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86节

陈士陈观水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赵氏孤儿”的故事自春秋之后流传了千年,经历了一次次改朝换代,独独到了元代,却突然大放异彩。这得益于元杂剧的兴起,元杂剧中类似“赵氏孤儿”这样传承忠义的还有很多。元代的统治者蒙古人曾经席卷欧亚,称霸一时,灭国无数。许多曾经强盛的国家被蒙古铁蹄踏碎,许多有着悠久传统的文明从此消失在历史的深处。但中华文明没有消失,征服者征服了土地,但征服不了人心。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依然演绎着“赵氏孤儿”的传奇,正如世界的历史舞台上依然演绎着中华文明的传奇。传承忠义的中华文明,最终征服了征服者!
      
        这就是历史,真实的历史,源自于真实传承的真实历史。
        世界的历史舞台上能一直演绎着中华文明的传奇,正因为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一直演绎着“赵氏孤儿”式的传奇。
        历史舞台上的传奇未必是真实的历史,但必定是真实的传承。
        这是我们先人们心中真诚相信的传承,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传承。
        但我们先人们相信,我们还相信吗?
        传承还有吗?
        这是我当下的困惑,这困惑是有缘故的,下面我就跟您仔细说说这困惑的缘故。
      
        前两年,我听说“赵氏孤儿”的故事将再一次被搬上舞台,这一次是被拍成电影大片。于是,我决定看一看。
        我看了,很认真地看了,是到电影院很认真看的,是到电影院自己掏银子买票子很认真看的,真金白银,是原价票,没有团购啊。看片子的过程中,电影院里欢声笑语不断,看了一大半的时候,我揉着笑疼的肚子,已经明白这原来是部搞笑片,意料之外的惊“喜”创意,情理之中的中国大片啊!看过后,基本感受是,基本上该传承的都没有传承,杀身成仁没有了!舍生取义没有了!忠义传承自然也是没有了!
      
        基本感想是,这是个很符合主流传承的片子,是个符合西方主流传承的片子,是个与西方无缝接轨,很符合西方主流传承的片子。据说是瞄着美国“奥斯卡”去的,理解。听说没有拿到美国“奥斯卡”,正常。人家美国“奥斯卡”有的是符合西方主流传承的片子,那都是正品,你一山寨的,就算是高仿,那也是A货。再说,咱在“财富守恒定律”里早说过,人家西方主流并不希望你非西方非主流神马(什么)都接轨,人家制定了游戏规则,“奥斯卡”十几项大奖里,为非西方非主流留的也就是一个“奥斯卡最佳外国语片奖”,就这,还是为了把西方的“奥斯卡”推向世界,更好地传扬人家西方主流的传承。要是咱中国电影参加“奥斯卡”的结果跟咱中国乒乓参加奥运会的结果保持一致了,那只有一种可能,“奥斯卡”从美国的大城市洛杉矶搬到了咱中国的大城市,比如铁岭。
      
        明白?不是演员演得不好,演员很给力,不是导演导得不好,导演很用力,主要不是水平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水平的问题,具体哪些问题,长着眼睛看过中国大片的,不用两只眼睛,一只就行,应该都知道,那是一目了然啊!
        中国电影大片的问题很多,三天三夜说不完。而这里我们关注的还是传承的问题,人家西方主流传承的是自己的祖先,你非西方非主流也有自己的祖先,祖先是改不了的,这是客观事实,是历史真实。
        行文至此,不妨再说上几句与“赵氏孤儿”传播有关,与“赵氏孤儿”在西方的传播有关的历史真实吧。
        日期:2012-01-1222:29:14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一五九
      
        史载,1732年,曾在中国福建传教的西方教士在法国《墨丘利》杂志发表了“赵氏孤儿”杂剧的节译,引起了广泛关注,次年全剧译毕,1734年法国出版的《中国通志》中收入了“赵氏孤儿”,《法兰西时报》进行了发布,随即被转译为英、德、意、荷、俄等各种文字,引起了西方的轰动。法国文豪伏尔泰将《赵氏孤儿》改编为五幕剧《中国孤儿》,在巴黎上演,观者如云,盛况空前。后来,重新改编的《中国孤儿》在伦敦上演,震动英伦三岛。
      
