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82节

寒山憶雪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3-06-0409:06:00
        ==========更新==========
        【藩王制度改革】
        军制改革并非所有改革中最简单,恰恰相反,军政乃国之头等要事,军制改革的风险极大,一旦失败,那不是内耗或者改革失败的问题,而是政权覆亡的问题。
      
        杨铭化之所以上来就捏上了一个硬柿子,而不是软柿子,原因在于,要树立他在新政中的权威。只有在他自己能掌控的军政改革上取得成功,才宣告着弘光新政的真正开始。只有军事制度改革成功,才能确定杨铭化在弘光新政中的真正权威。
        军制改革最终成功了,各项法令颁布后,军队形势一如往常,没有出现杨铭化不希望看见的情况。
        把自己能控制的事情来了一番整合,接下来,就该把改革的兵锋延伸到他所没有掌控的领域了。这时候,才真正按照柿子先拣软的捏的规则继续新政。
        这一次,他选择的是藩王制度的改革。
      
        之所以说藩王制度是软柿子,还得先看看藩王制度的特点。
        明代的藩王制度放在两千年郡县帝国史中,是很奇特的。除了汉初,一般历代藩王只享有衣食租税的权力,没有地方实权,明代亦然。明代与各代的区别之处在于两点。
        第一点,但凡是藩王的子孙,只要不死,就一个不少都是皇室宗亲,皇子封亲王,亲王庶子封郡王,郡王庶子及亲王庶孙封镇国将军,以此类推,除了每一代的嫡长子承袭其父的爵位以外,其他的依次往下封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六世以下全部袭封奉国中尉。而其他朝代则不然,除了嫡长世系可以世袭爵位以外,庶子庶孙一般都不承袭爵位而做回平民,东汉的刘备就是这样,其祖上虽然是中山靖王刘胜,但因为他这一系不是嫡系,因而最后只是平民,还要靠织席卖履为生。明代则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管你世系再远,都最起码能捞个奉国中尉当当,而只要有了爵位,就有朝廷免费提供禄米、布匹等生活资料。想一想,朱元璋就封了二十五个亲王,此后历代再封,子子孙孙再封,到了崇祯年间,得有多少皇家宗室啊。史料统计,隆庆三年(1569)宗室人口超达到18492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超过15.7万人,到崇祯年间,至少要达到20万人以上,正如徐光启所说,宗室人口每三十年翻一番,这样的增长率实在太恐怖了。
      
        日期:2013-06-0417:07:18
        ==========更新==========
        其实人口多也没关系,至少还能起到壮大中原人丁力量的作用,但是明代藩王制度的第二个独特之处将会告诉读者们,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明代生了多少宗室人口,就封了多少宗室爵位,同时也就提供多少生活资料。史料载,明政府为藩王每年提供的禄米是:亲王1万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600石,奉国将军5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公主驸马又是2000石。要知道,当时的生产力,一亩稻田也最多只能产稻四到五石,一个奉国中尉每年就要明政府提供五十多亩田粮产来供养他,当时全国得有二十多万宗室。据史料载,嘉靖31年(1552),全国的税粮2285万石,提供给宗室的禄米开支就达到了853万石,占到国库开支的37%,而那时宗室人口还不超过1.8万人,到了万历崇祯年间,人口达到了一二十万,行政开支的比例达到了吓人的地步。
      
        宗室除了无端消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以外,还在无形中减少了明政府税收的来源。明政府的征税重点在田地,而每分封一位亲王郡王,皇帝就会连带赏赐大量的田地,开始每位亲王还只是受封80顷(8000亩)田地,而到了嘉靖年间,赏赐藩王的田地就达到上千顷,而万历神宗皇帝让福王朱常洵就封时,一次性赏赐了两万顷田地(两百万亩)。到了崇祯年间,宗室占有的土地达到了50万顷,占到了天下田亩的近7%(当时全国田亩约为760万顷),而且,这些田地是不需要缴税的。按照三十年人口翻一番的规律,假如明朝不亡,藩王制度不改革,再来一百二十年,全天下的土地就都是宗室土地了。
      
        问题还不是这么简单,即便这样,明政府仍然对藩王十分苛刻。除了衣食以外,明廷几乎限制了藩王的其他任何权力,不得离开封地,不得相互聚会,不得私设护卫,不得考科举,不得为官,不得这样不得那样,最让人哭笑不得是,藩王连自己自力更生的谋生的权力都没有,刘备、刘表、刘璋的故事在明代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崇祯年间,像中尉这一级别的宗室基本上就得不到正常的禄米供应了,而且又不能做小生意,不能耕地种田,只能抱着空米缸勒紧裤腰带,继续挨饿。头脑灵活的,隐姓埋名,放弃头上那虚假的光环,自己做回平民去了,头脑不灵活的,仍然顶着爵位,在封地里内四处乞讨,直至衣衫褴褛地死去。正如徐光启所说,宗室数十万人,已经退化成废物一般的东西了(朱载堉和朱聿键这样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对这个国家毫无益处之外,还重重地拖了国家的后腿,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所以,藩王制度不改革,政权很危险。
        日期:2013-06-0417:12:12
        插话:
        据史料载,嘉靖31年(1552),全国的税粮2285万石,提供给宗室的禄米开支就达到了853万石,占到国库开支的37%
        ————————
        修改为:据史料载,嘉靖31年(1552),全国的税粮2285万石,提供给宗室的禄米开支就达到了853万石,占到税粮开支的37%
      




返回目录

[79]   [80]   [81]   82   [83]   [84]   [85]  

[首章]  [尾章] 82章/共138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671c8 大小: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