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05节

寒山憶雪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3-08-0411:06:46
        ==========更新==========
        这一下,清廷不仅没有夺回辽东,还把最后的一支军队也葬送了,连退路都被堵死了。
        在这种四面受敌的情况下,清廷的顺治皇帝福临焦头烂额,一面遣使往南京向南明求和称臣,以归还河南之地为条件,一面从济宁战场削减兵力,会合京师的亲兵共计十万,攻打辽东。十月,福临御驾亲征。
        清军从济宁调走兵力的那一刻开始,堵胤锡就知道,最后的总攻到来了。
        作者注:1)本节内容纯属虚构。但关于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各部的介绍是符合史实的。
      
        2)满清顺治皇帝福临死于1661年正月,具体死因不详,有说法是死于天花,有说法是亲征福建意外死于郑成功的火炮。这里采用第二中说法,故而到1661年十月,福临还能御驾亲征。
        日期:2013-08-0419:39:00
        ==========更新==========
        【会战中原】
      
        1661年十月,满清皇帝抽调济宁兵力会合京军共十万人,会攻辽东。与此同时,南明朝廷下达了全面北伐的命令。
        河南战场的战事最先打响。
        河南湖广两省总督(即豫楚总督)陈子龙亲率大军北伐,以李过之子李来亨为前锋(李过已病逝),以袁宗第、郝永忠为中军,以王光兴(王光泰弟)、马进忠为后继,以陈友龙为偏师(另外有以刘体纯率军溯丹江北上,破武关,攻打商州,配合西路军四面合围关中的计划,这是后话),六部总兵合计兵马十一万人,出新野,北伐中原。
        当时清廷在河南的驻军不到十万,主要有三支,总兵张应祥驻南阳,负责应对襄阳明军,总督郎廷佐驻许州(许昌),负责归德(商丘)、汝宁(汝南)的防务,孔有德驻洛阳,作为后备军。
        清军的这个布置还是颇为精巧的。汝宁、归德和许州呈一个倒三角防御阵势,明军从淮西攻归德还是汝宁,许州都可以作出最快反应,支援两地任何一地。而南阳、许州和洛阳又呈一个大的倒三角防御态势,无论明军从南攻南阳还是从东攻豫东南,孔有德走可以最快地作出反应。
        明军出新野后,直指南阳。
        十月二十三,明军抵达南阳,陈子龙亲自督战,以前锋所部猛烈攻城。南阳告急,总兵张应祥向北紧急求援。
        得到战报后,郎廷佐是需要按兵不动的,因为明军在淮西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乘虚袭击豫东南,故而只有孔有德动了。孔有德自洛阳整兵两万,救援南阳。
        孔有德的进军路线是,出龙门关(伊阙),东下汝州,南折宝丰、鲁山,过鲁阳关,经南召县,直奔南阳。
        在南召到南阳这段驿道上,有一个必经之地,名叫博望坡。博望坡位于方城县城西南60里,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岗丘纵横,地势险要。三国时期,刘备在这里伏击夏侯惇,一战大胜,博望坡因此知名,加上罗贯中对“火烧博望坡”艺术性的篡改和描写,博望坡的名声就爆响了。
        将领人手一本《三国演义》的清军,怎能不知道博望坡的重要性。可偏偏知道博望坡的凶险,清军仍然栽倒了明军手中。
        十一月初二,清军抵达博望,明军并没有设伏,而是以火枪兵、弩兵为重头,据岗丘地形列阵,修鹿角拒马在阵前阻挡清军。
        孔有德算是明白了,要想救南阳,必须得先啃下博望坡这块硬骨头。
        日期:2013-08-0720:13:03
      
        ==========更新==========
        指挥明军的是偏师陈友龙所部,陈友龙知道在博望坡设伏肯定会被清军识破,所以与其冒险设伏而难以成功,不如修筑工事,打阵地防御战,把清军彻底阻挡在博望以北。
        由于清军是急行军驰援南阳,根本没有携带重型火炮,只能以士卒结阵冲锋。在明军强大的弓弩火枪的火力前,清军这样几轮冲锋下来,伤亡惨重。
        没办法,伤亡惨重也得继续上。孔有德亲自督战,清军连破明军三十多处阵地,向前推进了五里远近。
        照这样下去,冲破了明军的封锁线,不是难事,但是事情的进展总是朝着清军所不期望的方向发展。就在清军前锋艰难推进之际,后军却乱作一团。
        后军之所以乱,源于明军的迂回袭击。
        陈友龙不会傻到仅仅在隘道两边的岗丘设置阵地,被动防御清军。设置阵地的目的,是为了引清军上钩。按常理在博望设伏是不太可能成功的了,那就只能绕着弯让清军上当。
        设置阵地有两个目的,首先尽全力杀伤敌军,然后就是引诱清军上当。在清军担心有埋伏的情况下,只有先跟清军拼命,才能让孔有德相信明军已经把主力都拿出来硬碰硬,而不是设伏了。阵地防御战打的越激烈,就越让清军的警惕性降低,就越能让孔有德相信,明军已经没有埋伏了。
      
        到这个时候,陈友龙就可以让骑兵精锐迂回到清军后方,展开突袭了。
        清军后军一乱,孔有德不得不紧急下令中军回师支援后军,前军撤退,收缩阵形。
        这么一来,陈有龙就可以下令明军全军出击。三万明军轮番冲击,经过七次的反击,清军损失兵力达六千余人,孔有德眼见形势不妙,率领残部突围逃走,退回豫中。
        由于清军的援军未能抵达,南阳的清军守军又大部分都是汉军,张应祥与明廷关系又一直比较暧昧,张应祥好歹在明军的猛攻下坚持了几天,觉得对清廷够意思了,就投降了明廷。
        收复南阳后,淮西总兵李元胤(李成栋养子)作为策应,率军两万出颍州(阜阳),溯颍河而上,弃汝宁而不攻,直插许州,将郎廷佐的兵力牵制在许州一带,为陈子龙追击孔有德腾出空间。
        陈子龙率军继续北进,连续攻克南召、鲁山、宝丰、郏县,逼近汝州。孔有德见明军气势强盛,退守洛阳,留一支主力据守龙门关南的白沙镇。
      




返回目录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首章]  [尾章] 105章/共13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da8b8 大小: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