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68节

宗承灏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09-06-15 08:48:57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翟让在瓦岗(今河南滑县南)聚众起义,李绩就跑去加入了民间造反组织。李绩同学这时候才十七岁,放在现在还是初中生,正是长身体,长心眼的时候,搞不好就被坏人带坏了。
        别看人小,李绩的想法却不小。他劝翟让说:“这里是咱们的家乡,乡亲都彼此认识,不好打劫,不如去宋、郑两州,那里离运河近,商船特别多,去抢劫生意人,就够咱们兄弟过活啦!”
        年青人要面子,不好意思在家门口干坏事。翟让认为他话说得很有道理,就把队伍拉到运河上抢财物,队伍迅速壮大。
        瓦岗军的发展势态良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地方豪杰和不良少年。
      
        这时候我们在一些评书里所熟知的王伯当、单雄信等都当了堂会的小头目。李密当时参加叛乱失败,被官府通缉也亡命来此加入。李绩见李密是个人物,很会忽悠。几次大大小小胜仗过后,名号更响、领导能力也凸显,就劝说翟让让位给李密,以扩大影响力。
        也许是李绩同志整天捣鼓起了作用,还是翟让本就有心让位。反正李密成为瓦岗军的带头大哥,非常受拥戴。后来李密和翟让之间产生了矛盾,义宁元年(公元617年),李密在他人劝说下用计干掉翟让。
        身为翟让部下的李绩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脖子还被一个缺心眼的兵严重砍伤。虽然李密将李绩扶入帐中,还亲手为他上药,并让李绩分领了翟让的旧部,但李绩的心里还是很受伤。
        凭什么砍我啊!江湖太险恶。
        二、性格特征:以德服人。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密被在洛阳称霸的王世充击败,本想去投靠镇守黎阳的李绩,但听到旁人说:“李绩当年被砍伤脖子,差点死掉,现在去投靠他,他一定还在记仇。”李密左右为难,只好入关降唐。
        这时候李绩全面接管了李密的势力范围,东至于大海,南至于长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
        一天,李绩的军营里来了一个神秘的客人,是李密的老部下、唐朝最大的忽悠大王魏征。魏征本来是个道士,不安心修道,却喜欢四处结交这些黑社会混混。
        他和李绩、单雄信都是老朋友,这时候已在唐高祖李渊手下当了秘书丞,领到了一张长期饭票。他此行的目的是来劝降李绩。
      
        摆事实、讲道理,对于魏征来说这个差事太轻松,专业对口。
        李绩半天没有表态,虽然在演义里他才是真正的妖孽级的道士,能掐会算,但那是山寨版的,碰上真正的魏道士。他也只有无语。
        真正的李绩是一个扛大刀的武人,准确地说是一个很有头脑的武夫。
        听了魏征忽悠半天。李绩才说:“我不能随便做主,我的部下和土地都是李密的,要是我拿自己老大的功劳去换取富贵,那是我的羞耻。还是让我老大李密同志献给唐皇帝吧!”
      
        于是他做了个报表,详细记录了手下的州县名数及军人户口,派人献给李密。唐高祖见李绩没有给自己的降表,只有给李密的信,感到不解。当他听使者说完李绩的意思后,非常高兴,称赞李绩是个讲义气的人,就封他做了黎阳总管、上柱国,加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良田五十顷,并入住长安城的一流豪华区域。
        其实李绩这人的独门绝技不是他的武艺,而是他能随时祭出双重标准,把本来矛盾的事情处理得面面俱到,人人满意。估计演义中徐茂公的一部分形象就是从这里挖掘出了一点。能像他这样做到新旧主子都非常满意,自己也名利双收的,可不多见。
        不久,李密叛唐被杀,李绩上表请求收葬李密的尸骸。高祖准许,将李密遗骸送到李绩的属地黎阳。李绩穿上重孝,三军缟素,为李密举哀,安葬于黎山。他又命令手下建了特别高大的坟墓,建完了,才脱下丧服,朝野上下都称赞他的义气过人。
      日期:2009-06-15 08:55:20
      
