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
第246节日期:2010-05-31 11:42:54
第20章家书抵万金-大唐的“八年抗战”(上) 曾有网友问到,既然已经是“烽火连三月”,那么啥时候才到“家书抵万金”的战斗进行时啊?这个既然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前因已经交待,那么后果也就是战乱过程和结果当然也会是接下来的重点内容,所以继续用老杜的诗句作点睛之笔。 话说安禄山铁蹄长驱南下,向唐朝的两京洛阳、长安气势汹汹地杀来。由于天下承平已久,到处莺歌燕舞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的和气生财样,打仗简直就是另一套陌生词典里的生僻字,所以说太平盛世也得强调灌输点国防知识居安思危也。 其时,中原已多年没有战事,大家都忙着吟诗作乐热衷免费旅游幸福得麻痹的样子,而且军队大部分被李隆基派往边境驻扎(边疆烽火倒是常常燃烧),为他打天下邀边功,以致老百姓都不识兵革知识,慌乱起来也只能争当范跑跑,无目的地撒腿狂奔,像一大群被恶狼追赶的乱成一团的绵羊。 最要命的是,李隆基平时只知吹拉弹唱话酒事,内部防务却很空虚,简直就是大唱“空城计”,不知是他疏忽大意还是故意为之,反正很多郡县无兵可用(呵呵,不仅野战军没有,估计连武警部队也没有啊,有个把城管吧),一听到战事也毫无应变准备和抵御能力。 平时喝花酒说花话还有一手的地方官吏一听到叛军将至,不仅不能组织有力抵抗,还吓得六神无主魂飞魄散,或弃城逃跑,或开门出降,总之是望风瓦解兵败如山倒,也就是说老安的“虎狼之师”几乎没有遇到一点像样的抵抗,简直就是卤水点豆腐,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样子,很快占领了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事情还不仅如此的坏,没有遇到有效抵抗的老安进兵特别神速,至十二月三日就已经抵达河南道灵昌郡(今河南滑县)的黄河北岸。第二天,过了冰冻的黄河,进入河南道境内,简直就是如入无人之境。 安禄山范阳起兵的消息初传长安时,正在“酒池肉林”里快活不知天下形势如何的李隆基还以为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学古人“烽火戏皇帝”啊,于是当作谣言处理,然后继续和生死相随的亲密爱人杨贵妃灯红酒绿醉生梦死。 直到十一月十五日,当确知老安已向南进军而不是空穴来风时,才大惊失色继而不知所措,先是像无头苍蝇团团转,然后在有识之士的督促建议下才匆忙部署军队平叛,那种窝囊憋气估计也只有李隆基本人才知道有多深了。 反正,病急乱投医的李隆基先命特进毕思琛赴东都,金吾将军程千里赴河东,各自募兵数万人抵抗叛军;然后又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赴东都招兵买马,保卫洛阳。等紧急部署缓过气之后,李隆基才腾出手来收拾老安在京师的家人,报仇雪恨式地杀了老安长子安庆宗,还罢免了老安亲戚安思顺朔方节度使之职,并命李隆基第六子荣王李琬、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正、副元帅,统领数万兵马出潼关东征,还在各地新设节度使、防御使,重组皇家军队班底防御叛军,军政大换血啊。 日期:2010-06-01 10:20:20 第21章家书抵万金-大唐的“八年抗战”(中) 然而,这却导致了大唐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双双被杀,血溅当场,历史现场惊心动魄的一幕啊。 这个故事早已在第三部书里有所交待,不过他们为什么被李隆基下令杀害没有详细讲到。以下我们引用《旧唐书封常清传》作结:十四载,入朝,十一月,谒玄宗于华清宫。时禄山已叛,玄宗言凶胡负恩之状,何方诛讨?常清奏曰:“禄山领凶徒十万,径犯中原,太平斯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玄宗方忧,壮其言。翌日,以常清为范阳节度,俾募兵东讨。其日,常清乘驿赴东京召募,旬日得兵六万,皆佣保市井之流。乃斫断河阳桥,于东京为固守之备。十二月,禄山渡河,陷陈留,入罂子谷,凶威转炽,先锋至葵园。常清使骁骑与柘羯逆战,杀贼数十百人。贼大军继至,常清退入上东门,又战不利,贼鼓噪于四城门入,杀掠人吏。常清又战于都亭驿,不胜。退守宣仁门,又败。乃从提象门入,倒树以碍之。至谷水,西奔至陕郡,遇高仙芝,具以贼势告之。恐贼难与争锋,仙芝遂退守潼关。 总之,当时的情形是,一边是凶狠无比的战乱,一边是朝中既无士兵又无良将,这些人几乎全都被派到边境地区去立边功了。刚好入朝汇报工作会晤最高领导人的老封曾是威镇敌胆的悍将,立马也把谋略过人的封常清当作对付老安的最后救命稻草,迫不及待地问老封有何妙计安天下。 于是渴望战斗的老封说了以上那番慷慨激昂的话。他说虽然安禄山来势汹汹,我军又久疏战阵,形势非常不利,不过安禄山是犯上作乱不得人心,邪不能胜正也。如果皇上信得过我,让我等赴东都开仓赈民招兵买马,大军一到,立马可取安逆贼的首级,云云。 老封这话当然有点吹牛皮的成份,不过却对当时一片人心惶惶的朝野有很大的安抚镇定作用,这牛也不算是白吹了,以老封那种足智多谋的儒将,他当然知道稳定朝中情绪特别是鼓舞皇帝抗战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故意用夸大其词的说法对皇帝讲了那些漂亮话,这叫做对症下药。 果然当时也吓得六神无主的李隆基一听到打仗蛮有一套的“智多星”老封的说辞,立马像打了安痛定或吃了镇静药一样平静下来,喜不自胜的皇上也于第二日就任命老封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取代老安的职位,开始改变了战乱之初的“无头苍蝇”般的一边倒慌乱态势,从而能比较从容地调兵遣将,唐朝长达八年的平叛战争也由此开始。 所以说吹牛也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尤其是那种鼓舞人心的大话,有时候不叫吹牛而是自信,看是什么效果了。在这方面来说,老封可以说是卡耐基式的“激励大师”也! |
第246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9545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2053b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