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07节

晴雯撕扇2010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另一方面,他也忌惮李从珂。
        论才能,论声望,李从珂都要超出李从荣一大截,更别说剩下的李从厚、李从益了。李嗣源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无论今后谁坐上皇位,李从珂的存在,始终是一个足以致命的威胁。
        杀掉,舍不得,留着,有风险,到底该怎么办?李嗣源真是手足无措,最后念起了“拖字诀”,一切随缘吧!特别是李从珂遭安重诲构陷、远离权力中心之后,李嗣源似乎也宽心了许多。
        李嗣源心里琢磨着“逆向排除”,却一直没有将最后的结果公之于众。不是他不想公开,而是不知道怎么公开,越排除越乱,简直是一塌糊涂。
        咱们帮他缕一缕:李从荣太操蛋,排除;李从珂没资格,排除;李从益年纪小,排除。排来排去,就剩下一个李从厚了。
        李从厚就行吗?这个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似乎没干过什么出格的事儿,可就是有一条,不到20岁的他,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料!扶他上台,无论李从荣还是李从珂,一个指头就能把他掀翻,更别说俩人一起上了。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让李嗣源怎么决策?
        为了解决继承人的问题,李嗣源头都大了。大臣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是“一个头变成两个大”。
        李嗣源纠结是因为选嗣,大臣们纠结,则是出于对李从荣即将登位的惶恐。
        没人敢说李嗣源行将就木,但事实就摆在眼前。六十多岁的人了,又是戎马一生,身体日渐衰老,撑得一天算一天。
      
        继承人迟迟不公布,大家也就认为是李嗣源默认了,除了排序最长的李从荣,还能有别人吗?
        此时的李从荣还没做皇帝,就已经跟大臣们搞得水火不容了,真要做了皇帝,那还得了?混迹官场,安全第一,石敬瑭挑了个头,以防备契丹南下为由,主动申请外放到河东。李从珂紧随其后,申请前往河中,范延光、赵延寿等不受李从荣待见的大臣也纷纷效仿,一个个都外放了,远离洛阳这个是非之地。
        ——你们玩吧,我们还有事,先走一步。
        朝廷突然安静了许多,李嗣源也渐渐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李嗣源病重,并一度昏迷,李从荣火急火燎地进宫探望。说是探望,其实连四处乱窜的“小强”都知道,李从荣就是来接“遗诏”的。
      
        李嗣源也是个倔的,李从荣越着急,他越是硬撑着不松口。父子俩一个躺床上、一个坐边上,你瞪着我,我瞪着你,都知道对方想听什么,可就是什么也不说。
        老这么耗着也不行啊,哪有专程赶来等亲爹咽气的道理?李从荣不尴不尬地坐了一会,甩下一句“改日再来”,怏怏而去。
        刚走出宫门,李从荣便听见里面传出一阵哭声。妥了,甭“改日”了,就现在!李从荣就跟被狗撵了一般,恨不得多生两条腿,飞叉叉地跑回去搬兵,准备武装夺权。
        事发突然,再说李从荣自以为稳操胜券,根本顾不上什么保密,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枢密使朱弘昭、冯赟的耳朵里。
        兵变,这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朱弘昭、冯赟也跟被狗撵了一般,飞叉叉地赶往宫中报信。
        有人或许会觉着好笑,李嗣源不都死了吗,报信还能有什么用?
        ——谁说李嗣源死了?
        既然李嗣源没死,那宫里的哭声是怎么回事?
        ——昏死的,又醒过来了,不行吗?
        要说这个李从荣啊,运气背是一方面,最主要是人品差。李嗣源昏迷,大家都以为嗝屁了,一片鬼哭狼嚎,让李从荣给听见了。没过多久,李嗣源又醒过来了,李从荣跑得太快,没能等到这一幕。如果李从荣在宫里有些人缘,此时自然有人出来报信,说你小人家先别着急,你爹他老人家又活过来了。
        可但是,但可是,李从荣的人品真就差到极点,这么关键的信息,就他一人被蒙在鼓里。
      
        李嗣源还在宫里喘着气呢,李从荣傻啦吧唧地开始按既定计划发动政变。当时,禁军将领李重吉(李从珂之子)正在李嗣源的身边,此时也来不及找别人了,就李重吉上吧,务必把李从荣那个王八蛋给老子剁了!
        按理说,李重吉的禁军未必是李从荣的对手。李从荣杀得正来劲,禁军突然公布了“皇帝未死”的消息。
        李从荣傻眼了,就像被点了穴一样,愣在原地无法动弹。主将成了木偶,部下却没傻,一溜烟全跑没影了。李从荣尚未回过神来,便已经身首异处。
        叛乱成功平息,李嗣源的精神却极度崩溃。
        他或许想到过很多种死法,殒命沙场、遭人暗算、难敌病魔,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戎马一生,下达的最后一道命令,竟然是干掉自己的亲儿子。父子相残,这是多么痛彻心扉的人伦悲剧。
        英雄,往往是孤独的,我信!
      
        几天后,李嗣源带着难以言表的痛楚,离开了他眷念的人世,时年67岁。
        临终前,李嗣源别无选择地指定了三子李从厚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在李嗣源病死整整四天之后,李从厚从驻镇的魏州赶回洛阳,在灵前继位,庙号唐闵帝。
      




返回目录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首章]  [尾章] 107章/共14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8b626 大小: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