        李绩俨然把朝堂当作了展现个人魅力的“超级秀场”,同样的事例再来一遍。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十月,窦建德军大败李绩,抓走了李绩的父亲李盖。李绩本已突围而出,但因老爸被人逮去做了人质,只好返回投降,窦建德仍派他镇守黎阳。
      
        李绩对唐朝倒是忠心耿耿,内心计划先多立战功获得窦建德的信任,再找机会归唐。他主动出击王世充,立下赫赫战功,窦建德果然对他放松了防范。于是李绩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正月趁机跑掉了。
        我就纳闷了,这时候他怎么又不顾及他老爸的安危了呢?于是就有人劝窦建德杀死他父亲李盖,窦建德倒也是条汉子,说:“李绩本来就是唐臣,只不过被我抓了起来,他不忘本朝,是个忠臣,他老爸又有什么罪?”
        李绩这次归唐后,一帆风顺,协助秦王李世民,一路势如破竹,接连平定了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人的叛乱,胜利返回长安。李绩英勇善战,论功行赏时,名列诸大将的首位,获得和秦王一起身披黄金甲祭祀太庙的殊荣。
        李绩帮李世民破王世充时,他的昔日好兄弟单雄信早就是王世充手下的一员骁将了。单雄信有个外号叫“飞将”,武艺高强。一次,李世民巡视战场时,与单雄信相遇,单雄信挺槊直刺李世民,差点把李世民捅落马下,幸好第一保镖尉迟敬德及时赶到,跃马大呼,横挑单雄信,这才使真命天子幸免于难。王世充战败降唐后,手下十几员大将包括单雄信在内都被问成死罪。李绩拼命向李世民推荐单雄信的勇猛善战,并愿意以自己的财产官爵赎回老哥儿们的性命。义气有时候是可以换命的,有时候也是要害死人的。
      
        大概因为之前差点死在单雄信手里,李世民坚决不准。李绩只好号哭着退下,去大狱向单雄信诀别,单雄信埋怨他说:“我就知道你办不了这件事,大丈夫死就死了,何必为难自己。”李绩无言以对。行刑前,李绩在法场生祭单雄信,哭着说:“我以前跟兄长结拜,发誓同生共死。但是我已经以身许国,没法同时兼顾国家大义和兄弟义气,况且我死了,谁来照顾兄长的老婆、孩子呢?”于是取出佩刀,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请单雄信吃下,说:“希望你吃下我的肉,让这块肉伴随兄长入土,就当作我没有辜负从前的情分!”单雄信果然吞了李绩的肉,两人大哭永别。隋唐英雄之间的男儿义气的确感人。不过这也是李绩再次用双重标准,处理了国家和兄弟感情之间的矛盾。
      
        三、个人事业:国之长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后,任命李绩为并州总管,坐镇北方对付突厥。三年后,李绩趁唐朝正和突厥颉利可汗议和,和另一位大将李靖分道突袭突厥,在突厥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杀得对方大败投降,稳定了唐朝的北方。这也是李绩两面手法的一次成功运用。
        李绩坐镇北方十六年,唐朝边疆太平,唐太宗大赞李绩的功劳“朕委任李绩于并洲,胜数千里长城耶”。唐太宗任命李绩为兵部尚书,还未赴京上任,继突厥而起的漠北薛延陀真珠可汗又趁机造反,李绩又被委任为朔州行军总管,追击薛延陀,俘虏了五万多人。叹一句,李绩用兵真如神啊!李绩攻下城池后,将所得财物都分给部下,自己一点都不贪财,执法非常严格。跟着有德有义之人火里火里去,水里水里去,是心甘情愿,因此下属都愿意为他卖命。
      
      




返回目录

[64]   [65]   [66]   67   [68]   [69]   [70]  

[首章]  [尾章] 67章/共132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50d41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