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245节

日期:2010-05-29 12:41:05
      
        第18章烽火连三月-安史之乱(续十五)
        前文曾说过,因为李隆基对安禄山恩情很深,简直就是如歌所唱的“比天高比海深”,也算是老安的再造父母也。所以他要等李隆基鞠躬尽瘁之后才起兵反唐,避免和自己的大恩人发生尴尬,这不是等于在众人面前赫然公开了他忘恩负义的光辉事迹了吗?罢罢罢,人要脸树要皮,也不差这点时间。
        可惜他等待了十多年李隆基身体还是好好的,和杨贵妃玩起来比青年人还疯狂,没有一点要死的迹象。这就罢了,最要命的是,居然争宠的皇亲国戚杨国忠和他闹不和,杨国忠屡奏安禄山谋反而李隆基不予置理,于是杨国忠变本加厉多次挑起事端来激怒安禄山以使他赶快反叛,然后有理由清除消灭他,加强自己的地位重获皇帝的信任,所以说老安铤而走险杨国忠也负有很大的历史责任,正因为杨国忠为了一己的私利放纵地苦苦相逼,才使老安迫不得已发动了祸国殃民的大战乱,打的旗号也是讨伐杨国忠,还真是冤有头债有主。
      
        据此,有人还进一步设想,如果是李林甫还健在,老滑头绝对不会这样做,这也证明了奸佞也有三六九等,李林甫的耍奸道行就比杨国忠高明圆滑得多。
        有人还认为李隆基之所以重用李林甫当然也有他的充分理由,至少算是玩的一次高明的“政治平衡木”把戏,隆基同学未必不知道李林甫的老奸巨滑,不过他起码能镇住场面,没有赌场小子出身的杨国忠那么飘忽没根,也正好能平衡一下朝中各方面的力量,不让一方独大。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老话:上帝需要好人,更加需要魔鬼。只是隆基同学由于后来的不思进取被魔鬼玩弄于股掌之间罢了,只能愿赌服输也。
      
        反正,就是由于只想及时行乐没有一点是非观念的超级小人杨国忠的威逼刺激,终于使还有点观望态度的安禄山决意马上反叛,也不用这样那样地胡思乱想无所适从了,免得头疼想坏了脑子。
        此后,安禄山便单独和孔目官、太仆丞严庄,掌书记、屯田员外郎高尚,将军阿史那承庆三人密谋反唐,行动十分诡秘,其他人都不知道老安要反唐。他们也只知道从八月起,安禄山常常犒赏士兵,厉兵秣马,做好战前准备的样子,当时大家还感到十分奇怪,无事献殷勤果然非奸即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能是吃得咸鱼抵得渴了。
        十一月六日,据某些资料说老安突然召集大将们举行盛大宴会,也算是誓师大会或起义垦谈会吧,而在酒酣耳热之时,便拿出了事前绘制好的地图给大家看,图上详细标明了从范阳至洛阳沿线的山川形势、关塞要冲诸项,等于是向将领们暗示了他的行军路线,果然是有备而来,老安不傻啊,简直是精到骨子里了。等酒足饭饱之后,老安还向参加宴会的所有人赐了金帛,加上一张作战地图。
        十一月八日(一曰初九),恰好这时有一个老安派到京城去的奏事官回来了,正等待起义时机和口实的老安于是趁机假造皇帝的诏书,如获至宝也。
      日期:2010-05-30 11:49:33
      
        第19章烽火连三月-安史之乱(续十六)
        然后,他把部下全都召集起来,人模狗样煞有介事地将伪造的皇帝诏书给他们过目,还严肃地说:“我现在有皇帝秘令,就是叫我带兵入朝,讨伐祸国殃民的杨国忠,你们都应该响应皇上号召随军进发,打倒万恶的小人杨国忠。”老安的话音未落,大家都很惊讶,这哪跟哪啊,于是莫名其妙面面相觑,虽然有点不大相信,这确实是有点侮辱大家的智商啊,却也没人敢说出不同意见,好汉不吃眼前亏也,不然的话被残暴的老安生吞活埋都有可能。
      
        总之,处心积虑又箭在弦上要搞叛乱的安禄山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于是大唐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内乱“安史之乱”一触即发,如山洪暴发一样迅猛,曾经养尊处优骄傲无比的盛世唐朝人立马卷入了一场政治大浩劫之中,无人能够幸免,做惯了大国荣民大梦的大唐人也终于在炮火隆隆的战争中彻底醒悟了。
        反正,老安这次决心已定,九头牛都拉不回了。安禄山命范阳节度副使贾循驻守范阳,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驻守平卢,别将高秀岩驻守大同,其余将领皆随老安出发打天下。
        此外,老安除了调动本部人马,还征调了部分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少数族兵马,总计十五万,号称二十万,兵强马壮的样子。
        总之,当时心情很HIGH的安禄山连夜带兵出发,好像能一夜之间打下万国景仰之都长安坐上龙椅的“意气风发”样,信心大得爆棚。翌日凌晨,安禄山出蓟城南,踌躇满志地检阅了军队,并浩浩荡荡地进行誓师大会,愤怒声讨祸国殃民大奸贼杨国忠的激昂澎湃样,打着“诛国忠,清君侧”的“合法”旗号,军旗猎猎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范阳起兵”,旷日持久的安史之乱从此轰轰烈烈爆发,唐朝也进入了“八年抗战”的新篇章,并由此从盛转衰,呜呼哀哉!
      
        为了加强对军队思想的控制,老安还于军中张榜说:“有异议煽动军人者,斩及三族!”也就是用“满门抄斩”的高压恐怖政策箝制部下对起兵的不同观点和实际抵触,从而动摇军心。
        总之,誓师之后,便立马挥师南下。军事首长安禄山乘坐当时最先进的铁甲战车,眯着肿胀眼泡督战,指挥各种作战方阵像铁流般威武雄壮地向南前进,历史上“伟大”的一次南下也,史曰“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概。
        起事之前,安禄山已命令其部将何千年、高邈等率二十名奚族骑兵作先遣队,以献射生手为名(老安最擅长的诈计),于十日抵达太原城下,骗当时的北京(唐以太原为北京)副留守杨光翙出城迎接,然后何千年轻而易举地劫持着杨光翙,绝尘而去。安禄山一见立马责备他附逆杨国忠,斩首示众。
        于是,太原及东受降城立即上报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从此战幕拉开并一发不可收拾。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312条记录; 当前245页/共312页   

[首页]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尾页]


第245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8798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7848a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