪派遣朔方兵马使白元光与回纥会师,吐蕃人知道回纥人倒戈相向后,非常害怕,立马于当天夜里逃之夭夭,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听到吐蕃人跑了,回纥与白元光也紧跟其后穷追不舍,郭子仪又亲率大军继其后,大破吐蕃十余万于灵武台西原,斩首五万,生擒万人,收其所掠士女四千人,据说缴获的牛羊驼马三百里内源源不断,多得不可胜数,简直就是大发了一笔。 郭子仪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由此可见一斑。 此后郭子仪又多次击败戎兵的侵扰。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十二月,华州节度使周智光杀监军张志斌发动叛乱,帝令子仪起军讨之。不久同华将吏闻军起,于是斩智光父子传首京师,叛乱立平。大历二年二月,郭子仪得胜入朝,宰相元载、王缙、仆射裴冕、京兆尹黎干、内侍鱼朝恩共出钱三十万,恩出罗锦二百匹,为子仪缠头之费,还为老郭大摆宴席狂欢派对一番,待遇殊高。 这年九月,吐蕃入侵泾州,郭子仪又在灵州击败吐蕃军队,斩首二万级。大历三年八月,贼心不死的吐蕃又攻打灵武。九月,郭子仪率领五万军队自河中移镇奉天。白元光大破吐蕃于灵武。当时朝臣认为吐蕃经常入侵,京师不安,马璘虽在邠州,却力不能拒,于是让郭子仪兼任邠宁庆节度使,自河中移镇邠州,改派马璘为泾原节度使。八年十月,吐蕃入寇泾州,郭子仪派遣先锋兵马使浑瑊逆战于宜禄,初战不利,刚好马璘设伏于潘源,与浑瑊合击,大破蕃军,俘斩数万人。 据史载,郭子仪还是一个艰苦朴素、拥军爱民的典范。 关于这据说还有一则趣事呢。话说郭子仪镇河中的时候,为整军纪禁止军人无故跑马,违反规定的处死。刚好老郭夫人(据说郭夫人十分漂亮,是王氏巨族之女,帅哥配美女也)乳母之子犯禁,被执法官依法杖杀,他的几个儿子愤愤不平在父亲面前诋毁执法官嚣张放肆侵犯了郭家权威,父亲却厉声斥责儿子们偏私没原则,后来还对手下人说他的儿子都是奴仆的材料,众人不解,忙说其故,老郭哂笑曰:“伊不赏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阿奶儿,非奴材而何?”可见老郭是一个多么公私分明的主儿。 据说他带兵打仗从来都是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从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当时连年战祸,百姓穷困,筹集军粮都不容易,后来他还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开展了战地大生产运动,带领官兵亲自耕种,开辟了很多“陕北的好江南”,战乱时期他驻地的丰收庄稼随处可见,摇曳生姿,很是美丽,跟随他打仗再苦都是一种享受。 此外,老郭还非常体衅盟军。据说回纥赤心请卖马一万匹,唐朝有关部门以国库不充裕为由只市千匹。郭子仪以回纥前后对唐朝立功,认为不应该拂盟友之意,考虑到国家不富裕,于是说:“回纥有大功,宜答其意,中原须马,臣请内一岁奉,佐马直。”也就是说郭子仪自告奋勇请自纳一年自己的奉物,充回纥马价,为国家减轻负担。哇,多么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舍己为公也。后来虽然皇帝下诏不允,不过内外人士纷纷称赞他对国家的忠心也。 说到这,郭子仪的精彩人生故事也基本八完了,后来郭子仪以年事已高为由申请解甲归田,皇帝不许,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六月十四日郭子仪以85岁高龄辞世,唐德宗废朝5日,并亲到安福门临哭送之,可谓是身前身后哀荣始终,是古代少有的集功、德、寿于一身的猛人,也折射了老郭十分高超的处世为人艺术也,似乎完人。 日期:2010-08-20 10:03:54 第91章一柱擎天-一代战神郭子仪(续三十七) 最后,我们来讲讲关于郭子仪的历史评价。 关于对郭子仪的历史功过的评价,基本上都是褒大于贬,赢得身前身后名,如果不是百分之百的完人的话,也基本上是白璧微瑕趋于完美的人了。 在此,我们先引用唐朝史臣裴垍的评价:汾阳事上诚荩,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前后遭罹幸臣程元振、鱼朝恩谮毁百端,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代宗幸陕时,令以数十骑觇贼,及在泾阳,又陷于胡虏重围之中,皆以身许国,未尝以危亡易虑,亦遇天幸,竟免患难。田承嗣方跋扈魏州,傲狠无礼,子仪尝遣使至,承嗣西望拜之,指其膝谓使者曰:“兹膝不屈于人若干岁矣,今为公拜。”李灵曜据汴州,公私财赋一皆遏绝,独子仪封币经其境,莫敢留之,必持兵卫送。其为豺虎所服如此。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幕府之盛,近代无比。始与李光弼齐名,虽威略不逮,而宽厚得人过之。岁入官俸二十四万贯,私利不在焉。其宅在亲仁里,居其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居。前后赐良田美器,名园甲馆,声色珍玩,堆积羡溢,不可胜纪。代宗不名,呼为大臣。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二十年。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终始,人道之盛,此无缺焉。唯以谗怒,诬奏判官户部郎中张谭杖杀之,物议为薄。 以上就是唐朝史官对伟大老郭的盖棺定论的评价,虽然文字有点长,不过比较全面比较中肯,对于我们全面了解郭子仪的为人也具有十分权威的鉴定作用,我也唯有保持原貌地全盘照抄照引了,但愿你们不要嫌长嫌罗嗦,而且文字中有的故事前文已讲过,也比较好理解。其实历史牛书《资治通鉴》也基本照抄了《旧唐书》和唐朝史官的论调,在此不再举证。 关于郭子仪一心为国顾全大局的事我们说得够多了,总之他是一头忠心耿耿的“革命老黄牛”,最高领导指到哪打到哪,从来不会讨价还价,也从不把打仗立功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即使是功高盖主多方诋毁备受猜忌也毫无怨言,一切以大局为重,这个问题就不多说了,其实我们也一眼从史官的评价中看出了郭子仪的缺点,套用《资治通鉴》的话就是“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因为他为国立功受奖太多受皇帝赏赐也太多,用现代的话来表述就是钱收到手软,“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居。前后赐良田美器,名园甲馆,声色珍玩,堆积羡溢,不可胜纪。”所以郭子仪被人灌上了“穷奢极欲”的恶名,也算是他的主要缺点之一了,由此很多史学家认为这是一种悖论,是一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自相矛盾的说法,既然穷奢极欲怎会不受人非之呢?简直是语病百出。 于是很多人也认为这是治史严谨的司马光的一种败笔,大大的败笔也。 我想,如果老郭那么穷奢极欲的话,那么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报酬抵回纥马价呢?再有就是当听到“杨绾为中书侍郎”朝野大肆相贺后,他却立刻“减坐中声乐五分之四”呢?这不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吗?这个又如何理解他的穷奢极欲呢?简直是有点云里雾里不明就里。 总之,人无完人,白璧微瑕更显老郭的人间温度,不是神的冷冰冰,这也是我们唯一可信的评价。 |
第282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2863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ea845 大小:6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