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46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父母对孩子来说,是引领者,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引领者,他们还有生计的压力和人生其他角色需要扮演,作为引领者要带好跟随的孩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当孩子不能亲身体验父母的生活背景,很难理解父母生命感受。作为孩子,不管引领者怎么做,忠诚全然地跟随带来依赖和安全感,一旦对跟随者产生质疑、抗拒,就无法存在真心的跟随,那引领者也是徒有虚名了。
      
        (有时很想真实地再现当时情景和恰切地表达当时的感受,发现并不容易,只能表达一些浅表的体验而已。)
        日期:2010-03-26 13:54:23
        爬行(工作坊体验)
        前面活动之后,老师让大家尝试着闭着眼睛在场地里来回地走,然后找到自己感到舒适的位置站住停下来。老师让学员睁开眼看看几乎每个人站的位置都不一样,然后让学员说说站在该位置原因。其实每个人所站的位置都有自己的涵义,老师没有一一解释,只让学员说,她听。
        然后老师关了场地的灯,闭着眼睛沿着场地来回走,而后让大家闭上眼睛就地四肢爬行。几分钟后,分享各自感受。我个人的感受,爬行比闭着眼睛走的感觉安全、踏实。在刚刚爬行时,我内心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强烈渴望一个温暖的怀抱,爬向旁边的靠背椅,老师不让停,叫大家继续爬行,继续在四周爬行时,内心最初的渴望渐渐消失了,感觉到周围的同伴,我并不孤独,也没什么好害怕的,慢慢地安心地前进,渐渐地有了安全感,如此贴近大地的爬行,感受着生命,感受着伙伴,回归了生命的本质,原来生命的本质是如此简单、自然、纯朴,与天地浑然一体。
      
        想起老师带领下的生死之旅中我们投生的一段,当我们死亡时,我们的灵魂离开了身体,唯一带走的是我们今生的经历和感悟,然后回归宇宙的家园,曾经在人世间的因缘也随着消散。当我们还想继续完成未竟的功课时,我们的灵魂会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父母,投生再次来到世间,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是通过父母获得生命。
        从生命的本质,或从生命更高的层次来体验生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更宽广的时空,在现实中很多狭隘、执着、纠结也会因此得到超越或穿越。连结生命之源,回归生命之初,让人活得本质、朴实、真切。
        日期:2010-03-28 00:46:35
        新老师来电家访
        在前面好多节前写到过孩子的新老师--何老师,一个刚接触华德福半年仓促任主课老师,相对离开已经积累多年教学经验自身得到较大成长的的原任老师何老师属于菜鸟级的。刚开始接触时,还是让我有些失落或不屑,甚至留恋起离开的老师。
        而后很快就觉察出自己沿用了旧有的思维模式--紧抓过去不放,不能适应现实的变化。如今,我发现生活如同流淌不息的河流,充满了动态和变化,生命的快乐在于顺应河流的变化,享受河流的动感之中。对过去的执着只会为自己设置障碍,失去转变的自由,陷入逝去的虚幻和失落中,无法体验当下的精彩。
      
        岁月如歌,要唱的婉转悠扬动听,自由它变化的旋律和跌宕起伏,蕴含真挚的情感,不管是伤悲还是欢愉,
        昨晚,我接到何老师的第一个电话,她告诉我在家长日时孩子出现的状况已经好了,而今,孩子状态挺好的。这让我特别宽心,因在孩子生命之初的无知,孩子未能建立坚固的安全感,只有我离开家过夜,他就显得焦虑,在幼儿园会控制不住表现这样的焦虑。我把这情况跟老师说了,同时也感谢她的付出和关爱,让孩子能自由快乐地成长。虽然她是个新老师,但我相信她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这带给孩子很好的榜样,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在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我,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动力和支持。而且你也找到了自信,迈开了坚定的脚步往前走。
      
        何老师听后很感动,说是听到第一个这样说的家长。前一阵子,有家长说她控制能力不强,孩子管不住,给她带来巨大的压力。记得上次家长会上河老师又说孩子刚放完假,回园后整个状态还比较兴奋,有些野。也许有些家长着急让孩子回到幼儿园的正规,恢复有节奏的生活。我还是认同何老师的看法,孩子状态的调整也需要一段时间,再说,以前的老师比较有控制力,对孩子有威严。而何老师有自己的个性,家长要对老师信任,要适应老师的变化,孩子才能适应、信任新的老师。否则,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一定会影响到孩子对老师感受。
      
