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302节

日期:2010-10-09 09:50:37
      
        第129章思想者-大唐卓越政论家陆贽(续三)
        德宗虽然讲得有点道理,却是明显的歪理,这当然也是有一点教唆手下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的嫌疑,而且是皇帝对掌管国家政务的宰相说的,比李世民教唆房玄龄纳小还明目张胆,这在历代皇帝中倒是很少见,说明唐朝皇帝还真是性情中人,牛啊。
        反正,到了陆贽身居宰相之位之后,由于位高权重,皇帝更加要提防,他的权力和政治作用更是受到限制。加上唐德宗宠信的裴延龄一班奸佞的兴风作浪,结党营私,“朝廷无敢言其短”,而眼里容不得沙子的陆贽“独身当之”,多次仗义执言,进行弹劾,为裴延龄所忌恨,昏君唐德宗听信了宵小们的造谣中伤,结果唐德宗信以为真,立马贬陆贽为忠州别驾,再也没有出头之日(因为他不是滑如泥鳅的李泌)。
      
        因为直到陆贽去世他也不能再还朝,唐顺宗即位之后召还陆贽,诏书未至而陆贽已经鞠躬尽瘁,这十年离京离开权力中心,空有雄才大略却未能发挥应有的政治作用,简直就是一个历史大悲剧和性格大悲剧。
        既然说到了唐德宗,在此不妨插述一下这位昏君的一些人生故事吧。
        话说唐德宗是唐朝一个十分怪异的皇帝,说他怪诞是有充足理由的,就比如上文所述的教唆自己的宰相公开搞腐败,这个本身就是一个怪胎皇帝,你说他昏庸无道嘛,他却又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第三个皇帝,除了李隆基和李治,他是唐朝皇帝中在位最长的,整整做了26年的皇帝(遗诏中还说是27年耶,这是虚数),连伟大的李世民也只做了23年的皇帝,至少从在位时间方面考量唐德宗是“出类拔萃”的。
      
        唐德宗这个生在大唐帝国最光辉灿烂岁月的天宝元年的皇家子弟,曾有过十分幸福的童年,借用现在的话说简直就是祖国最鲜艳的花朵,可惜安史之乱的炮火惊醒了他的华丽丽的少年梦,饱受战火煎熬体验太多动荡不安生活的他曾有过励精图治振兴大唐的雄心,可惜他的父辈留给他的是一个不可收拾的烂摊子,积重难返回天无力啊,他又不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更加缺少李世民那样的雄才大略,所以经历了一些小打小闹的修修补补之后,最后居然在挫折面前信心尽失,还成了堕落青年,彻底成了最前卫的“垮掉的一代”,这个首创宦官典军还精通中医有学术著作的皇帝,最终也成为了大唐最充满矛盾和悲剧色彩的皇帝。
      
        有历史研究者曾罗列了唐德宗十分纠结的人生四大矛盾:一是从上任之初的的信任贤相到后来的对大臣极尽猜忌(因为被人反怕了),频繁换相,而且拒谏饰非、听信馋言、刚愎自用的性格(正如某些网友所说的他手下也是奸雄灿烂,杨炎、卢杞、裴延龄都是大唐有数的奸佞,大致和唐玄宗后期的用人基本一样),简直就是来了一个“反转地球”式的360度转变;二是从武力削藩到对军阀姑息迁就,这一矛盾也说明了这个皇帝的志大才疏不堪造就,更反映了他得过且过坐看大唐走下坡路也无能为力的窝囊样;三是由斥责宦官到宠信宦官;四是从开始的艰苦朴素到后来的大肆铺张浪费聚敛钱财,成了朝中最大的贪官。
      
      日期:2010-10-10 10:07:10
      
        第130章思想者-大唐卓越政论家陆贽(续四)
        因为上述的四大矛盾的蜕变,也最终定格了唐德宗后来的为政做人充满了悲剧色彩,尤其是第三个矛盾,也就是从斥责宦官到宠信依赖宦官,并让宦官分典禁军,成为唐朝后来历任皇帝的定制,对唐朝政局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可以说唐朝是亡于宦官手中的。
        说来搞笑,唐德宗曾经十分厌恶自己的父亲唐代宗宠信宦官,可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反正唐德宗非常清楚宦官的祸害和弊端,为此曾对公开索贿的出使宦官杖打并处以流放刑罚,还处死过一个有异心的宦官。后来发生了泾原兵变,因为感恩于宦官的不离不弃(而官军不仅不勤王而且公开抢掠府库),最后态度来了个180度的转变,终于也成了此后历代唐王朝的乱源,德宗的儿子顺宗、孙子宪宗以及后来的敬宗、文宗都死于已经拥有军权逐渐坐大的宦官之手,也是晚唐政治黑暗腐败的重要推手之一,唐德宗可谓是唐朝的罪人之一。
      
        总之,这个曾经很想有所作为,即位之初就诏告天下罢免地方岁贡,释放百余宫女,连珍禽异兽都可以放逐的皇帝,任内还支持杨炎推行著名的“两税法”,增强国家财政经济实力,抑制藩镇割据势力,最终还是灰头土脸地差点提前结束大唐的命数,要不是李泌的雄才大略,以及李晟等猛将的劝阻,早已丧失信心的唐德宗也早已成了亡国之君,罪己诏也会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和最具讽刺意味的废纸了。
      
        总之。在这种极具杯具意义的颠三倒四的皇帝手下做事,除了会隐居还特别有生存智慧的李泌,基本上所有正直之士都没有好日子过,陆贽的苦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好了,基本上陆贽的有趣故事也不太多,因为他是一个正经八百的思想家,所以最后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他的思想精髓作结。
        陆贽的政治思想基本上也是和李泌的一模一样,简直就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于近似于“克隆”,那就是“治乱由人,不在天命”。他认为人君立国一定要以人为本。
        唐朝经过安史之乱的大折腾之后,已经是十室九空,一片萧条景象,再加上后来的藩镇混战,史曰“四海骚然,靡有宁处”,经济社会遭受了严重破坏。一场“泾原兵变”几使德宗成了亡国皇帝,最后在奉天危城中发出了“一切皆是天注定”的消极厌世思想的呼号,对大臣们说:“此亦天命,非由人事。”针对皇帝的错误言论,陆贽却认为“天视自我人视,天听自我人听,则天所视听皆因于人,非人事外自有天命也。”也就是勇敢地否定了人类社会由天主宰的命运,得出了“天命在人”的正确结论。接着他进一步阐述曰:“人事治而天降乱,未之有也;人事乱而天降康,亦未之有也。”也有力地肯定了“治乱由人,不在天命”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政治思想,具有很好的拨乱反正意义,也从理论高度上强化了重人事的重要性。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312条记录; 当前302页/共312页   

[首页]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尾页]


第302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7816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d79c9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