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 |
第98节日期:2014-07-1120:13:03
(正文接续) 出兵台湾光有开战借口还不行,还必须有熟悉当地情况的内行,这时一个叫李仙得(CharlesLeGendre)的美国人出现了。 李仙德原本是法国人,出生于1830年,毕业于巴黎大学。24岁那年,李仙得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与一位纽约律师的女儿结婚,婚后不久移居美国纽约并归化为美国国籍。1861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李仙得积极参加了纽约第51步兵团,他在战争中多次负伤并因此逐级晋升,到战争结束时,他已经是合众国的一名陆军少将了。李仙得退出军界后进入政坛,他在1866年成为美国驻厦门领事。 李仙得上任后不久就遇到了一件麻烦事,美国商船罗发号(theRover)在台湾东部外海触礁沉没,船长携夫人与幸存者在当地登陆,后不幸被原住民无端杀害。惨案发生后,美国政府向清政府发出了外交照会,怎知清政府不愿意介入生番事务。清政府的态度激怒了美国人:你地盘上的人撒野你不管是吧,那好,我们派兵打上门去!随后,美国政府向事发地点派出了两艘军舰,然而在与原住民的战斗中,美军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胜利。 就在这个当口,传奇人物李仙得登场了。李仙得解决纠纷的办法十分大胆,他并不谋求惩罚或征服台湾生番,而是与对方进行直接谈判。李仙得有一种天生的冒险精神,他无所畏惧地跑到了生番地界,与当地首领展开了和平谈判。由于李仙得没有提出苛刻要求,因此他很快与生番首领达成了和平协议,生番领袖承诺今后不再斩杀西方白人。这一事件在远东外交界引起了不小轰动,李仙得因之获得了“台湾番界通”的诨号。 李仙得是个很有事业心的人,他不想碌碌无为一辈子,总想搞出点大动静。李仙得在台湾时详细绘制了生番地图及海图,还拍摄了大量照片。李仙得在做这件事时尚无明确意图,他只是觉得将来也许可利用这些东西从美国政府那换点功名。 明治五年(1872),李仙得辞去了厦门领事一职,他准备回美国发展。李仙得搭乘的航船停经日本横滨,他在横滨经美国公使介绍认识了副岛种臣,他的命运从此完全改变了。 李仙得与副岛种臣一见如故,双方都觉得相见恨晚。当时,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已向明治政府报告了“牡丹社事件”,日本国内舆论也已群情汹汹,明治政府已有意出兵台湾,可它还缺乏“台湾番界通”。想什么就来什么,台湾番界通居然送上门来了,天上原来真能掉馅饼! 明治政府立即聘请李仙得为外务顾问,授予其日本国籍,还送给了他一位日本二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好运,李仙得受宠若惊,他突然找到了自我实现的感觉。李仙得要回报他的“新祖国”了,他向日本官员详细介绍了台湾生番的情况并不无挑逗地说,台湾“形势如未垦之地,日益空旷,无论何国公民都易于移殖。既不欲西人在我近处殖民,故若支那政府不喜领有此地,则与其落入西人之手,毋宁由我国(日本)占领此地。”李仙得还强调指出,当时英俄两国正在争夺“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无暇东顾,此时征台乃是天赐良机! 李仙得铁了心要促成日本征台,他以宗教般的热诚投入到这一事业。李仙得既打过近代战争,又做过六年外交官,还成功说服过台湾生番,在与人打交道方面可谓经验丰富。他把这些经验一一传授给了他的“新同胞”,明治政府仅用一个美女和几个小钱就学到了强权经验与殖民方略,天下能有几笔这么合算的买卖呢? 李仙得不满足于只是传道,他还亲自承办具体事宜。他为明治政府制定了符合国际法精神的外交文案,并亲自出马与英美各国沟通,保证西方列强不会干涉日军征台行动。此外,李仙得还帮明治政府雇请英美籍能战将官,承租用于运兵的英美商船,购买交战时用的军火。这是一种多么执着的敬业精神啊! 在李仙得的帮助下,明治政府准备得差不多了,它在行动之前还派了两名官员考察台湾,一文一武。 明治七年(1874)4月,日本人开始正式行动,台湾番地事务局成立,西乡从道任“都督”,大隈重信任“长官”,李仙得任“二等出仕”,三千六百多名日军启航征台。 5月8日,日军在今屏东县登陆,十天后,他们与原住民展开战斗,仅至7月1日他们便迫使最后三个抗日部落——牡丹社、高士佛社、女奶社——全部投降,其他部落早则在战争初期就投降了。 日军的速胜完全在情理之中,可是他们无法将军事胜利转化为现实利益,热病(某种瘟疫)的来袭更使情况日益糟糕。日军在战争中只死了20人,但在热病中死掉了600多,且毫无停止的迹象!日本人逐渐撑不下去了,战争已经耗去了近2000万日元!更令日军不安的是,清政府于5月下旬向台湾岛派来了淮军主力,总兵力有六千五百人! 有一件事需要说明,在日军出发之前,英美两国突然改变了不干涉的态度,要求明治政府撤消征台行动。大久保利通不敢不听“老大哥”的,他亲自跑到长崎下达罢兵令,可谁承想西乡从道以“已经准备妥当”为由拒不领命,不管不顾地带着远征军出发了。今天的日本人管这种军事行动叫“暴走”,西乡从道为帝国陆军开了一个坏头,日本史学家司马辽太郎称这支征台军为“官製の和寇”。 大久保利通要为西乡从道的暴走买单了,当年9月,他亲自奔赴北京谈判,希望能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很明显,日本人没什么谈判的资本,但大久保发挥了“贼不走空”的精神,他硬是利用外交手腕赢得了有利于日本的《北京专条》。 《北京专条》很短,只有三条,字里行间流露出中庸精神:清政府没有直截了当地否定日军的侵略行动,而是说“日本国此次所办,原为保民义举起见,清国不指以为不是”;此外,清政府还答应在日军撤离后支付给明治政府40万两白银,用以购买日军在台南建设的道路与房屋,另向琉球遇害漂流民家属支付10万两抚恤银。 这是一种息事宁人的中国式宽容,可它一点也没能感化日本人,反尔让对方蹬鼻子上脸。一个心怀“蛇吞象”梦想的民族怎么会被你这点小恩小惠所收买呢?日本人可不是一个相信恩情的民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只是我们中国人的信条,日本人可不信你这一套。历史证明,对日本人的任何仁慈与妥协都不会赢得对方的感激,而只会激发大和民族得寸进尺的欲望——这次是出兵台南,下次就是吞并琉球! 《北京专条》签署后,旅居中国的英国人宓吉感慨道,“台湾事件的处理向全世界宣告:这里有一个帝国,它随时自动地给你支付赔款而绝不进行战斗,支那的命运的确是结束了。” |
第98节_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在线阅读_迟玉德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615 t:219-3340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05e9f 大小:6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