        家长能适应生活的变化,孩子也能适应自己生活的变化,不管是对事还是人,都不能片面,利中有弊,善恶一体,在包容中能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发挥正面能量,何乐不有?
        日期:2010-03-30 22:18:55
        教养孩子七定律
        在妈妈们热心的推介下,昨天下午去听牧师的课。受益匪浅,整理听课笔记:
        每个人都有基本需要,若得不到满足,会有两个结果,一是打斗,二是逃避。老师是从生命出发,而不是从知识出发讲如何教养孩子,让整个人健康、平衡,教养孩子有健全的观念,孩子能面对他自己的问题。若是剥夺孩子做事的权利,孩子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
        拥有健全的教养观念,不仅可以释放自己,也可以释放孩子。当孩子选择成为父母这样的人,这也是教养的成功。
        当一个人的自我形象被剥夺时,就是剥夺了那个人所拥有的价值,没有其他原因,只是为了这个人本身的利益,我们也要努力建立他的自我形象。多作肯定,少作取笑,并不是献媚,而是赞赏他的长处,少指出他的弱点。尊重孩子的自我形象、自我价值。
      
        孩子的自我形象,父母的言语、态度、方式如摄影师那样告诉孩子他是谁。
        重要的是人生观、价值观。
        第一章孩子需要重视
        1、孩童作为一个人,他需要受注意和重视。
        孩子教育是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父母给孩子再多的钱或物质,也弥补不了孩子没有父母陪伴的缺憾。
      
        每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很重要。
        对自己轻视,不喜欢自己,活下去就会很困难。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很难在生活中作出贡献。
        每个小孩都弱小、自卑。自卑感的破坏力很大。
        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的人才会有成就。
        对孩子的重视表现在生活中,言行中,让孩子感受到被注意、欣赏和爱。
        以新鲜眼光看小朋友,以新鲜的眼光看到他的进步,对孩子良好行为,即时进行表扬,强化他的好行为。
        2、受重视的需要是出于自卑感。
      
        个案:一个孩子长期把大便拉在裤子里。孩子是通过这个出格行为是为了引起父母的重视。孩子宁可挨打挨骂,也不愿被父母忽视。
        孩子通过出格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注意,以唤醒父母改变生活方式。
        3、不被重视的破坏性后果
        个案:一个孤儿院里的孩子一直都是靠人喂饭进食,他已经习惯了被动的生活方式。被人收养后,吃饭时间到,养护人第一次把饭菜放置孩子前面,过了吃饭时间,孩子没吃,取走饭菜。第二次一样。第三次孩子见到饭菜用手抓着猛吃。
        孩子不愿意主动进食。他知道自己不吃饭时,会引起家长的担忧。孩子明白用什么方法引起家长的注意。
        生命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我们的存在是让孩子尽肯能不需要我们,可以独立地生存。
      
        孩子通过发脾气,他需要成为受注意的中心。
        读懂孩子的心,父母同时注意、重视孩子。
        对孩子错误行为的及时纠正,也是对孩子的重视,对他心灵的重视,重视他的品格。
        认为自己有问题时才是没有问题,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时才是有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个错误的假设:
        第一个错误的假设是人为亲子关系应该比夫妻关系更重要。
      
        家长会时,父母同时出席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父母在乎他。
        重视孩子,忽略伴侣对婚姻是一种考验。婚姻是一生之久,孩子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给孩子带来窒息的压力。
        不要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救星,人生的出路,养老的依靠。
        好好维持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才能得到满足。
        婚姻不好给孩子带来很深很深的伤害。
      
        若妻子对丈夫有浓情蜜意时,丈夫会尽心去照顾孩子。当夫妻相爱时,孩子会感到自豪、幸福。重视婚姻,让孩子感到被重视,看到父母亲密地相爱和委身(心灵的契合)。
        夫妻之间最好称呼对方的名字,爸爸妈妈则是属于孩子对父母的称呼。两者有区别。
        构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父母之间缺乏情感。
      




返回目录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首章]  [尾章] 146章/共206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95661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