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
第279节日期:2010-08-13 10:15:53
第84章一柱擎天-一代战神郭子仪(续三十) 反正怪事年年有,那年特别多。 好好的国际大都市长安令多少外人想破头地向往馋涎欲滴得要流口水的样子,居然因为一个得宠太监的自保而被废了国都资格,简直是咄咄怪事,一言丧邦啊,很多人更是议论纷纷,皇帝下迁都诏书多日之后,从来都是保持清醒头脑的郭子仪就有点坐不住了,这算哪门子邪门之事啊? 于是忧国忧民的他不顾自己的前途命运斗胆上书皇帝,说了一大堆定都长安的好处,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理由,奏曰:“雍州古称天府,右陇、蜀,左崤、函,襟冯终南、太华之险,背负清渭、浊河之固,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兵强士勇,真用武之国,秦、汉所以成帝业也。后或处而泰、去而亡者不一姓,故高祖先入关定天下,太宗以来居洛阳者亦鲜。先帝兴朔方,诛庆绪,陛下席西土,戮朝义,虽天道助顺,亦地势则然。比吐蕃冯陵而不能抗者,臣能言其略。夫六军皆市井人,窜虚名,逃实赋,一日驱以就战,有百奔无一前;又宦竖掩迷,庶政荒夺,遂令陛下彷徨暴露,越在陕服。斯委任失人,岂秦地非良哉!” 大意也就是说长安古称天府,右控陇、蜀,左扼崤、函二关;前有终南、太华的险峻,后有清渭、浊河的坚固,腹地广阔,方圆数千里,带甲之兵十余万,兵强士勇,雄视八方,易守难攻,历来就是王气十足,万方之都,乃兵家必争之地也。先帝都是定都长安,现在皇上却因吐蕃的入侵被迫逃离长安(自从李隆基开了皇帝逃跑先河后,他的孙子也得了逃跑症了),退居于陕郡。那并不是说秦地不好,而是宦官蒙蔽蛊惑圣上,使陛下用人失察,朝政荒废,加上长安守军又都是乌合之众,全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主,没有多少战斗力,一真刀真枪干起来也就只能望风而逃了,哪是长安不好守啊? 哇,老郭简直就是对皇帝一针见血的一顿臭扁,毫不留情的样子,还真是吃了豹子胆了,估计也只有郭子仪这样的猛人才敢如此炮轰油炸皇帝了,不怕脑袋搬家惹来杀身之祸啊?居然当面指责皇帝昏庸无道耶。 这还没完,接下来郭子仪还历数洛阳的不是,认为洛阳绝对不适合作为正式国都,可能是陛下忧虑长安遭到严重烧杀抢掠,国用不足,才动迁都之心的吧?这个根本不是问题,最后还给了非常得分的治国方略,也就是“臣愿陛下斥素餐,去冗食,抑阉寺,任直臣,薄征弛役,恤隐抚鳏,委宰相以简贤任能,付臣以训兵御侮,则中兴之功,日月可冀。惟时迈亟还,见宗庙,谒园陵,再造王家,以幸天下。”只要减轻赋税徭役,让人民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抑制权宦,任用正直之臣,简选贤才,托付老臣练兵御悔,那么国家中兴指日可待,云云。伟大人物当然有其伟大之处。 反正唐代宗看过奏折之后,认为言之成理,居然感动得眼泪哇啦啦地流,这才是忠臣直子,真爱我大唐之人也。 日期:2010-08-14 08:25:06 第85章一柱擎天-一代战神郭子仪(续三十一) 于是,皇帝饱哭一餐之后,动情地对左右侍从说;“子仪忠心爱国,是真正的社稷良臣。就冲着他的一番肺腑之言,我西回长安之心已决。”说完之后皇帝的车驾立马从陕州班师还长安,郭子仪一见到皇上,于是毕恭毕敬地伏地顿首请罪,唐代宗也特地停车慰劳老郭道:“朕没有及早重用爱卿为国效劳,所以才弄到这种地步,后悔莫及啊。”言罢便赐给他免死金牌,还在凌烟阁里为他画像,以表彰他的再造唐朝之丰功伟绩,能在凌烟阁立像的都是开国元勋和对唐有殊功的人,当然是一种十分荣耀的事。 也正是因为郭子仪屡次救国于危难之中,所以成为再造唐朝的一柱擎天式人物大多数人都没有异议也,至少在李光弼抑郁死后几乎是他在独力支撑战乱频发狼烟四起的岌岌可危的残唐。 总而言之,影响深远的安史之乱给曾经十分强盛的大唐以最致命的一击,战后大唐河山百孔千疮百废待举,战争后遗症让唐廷消化了很多年还不能回气,最主要的是中央集权遭到了强有力挑战,很多有实力的藩镇军阀凭借武力经常向朝廷叫板,战祸连绵,于是唐朝社会内部矛盾重重剑影幢幢,真是一波末平,一波又起,走马灯似地城头变幻大王旗也,棘手得很。 这个就不能不讲到一个人,他就是有意纵容藩镇坐大(比如河北三镇)和唐朝素有矛盾并怀二心的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原本是唐朝的猛将之一,曾跟随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屡建奇功,最后在再次夺取东都洛阳之战中歼史朝义部8万余人,仅用半年时间就全部平定河北,因功升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等职,按理说这么显赫的官职换了别人早就心花怒放飘飘欲仙了,可惜仆固怀恩野心很大,而且他总是担心功成失势秋扇见弃,患得患失的样子,说白了就是朝廷打完斋不要和尚,再加上一下子火箭式连升三级,也使一些朝臣嫉妒猜忌,不断在皇帝面前给他上眼药甩板砖,所以他和朝廷也有了矛盾,常怀二心,伺机反唐。 早在平定河北追击史朝义残部的时候,他就有意奏准分授归降的安史旧将田承嗣等为河北镇将,并加上纵容结好,当他们的“保护伞”,以便日后结党营私,互通有无。 后来河北三镇果然坐大,成了尾大不掉的军阀割据势力,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张忠志(此后改名为李宝臣)据成德、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全都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的“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迁”,集地方军政和经济大权于一身,“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或“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或“贡献不入于朝廷”,俨然成了称霸一方的土皇帝。 |
第279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2607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c5c8a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