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72节

寒山憶雪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3-05-2121:34:56
        ==========更新==========
        腊月初三,趁清委宣大总督耿焞出城检验粮草的机会,姜瓖突然关闭大同城门,下令“断辫复衣冠”,自称大将军,竖起了反清的大旗。
        姜瓖的反叛对清廷来讲犹如原子弹爆炸,而且是家门口的原子弹爆炸。首先,大同扼守京畿西境,向来是北疆九边军镇之首,大同一失,北京西面便门户洞开。其次,姜瓖是大同总兵,拥有能征善战的精锐宣大兵力四万以上,对清廷来说是巨大的威胁。最后,大同是有名的坚城,其城防的质量是按照大炮的攻击力来相应建造的,精兵加坚城,清军将很难在短时间内夺回大同。
        而姜瓖反清导致的整个山西的反清**,那才是真正更加令清廷感到恐惧的。
        在晋北,姜瓖反正之后,随即处死宣大总督的家属,并派出部属,携带檄文传递周边各州县,大同府所辖四州九县全部宣布反正。次年,即弘光五年(1649)正月中旬,远受姜瓖任命的偏关道万练、左将军刘迁兵分二路进攻太原府,万练负责从西路进攻,连克宁武、岢岚、保德州,刘迁负责东路进攻,连克雁门关、代州、繁峙、五台等城邑。
      
        在晋中,太原府一府,除了府城阳曲及属县榆次、平定、乐平、太原、崞县、盂县尚且得以自守以外,其余五州十三县的官绅百姓纷举旗反清,临时组织的民兵纷纷攻打县城,从正月开始,直到三月底,所在地州县城纷纷光复。
        在晋东南,辽州、泽州、沁州、潞安府的汉民也闻风揭竿而起。在潞安,义军推胡国鼎为帅,攻克潞安府城长治。在泽州,陈杜、张斗光率领义军攻克泽州郡城晋城,而姜瓖远授的将领牛光天也率军攻克平顺,一府三州之地几乎全部被义军占领。
        在晋西南,蒲州(今永济)一带,包括陕西的韩城,虞胤、韩昭宣等人,率领反清义军攻占蒲州、临晋,而平阳府所属各州县也纷纷有义民起义。
        到了1649年四月,山西的反清起义已经如烈火燎原之势席卷了整个山西,在这种情况下,晋南的义军和姜瓖集团共同推举姜建勋为山西巡抚。姜建勋还是有心的,不愿意孤军奋战,打算联络南明朝廷。当月,姜建勋派人跋涉敌占区,前往南京,上疏弘光帝,向南明朝廷汇报山西的形势。当年秋,南京朝廷得到了这一消息,下诏正式授予姜建勋山西巡抚一职,仍授予姜瓖大同总兵之职,授予韩昭宣山西总兵之职,不过诏书不出意外也得到好几个月后才能送到山西。
      
        就在奏疏送出后不久,四月十三,姜建勋率领义军七八万人进攻山西省会太原。义军进逼汾州(今汾阳),守将郑名标也割辫反清,清委冀南兵备道许养高与永宁知州、平遥、介休知县、汾州参将逃往平阳,汾州不战而得。随后义军又占领祁县、清源县。与此同时,潞安(长治)胡国鼎也率军从东路进军太原,连克武乡、榆社、徐沟。五月初,东西二路义军在太原城外会合,人数达到十万人以上,太原岌岌可危。
      
        到这时,清廷在山西仅仅只剩下太原、平阳两座府城,在山西的统治几乎全部土崩瓦解。
        日期:2013-05-2121:41:42
        ==========更新==========
        山西的反清大起义,引起清廷极大的重视。就在姜瓖宣布反清之时,阿济格等人闻讯而连夜进军,腊月初四(1648年)即抵达大同城下。当时晋中、晋南的形势于清廷来讲尚且不算严重,多尔衮最初企图采取招抚措施解决叛乱。腊月初十,清廷的使者抵达大同,向姜瓖表明了清廷的招抚之意,然而姜瓖明白,一旦反清,便无退路,于是对多尔衮的政策置之不理。多尔衮见招抚无效,这才决心用武力解决。
      
        然而,阿济格、硕塞、瓦克达仅有两万有余的兵力,与姜瓖实力相差悬殊,况且姜瓖占据坚城大同,强攻必然不克。为了尽早解决大同的问题,多尔衮决定继续增调大军入晋。然而,明军南方三大战区兵力雄厚,对北清虎视眈眈,清廷不得不集中大量的兵力驻守于关中、河南、山东一线。然而山西的形势刻不容缓,一旦义军攻克太原、平阳(临汾),便宣告山西从清廷的版图上消失了。山西一失,山河阻隔,陕西就危险了。在范文程的建议下,多尔衮决定从辽东和科尔沁抽调三余万兵力,随尼堪一道,增援大同。
      
        由此,大同被清军团团围困,清军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但大同是北疆第一边镇,其坚固性绝不一般,更强悍的蒙古兵都能挡住,何况不到五万八旗军。战役一直持续到二月,清军的攻城毫无进展,多尔衮心慌了。
        因为几番南下作战失败后,多尔衮的声望日下,豪格一派趁机发难,而且时间距小皇帝福临亲政越来越近,多尔衮如果不能平定山西的反清起义,那么他如日中天的政治地位将会瞬间失去,豪格一派将会伺机夺权。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在多尔衮看来,大同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于是,他决定亲征。
        最高统治者出马,效果果然不同,清军士气大振,虽然在大同攻坚战上毫无进展,然而对周边州县的攻势却节节胜利,多尔衮连下浑源州、应州、山阴,大同在晋北几乎成为孤城,正准备继续扩大战果时,多尔衮却突然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因为就在他亲征之后,防御明军、驻守济南的统帅多铎染上天花,病情严重,生命危在旦夕。
        多铎是多尔衮的同母弟,感情十分深厚,然而更关键的是,多铎肩负着镇守山东的重任,山东一旦出了意外,后果就会很严重。为此,多尔衮无心恋战,赶紧停止进军,赶回北京。在三月初路过大同时,多尔衮现身说法,再次劝姜瓖投降,然而姜瓖提出的条件是清廷退兵,否则便继续固守。
      
        清廷当然不可能退兵,然而多铎的病情越发严重,山东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多尔衮不再有半点拖拉,日夜兼程,奔回北京,抵达北京时,多铎在回京的路上就已经挂掉了。多尔衮伤心欲绝,但伤心之余,还得继续应对军国大事。
        多铎去世,多尔衮派济尔哈朗镇守山东,防御明军。对山西的局势,多尔衮下令满洲军主攻晋北,让镇守西安的户部侍郎额色抽调陕西的兵力进入晋西南镇压起义。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多尔衮派遣使者前往南方,与南明通和示好,拖延明军北伐。
        作者注:1)本节关于姜瓖反清的情节均是历史史实,山西的反清运动,以及之前广东李成栋、江西金声桓的反正、甘肃米喇印的反正,是清廷入关以来遇到的第一次统治危机。
        2)多铎之死也遵照史实,死于天花。
      
      




返回目录

[69]   [70]   [71]   72   [73]   [74]   [75]  

[首章]  [尾章] 72章/共13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38728 大小: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