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
雪域桃源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刘黄见状,肺都要气炸了:“贵为堂堂长公主,董宣竟敢当面处死本宫的人!这还了得!反了!反了!”她立即进宫去找弟弟,要他把这个狗贼董宣碎尸万段,报仇雪恨!见姐姐鼻涕一把泪一把,哭的如此伤心,又听了她添油加醋的一面之词,刘秀大怒:“这个董宣,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欺负到长公主的头上!”他立即传诏:“速传洛阳令董宣进宫见朕!”
董宣一入宫,便见湖阳公主哭丧着脸坐在怒气冲冲的刘秀身边,他马上明白了:“噢!这是恶人先告状啊!”。只听刘秀不容分说,一声怒喝:“来人!将董宣拖出去乱棍打死!给公主报仇!”董宣毫无惧色,叩头分辨:“臣有一言,等臣说完了再杀不迟!”刘秀说:“你还打算说什么?快讲!”董宣昂然道:“陛下圣德,复兴汉室,可谓千古明君。如今,陛下却放纵奴仆杀人,将怎么治理天下之民呢?臣已年近七十,不劳陛下动手,臣请自行了断!”说完,举头就往宫殿的石柱上撞去,顿时他血流满面,成了“血人”!刘秀大惊,立即喝令身边的宦官将其拉住。此时,刘秀已经明白了几分,知道董宣是个忠臣,不想处置他了。但碍于大姐的面子,他不得不想点办法。刘秀向董宣使了个眼色:“看在你一片忠心的份上,朕今天饶了你!去!给公主跪下道个歉!”
谁料,这个董宣骨头硬的出奇,他装作没看见,厉声大吼:“臣身为洛阳令,执行国法,何错之有?陛下要臣认错,办不到!”刘秀无奈,让几个宦官按着董宣的脑袋给公主叩头。董宣拼命挣扎,死活不肯磕头,两手撑着地面,到底还是没把低下头。
刘黄见状,心知大事已去,委屈万分:“文叔!当年我们在南阳做平头百姓时,你不是也和你大哥窝藏逃犯吗?那时官府的人都不敢上门来找你。如今你做了皇帝,官府上门来欺负到我的头上,你难道就不管一管?凭你的权威,难道就制服不了一个小小的洛阳令?”刘秀哈哈大笑:“彼一时,此一时。天子有天子的难处,跟老百姓不同啊!”他又陪着笑脸好言安慰道:“大姊!此人已经道歉了,朕看这事就这么算了吧?不就是几个奴才吗?朕过几日给你送几个就是!”刘黄无奈,也只好借坡下驴:“他的脖子那么硬?还算是赔礼吗?”董宣应声答道:“臣的脖颈向来很硬,不能弯曲!”刘秀把眼一瞪:“硬脖子的洛阳令,还不快退下!”董宣走后,刘秀特地赐钱三十万,用于表彰他的不畏权贵高贵气节。董宣拿到赏金之后,将它们全部分给了衙门里的官吏。从此之后,洛阳城权贵敛迹,豪强落魄。他们闻董宣之名而丧胆,威风扫地,京师百姓拍手称快。
日期:2008-5-31 18:21:32
对于这种情状,早在多年之前马援就有预感:圣上是何等英武之人?!某些权贵大人们不知利害,一味胡作非为,总有一天,他们肯定要倒霉!为了避免马氏子弟被法办,马援一再告诫本族各家子弟:“你们要好自为之,切不可乱来。一旦犯了法被追究,老夫也救不了你们!”
马援的侄子娶了江淮富豪王磐之女为妻。王磐字子石,他是当年新莽朝廷中的平阿侯王仁之子。王仁之父更了不得,那是当年显赫一时的王氏家族老三―――首任平阿侯王谭!王莽败死之后,王磐乘乱带着巨额资产逃走,窜到江淮定居。本来按汉法以及朝廷诏书:“王莽家族的所有成员,一律族灭,不留活口!”然而,王仁不知是通过什么“特殊关系”,当地的官府竟然也没有追究,居然逃脱了法网。几十年下来,王磐居然成了当地名流。他凭着财大气粗,结交了无数王侯官吏、江湖游侠,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时间长了,王磐的胆子也大了:“这么多年没人追究,风头早就过了吧?老夫还想出山做官!”他拿着奇珍异宝、无数黄金来到洛阳“疏通关系”,与诸侯王、皇亲国戚结为好友,准备东山再起。
当时,刘秀对于诸侯王的管束还不够严。还没有重申“诸侯王不得随意结交宾客”的禁令,刘秀的兄弟、子侄们还都住在京师洛阳,没有按照规定到封国去就封。这些诸侯王广泛招徕宾客,竞相博取荣誉。对此,刘秀早有不满:这难道不是当年王莽家族“五侯”们事迹的重演吗?这还了得!!不过,由于诸事繁忙,刘秀一直没有来得及收拾他们。
马援知道后,对姐姐之子曹训说:“王氏人神共愤,罪恶滔天,如今已是败落之家!王磐如果懂事,本应深居自保,惟有如此才能够保全性命。可他却不识时务,反倒跑到京城与达官显贵们交往,又意气用事,得罪了很多人,他这不是找死吗?老夫看他迟早会倒霉,肯定会大祸临头!”过了一年多,王磐果然因受司隶校尉苏邺、丁鸿一案株连,获罪被杀。而他的儿子王肃却依旧我行我素,照旧出入王侯府第,与诸侯王们继续来往。
马援熟读史书,对刘秀的脾气、性格更是非常了解。他深知刘秀是个英明之君,绝不会允许重蹈王氏家族的覆辙!马援对他的部下、时任司马的吕种说:“建武开国,重建天下,从今以后,海内当日益安定。老夫忧虑的是,皇子们已经长大了,而大汉旧制中禁止皇子私交宾客的禁令却未能恢复。如果他们广纳宾客,必然会惹恼圣上。以老夫之见,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大狱兴起了。你们要加倍小心!”