        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真实,忠义传承是能打动人心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虽然外表有所差异,但内部构造都是一样的,都是有人心的。
        顺便说一句,对于不得人心的中国大片,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是抱着理解态度的,始终从心底深处真诚地相信我们的电影工作者们是有人心的,是会尽心的,始终从心底深处真诚地相信终有一天能看到中国大片的突破,能看到中国大片摆脱千片一面的搞笑模样,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能拥有的时间越来越少,以至于从目前的趋势分析,在我有生之年恐怕是看不到想看的了。但我总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的,人许多时候不就是生活在希望之中吗?
      
        我向来不惮以最大的善意来推测中国人,向来从心底深处真诚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有人心的,向来从心底深处真诚地相信虽然并不是每时每刻每一颗中国心都会“尽心”于“孝”,每时每刻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竭力”于祖先信仰,但自远古而来的中华文明终还是会传承的,因为终会有许许多多中国心“尽心”于此,终会有许许多多中国人“竭力”于此。
      
        还记得吗?在本章前面我们说过的那七个字,那七个关于行孝的关键字,那七个被记载在《论语》里的关于行孝的关键字:“事父母能竭其力”!
        我们说过,这七个字虽然被记载在了《论语》里,“但却并不是孔子说的,而是他弟子子夏说的”,我们说过“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天意还是人意,《论语》里做了这么个相当有意思的设置”,我们还说过“行孝很简单,不过是倾听与感悟来自心灵的声音,那或许是宇宙深处的天籁之音。”我们没有说过的是,或许老师孔子在此并没有告诉弟子子夏什么,但子夏真的会知道,因为真正的传承或许是不必说的,因为真正的传承早已融入了血脉,化入了人心,也唯有融入了血脉,化入了人心的传承才是真正的传承。
      
        行文至此,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想起了一个关于前面说过的,后来亡了国,断了传承的晋国的故事。
        日期:2012-01-1321:39:12
        经营方程中国解——从三国与水浒中的文化密码说起(原创连载)之一六〇
        史载,周景王十八年(公元前527年),晋国大夫籍谈代表晋国朝拜周景王。周景王亲切会见了籍谈,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单方面回顾了周与晋的传统友谊。之所以是周景王单方面回顾,因为作为晋国代表的籍谈显然不认为双方有过什么深厚的传统友谊,并断然否认晋接受过周的礼物。于是,周景王不得不友善地帮助籍谈回忆了那些礼物,列举了有关于此的历史记载。然后,不友善地询问籍谈,作为晋国的代表,尤其籍谈还身为晋国司典(掌管历史典籍的史官)的后代,怎么会忘记祖先的作为,忘记国家的历史呢?
      
        这段故事史称“数典忘祖”。
        宠幸奸人,杀害忠良,数典忘祖,晋国不亡,世无天理!
        当然,在本系列文章第一章“财富守恒定律”里我们说过“现在是咱中国急着和美欧西方社会接轨,人家不怎么拿咱的道理当回事。”
        我们没说过的是“现在咱中国急着和美欧西方社会接轨,咱也不怎么拿咱自己的道理当回事。”咱的天理也是咱的道理,如此当然似乎也不被当回事,还是在本系列文章第一章“财富守恒定律”里我们说过的,现在都“以天为食”了啊!
        但在本系列文章第一章“财富守恒定律”里我们还说过“许多道理不是你不当回事就不是事的”。
      
        毕竟因为有“孝”,因为有祖先信仰,因为有传承,古老的中华文明才没有如其他许许多多的古老文明那样灭绝。古老的西方希腊文明,古老的西方希伯来文明如今都已不再是当初的模样,那是由内而外,物逝人非。
      




返回目录

[83]   [84]   [85]   86   [87]   [88]   [89]  

[首章]  [尾章] 86章/共159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73897 大小: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