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76节

寒山憶雪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3-05-2713:00:09
        ========更新========
        【满清的实力】
        多尔衮除了对朝廷的政策作出调整以外,还于当年(1649)六月第二次亲征大同。
        虽然明军也开始大军出动北伐来了,但对清廷来说,眼下的大同才是最危急的,明军就是从徐州、襄阳走到北京,也得要个把月的时间呢。
        多尔衮抵达大同之后,将宣大总督耿焞革职,由佟养量接任,并委派佟养量率军进入代州进攻刘迁所部。清军凭借优势兵力,在向导的指引下,逐寨逐寨歼灭义军,刘迁被压缩到狭小的山区黄香寨,并在此作战身亡。清军夺取代州后,就断绝了晋中义军北上联络大同的通道,为清军继续围攻大同解决了侧翼的威胁。
      
        随后,在多尔衮的监督下,清军日夜轮番进攻大同,用炮轰,用楯车,驾云梯,刨城墙,挖地道,攻城门,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将大同的城防破坏的面目全非,但是仍然没能攻下大同。
        而在这一个月内,多尔衮的心是提到嗓子眼的,因为他时刻担心着南方的威胁。
        南方的战事同样也很惨烈。
        堵胤锡率军北上后,夺取邓州、唐县,清除了南阳周边的据点,随后包围南阳,日夜轮番攻城,一个多月下来,孔有德苦心经营的南阳城防御工事被明军摧毁殆尽,南阳岌岌可危。为缓解危局,孔有德让尚可喜率军反攻邓州,打算打破明军的侧翼防线,但被击退。随后,清军有多次偷袭明军的运粮甬道,也没有效果,南阳之围仍然无法解除。
        对比河南,清廷在山东的局势更加严重。明军沿运河北上,直奔济宁,祖可法固守济宁一个多月,情况与南阳、大同十分相似,都是一方艰难防守,另一方艰难攻坚,呈相持状态。但是杨铭化显然意不在此,他明知道济宁是清方的战略要地,明军既没有充足的准备,短期内必然难以攻下,之所以还派军攻打济宁,是为了迷惑清军。
      
        就在济宁攻防战僵持不下的时候,另一支明军由杨缘启率领,从邳州出发,溯沂河而上,直取沂州,在沂蒙山义军丁鸣吾等部的配合下,迅速夺取沂州、青州两府,对济宁、济南的清军形成了包围态势。
        到这时候,多尔衮还有最后一招,也是不得已的一招,那就是将豪格释放出来,让他率军援救山东。豪格在徐州会战结束后,便被多尔衮以作战不力、包庇下属违反军纪为由,逮捕下狱。现在整个清廷的局势危机,孔有德等三顺王在河南对付堵胤锡,孟乔芳预防川汉明军,吴三桂要镇压陕北起义,阿济格等满洲将领都集中在晋北战场,济尔哈朗在山东独木难支,只能让豪格戴罪立功。
        豪格于七月底率满洲兵一万驰援济南,随后会合济南的兵力东进阻截杨缘启所部,两支精锐部队在临淄境内淄河河畔遭遇,清军轮番冲锋,明军逐渐处于下风,于是退处淄河东岸,与清军隔河对峙。
        南面的形势终于暂时稳住了,多尔衮在大同督促清军作最后总攻。大同从上一年腊月被清军围困以来,已经长达八个月了,晋中南的义军几次想突入晋北,将南北连成一片,但都被清军阻截,城内的状况现在是弹尽粮绝,士气低迷,几乎到了人相食的地步。
        日期:2013-05-2713:35:24
        ==========更新==========
        到这时,总会有人熬不住的。姜瓖的部将杨振威就变节降清了,他不是单单自己开城降清,而是起内讧,把姜瓖杀了,提着姜瓖的人头作为降清的凭证。八月初八,大同终于失守,清军进驻大同后,为了报复八个月攻城不克,多尔衮下令屠城,除杨振威的投降家属外,大同城内“官吏兵民尽行诛之”,一城百姓全部死于屠杀,最后仅剩监狱中关押的几名死囚[金志远.明清档案.第十一册.11-20页;《朔州志》中载“城破,悉遭屠戮”。]。
      
        屠城之后,清军还把大同重镇城墙拆掉五尺,作为象征性的泄愤。
        到这时,清廷都城北京家门口的定时炸弹,终于拆除了,多尔衮终于松了一口气。
        松了一口气之后,多尔衮紧急调阿济格、尼堪率领满洲重兵四万再援南方。与此同时,让满达海和瓦格达率军进入晋中南,开始大举镇压晋中南的反清起义。清军进入晋中南是兵分三路,一路由满达海率领,攻朔州,出宁武关,沿汾河直下太原,义军宁武总兵刘伟投降。另一路为瓦格达,由代州南下,与满达海会合于太原,而后满达海南进,大败姜建勋等部,攻清源、汾州,而瓦格达则东进,大败胡国鼎义军,攻榆次、辽州(左权),太原之围得以解除。第三路则由西安镇守将军额色率领陕西清军,由蒲津渡渡黄河进入晋西南,攻韩昭宣等部。
      
        此后,清军对抗清义军的战事,几乎是一边倒的。九月十三,满达海攻克汾州,山西巡抚姜建勋被清军擒杀,清军将汾州城屠戮一空,屠城的震慑使得附近州县的义军纷纷弃械投降。[康熙三十九年静乐县志.卷十:“建勋知不支,缢死南城楼。”]九月二十,额色攻占夏邑(运城),明廷不久前下诏委任的山西总兵韩昭宣战死,明军阵亡一万余人,夏邑一城尸满街衢。[明清档案第十一册,A11-2号。]十月初十,瓦格达攻占潞安府,胡国鼎战死,十一月,进抵泽州,击败晋中南境内的最后一支义军,击杀陈杜、张光斗等义军将领。到这时,整个山西的抗清起义,就被清军镇压下去了。
      
        在陕西,吴三桂也一鼓作气,直捣延安、榆林,将陕北的抗清义军逼到了府谷一隅,高有才在府谷坚守数月,终于在十一月底被攻破城池,高有才投黄河而死。攻克府谷后,吴三桂又渡过黄河,进攻偏关,义军总兵贺国柱见大势已去,率军投降,偏关兵备道万链则自焚而死。
        到这时,整个秦晋地区的抗清运动,被清军彻底镇压殆尽了。
      




返回目录

[73]   [74]   [75]   76   [77]   [78]   [79]  

[首章]  [尾章] 76章/共13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82a61 大小: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