几年过去,马援早已含冤而死,他的预言并似乎没有实现,吕种就把这事淡忘了。建武二十八年(西元五十二年)六月,终于出了大事!有人向刘秀上书告发:“王肃等人,本是贼子王莽的残渣余孽。按照国法,本应引其颈而诛之,明正典刑,为民除害。然而他们不但没有成为阶下囚,反倒成了诸侯王们的座上客!臣等恐怕他们居心险恶,或在酝酿奸谋,恐将不利于朝廷。恳请陛下依法严惩!”
恰巧此时,又发生了一场大案。更始帝刘玄之子、寿光侯刘鲤受到沛王刘辅宠信,势力很大。而刘鲤对“牧童天子”―――刘盆子怀恨在心,却又不敢对他怎么样。“吃柿子专拣软的捏”,刘鲤私下纠结宾客杀死了刘盆子之兄、前式侯刘恭。可怜刘恭,对主子刘玄一心一意、忠心耿耿,舍命为刘玄报了仇,最终却死在了主子之子的利刃之下!呜呼,造化弄人,真是让人感叹!
刘秀接闻奏大怒,下令将沛王刘辅逮至洛阳诏狱问罪。刘秀亲自审问刘辅,责问详由。刘辅不敢隐瞒,将几年来的所作所为统统招供。刘秀问明情况后,对诸侯王私交宾客深恶痛疾,认为这是国之大害,下令:“重申旧制,严禁诸侯王私交宾客,违者严惩!”刘辅在大牢里被足足关了整整三天,最后才被释放。几天后,刘秀下诏在全国各郡县搜捕诸侯王的宾客。在这场大案中,凡是涉案的诸侯宾客全部问罪被杀,死者数以千计。吕种也因私下结交诸侯王而罹难,被官府抓捕论死。他在临刑前后悔不迭,仰天长叹:“马将军诚神人也!”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马援虽对别人的前途洞若观火、明察秋毫,却对自己的事一无所料。他正是同样因为触犯刘秀的“禁忌”,最终蒙冤而死,家属也受到连累,成了建武后期政治斗争的一个无辜牺牲品。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感叹的那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马援的悲剧,真是让人万分感慨…….
日期:2008-6-3 23:56:38
(三)马革裹尸
建武二十年(西元四十四年)九月,风尘仆仆的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带着南征大军,从万里之外的交阯班师而归。刘秀很高兴,急令大臣孟冀出城迎接征南大军凯旋。
孟冀满以为南征军打了胜仗,一定是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回来。可进了马援的大营之后,他却塄住了。浮现在眼前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出征时的两万盔明甲亮的雄兵,如今只剩下不到一万人,而且伤兵累累,病号多多。这些万里跋涉归来的士卒们,皮肤黧黑,一脸的劳苦之色。
马援看上去比过去更加苍老,一盆如银须发飘洒胸前,他虽显得有些疲惫,但精神头还不错。孟冀一见便拱手贺道:“老将军一举剿灭叛贼,安定了南疆,又为朝廷立下了一大功,真是可喜可贺啊!”孟冀又说:“老将军鞍马劳顿,这次班师回朝,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马援却摇了摇头,忧虑地道:“眼下匈奴、乌桓猖獗,北边各郡罹难深重,我想向圣上请求,出兵北上讨贼!”孟冀说:“老将军,您的年纪大了,不要再总想着出征的事。打仗的事,还有其他人呢!如果每次都是让您去,莫非我大汉军中无人乎?”马援闻言慨然而起,如银须发也随着宏亮的声音在抖动:“孟大人!你误会了!老夫身为国家大将,上阵杀敌、为圣上分忧是分内之事。况且,大丈夫本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归。老夫以为,这才是国家的忠臣!国家未宁,丑虏肆虐,老夫怎能安心回家去养老?难道说,将来躺在床上,病死妇人之前,才算是善终吗?”孟冀听了,深深为马援的一颗为国为民赤诚之心所感动:“老将军言之有理!国家的烈士忠臣就应如此!”
休息了几日,马援入朝拜见刘秀,向他报捷并献上了那份特殊的礼物―――铜马。刘秀大悦,特别赏赐给马援兵车一乘。传诏:提高马援的朝见级别,令其仅列九卿之下,以示褒扬。觐见完毕后,马援启奏刘秀:“陛下!老臣恳请继续率军出征,北上迎击匈奴!”马援的话,正中刘秀的下怀。
创建缓存:01ee4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