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278节

日期:2010-08-10 10:05:59
      
        第82章一柱擎天-一代战神郭子仪(续二十八)
        当然,“安史之乱”的结束对大唐来说绝对是一种福音,一种解脱,安史之乱能够平定,郭子仪和李光弼功不可没,都是中流砥柱人物。
        有人曾试图比较郭子仪和李光弼这对中兴名将谁更厉害,认为李光弼是“中兴第一名将”,打起仗来指挥艺术更加出神入化,非别人能比,太原保卫战就是古代以少胜多的最著名战例之一。那为什么李光弼的历史知名度和受众的喜爱程度没有老郭那么高那么如雷灌耳呢?这个当然大有原因。首先是老郭出神入化的处世哲学和高超的官场厚黑艺术,李对部下十分严厉发布命令诸将不敢仰视而郭却相对宽容,当然老郭更有人缘更得人喜爱;其次是李光弼官场上不会溜须拍马容易遭人嫉恨(发展到后来连朝廷征召也不从部下也不听他指挥)而老郭就圆滑得多进退自如,心胸开阔的老郭就不会容易像李光弼一样得忧郁症而死;再次是郭子仪在李死后还活了17年,多次力挽狂澜救驾于危难之中,皇帝指到哪打到哪,即使是受到猜忌也没有讨价还价,这一点是李光弼所欠缺的;第四,据某些人说就是因为李是少数民族而颂扬较少,显示了一种大汉民族的小小偏狭。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传统戏曲《打金枝》让老郭脸谱化更令其家喻户晓威名远播,树立了他千古不倒的正面形像,人们眼中最可爱的人。
      
        不管是对是错,我相信郭子仪都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钥匙级”一柱擎天人物,他的“再造唐朝”之丰功伟绩任谁也抹杀不掉,这一点连皇帝也认可了并当面说了出来,比起狄仁杰的功绩一点也不逊色,至少在恢复唐朝的名份上来说是这样。
        好了,安史之乱也八完了,以下我们继续郭子仪的精彩人生故事。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实际上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中,河北三镇实际上是处于独立状态的,军政大权朝廷无法过问,于是基本上也是战祸不断。不久盘踞湖北的梁崇义发动叛乱,和唐朝有矛盾的野心家仆固怀恩屯兵汾州,趁着唐朝军队讨伐北方叛军内地兵力空虚,于是秘密引回纥、吐蕃兵众入侵河西,进而犯奉天、武功,占领了陕西凤翔以西、邻州以北的10几个州。直逼京城。
        公元763年十月,吐蕃陷泾州,虏刺史高晖,高晖遂为蕃军做向导,引贼深入京畿,掠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虽然有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日将逆战于盩厔,并杀敌数千,不过唐军也损失惨重。而且骁勇善战的吐蕃军很快打到长安城下,吓得唐代宗立马逃到陕州避难。于是,吐蕃兵占领了长安,并像安史叛军一样纵兵烧杀抢掠,把长安洗劫一空。此外吐蕃人还把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扶立为伪皇帝,假署百官,当作自己的“金边”伪政权加以利用。
      
        在贼兵即将逼近攻陷京城之时,唐代宗在没有其他御敌之计的情况下,才急忙下诏起用被宦官进谗言靠边站的郭子仪,拜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郭子仪自相州失利罢军职后手里早就没兵,接到皇帝诏令时,他自己手上只有骑兵20人,捉襟见肘惨不忍睹,等于是光杆司令一名。
      日期:2010-08-11 10:09:14
      
        第83章一柱擎天-一代战神郭子仪(续二十九)
        郭子仪心急火燎赶到咸阳的时候,蕃军已过渭水。
        其日,唐代宗仓皇逃到陕州避难。郭子仪知道皇上做了范跑跑,痛哭流涕又火速赶回京师,那时皇帝早已没踪影,想拦也拦不住了。射生将王献忠从驾,沿路遂以四百骑发动叛乱,逼丰王等诸王欲投于贼,被郭子仪碰到,责骂了他一顿,并把诸王保护起来。郭子仪沿途收兵,到了武关才收拾武关防兵及六军散卒4000余人。直到陕西蓝田时,各路勤王之师才相继到达,军威大振。于是大家为了雪国耻收京城,各路大军都表示愿意接受郭子仪的统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大阅兵,威振关中。
      
        接下来,郭子仪遣六军兵马使张知节、乌崇福、羽林军使长孙全绪等将兵万人为前锋,扎营于韩公堆。
        鉴于蕃兵力量远胜于我方,采取强打硬攻只会是以卵击石,于是浑身是计的郭子仪采取李世民雁门勤王时的“树上开花”的疑兵之计,史曰:“击鼓欢山,张旗帜,夜丛万炬,以疑贼”(《新唐书郭子仪传》)。也就是采取声东击西、虚张声势之计。据说他先派羽林军使长孙全绪带领200轻骑到蓝田城北面,白天擂鼓呐喊,夜晚燃起万炬,火光通天,让敌人疑惧慌乱进而牵制吐蕃兵力,以便浑水摸鱼。然后郭子仪又佯装进攻蓝田城东,暗地里却亲率主力杀向蓝田城西,比二战时盟军登陆诺曼底还诡异,让敌人如坠五里云雾之中,被耍得团团转。
      
        与此同时,长孙全绪遣禁军旧将王甫潜入长安,阴结京城少年豪侠以为内应。等敌人军心散乱时,郭子仪迅速集结优势兵力,向西奋勇杀敌,打得吐蕃措手不及。其时上当受骗的吐蕃兵直向蓝田城东冲杀,原来是中了计,扑了个空,于是灰溜溜地回转不知如何是好。
        趁着敌人搞不清状况,京城中的内应某一天夜里突然齐声击鼓于朱雀街,虚张声势地高呼:“郭令公亲率王师来了!”陷入四面楚歌之中的吐蕃军一听,真以为是唐朝大军入城了,草木皆兵的样子,不管三七二十一也立马惶骇而去,做了范跑跑,不战而溃也。随着吐蕃兵的慌忙撤退,陷落了15天的长安又被神勇的郭子仪收复,郭子仪又一次挽狂澜于未倒,再次救驾,其功可昭日月。
        于是郭子仪派大将李忠义先屯兵苑中,渭北节度使王仲升守朝堂。子仪以大军续进,至浐西。其时,射生将王抚自封为京兆尹,聚兵二千人,扰乱京城,郭子仪便把叛乱的王抚给杀了。唐代宗听到长安光复,于是下诏让郭子仪为京城留守。
        话说自从吐蕃趁唐朝平叛内部空虚轻而易举攻下长安后,唐代宗仓皇车驾东逃,于是朝臣皆归咎于专权的内官程元振,大臣谏官们多次向皇帝参他一本力主办了这个祸害。等到智勇双全的郭子仪又收复长安,战功赫赫,程元振心中更加惧怕失势,于是死活不想让天子回京,还千方百计游说唐代宗定都洛阳,说这样就可以避开吐蕃的入寇和侵害,糊涂虫唐代宗居然也同意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312条记录; 当前278页/共312页   

[首页]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尾页]


第278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9-778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1721e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