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99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仅仅是追求外在的成功,没有内省和自我完善,这样的成功不易达到,达到了亦容易失去,甚至会成为人生的陷阱。
      
        内在成熟完善了,成事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即使时机未能成就,或一时受挫,终究要成功的,不是在此事会是在彼事。
        人最终活出是内在的品质,不管是人际关系还是世俗功利。
        日期:2011-01-28 22:55:45
        为什么我们会受不了
        好友Y与我聊起她与姐姐之间的纠结,她姐姐从军多年,在军队医院干了好长时间,是个强硬能干的女人,按Y的说法是像极了她父亲,Y从小至大一直害怕他父亲的强势专断。Y姐妹俩一起说不上几句就急火了,Y的姐姐很生气,为啥妹妹跟别人谈话都能柔声软语的,对她就火冒三丈呢?Y则说,她一听她姐的口气就受不了,立马来气。
        最近她给我举个例子,前一阵子Y跟我一起参加了华德福老师的讲座,这位老师图片展示了一个在欧洲学习过的华德福老师回到祖国(记得是埃及)后在沙漠花了三十年建立了一个成熟的华德福社区。Y于是兴冲冲回去跟她姐分享这一事例,她一听,马上说:“这是不可能的,他们在说大话!”
      
        “老师都放映了图片,怎么可能骗人呢?”Y急眼了。
        姐姐则感到Y莫名其妙,不知怎么就惹恼了Y,也很生气。
        不管怎么说,她姐就是不信有这么回事。Y的心头火瞬间升起,好在她能默念“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渐渐地平息了升腾的心火。
        我静静地听她说完这么具体的事例,问了Y一句:“你是受不了你姐的态度?为何呢?是她的原因还是你的内在究竟发生了什么?”
        Y默然。
      
        若是别人或换作我,我说有这么回事,她姐不信就算了,根本就不可能激怒我,可Y的反应为何会如此激烈呢?
        她姐对她说的事反应的态度唤起了Y痛苦的记忆模式,那就是她父亲对Y的反应、态度--不理解、不信任、不体贴,直接的否定和质疑。
        Y的生命里一直有一个内在的小孩,渴望着别人的肯定、信赖。
        Y要改变与她姐之间的互动模式,必须清理掉记忆模式,内在小孩得到成长,能够自我肯定、自我信赖,不再在乎外在的评价。
        最近我与Y一起看《零极限》,她也收获颇丰。她姐是来修炼她的,如同我父母也是来修炼成就我的。我爱父母,谢谢他们,不仅养育了自己,还带给我今生的功课。
      
        日期:2011-01-29 22:19:51
        自我荣耀句式
        今天休假,继续做油角,包上次剩下的糖馅。我有点贪心,一下和了三斤面,一大团,和面可是力气活,双臂使劲地揉搓,还有点吃力,于是跟在厨房里洗碗的妈妈说:“和面可真费劲!”
        “那可不是嘛,那年阿燕(我家一亲戚)娶媳妇做煎堆我和了两大糯米团,可不容易啦!”妈妈应声道。
        这是我妈惯性的回应方式,以前总是让我反感,出奇的是这次我对此没有反感之情,取而代之的是觉察,也许我也意识到自己也无意识地以这样的方式回应别人诉说,略为省思一下,能觉察到不妥,起码不是那么体贴恰切。
        这是一种自我荣耀的回应方式,并没有与交谈的对方建立连结,答非所问,没有感知对方的情绪和需要,她关注的是自己,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骄傲,对方的诉说只不过是自己借题发挥的契机,彰显了自己的好或能干。
        其实这是对话交流中常常发生的情景,只要细心观察,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类似的场景。一个人活得自我、更加关注自我、自我的需求,更想表现自己,更渴望别人的肯定和赞美,往往就不能体察别人的情感,也很难去称赞别人。
        在别人身上看到的,他们有的那些所谓的问题,在我们自己身上是共存的。我要做的是清理,对妈妈说我爱你,然后好好地清理自己的内在,一旦清理好自己,妈妈也会改变。
      
        这是《零极限》里教导的,我去尝试实践它的理念。
        日期:2011-01-29 22:53:19
        “我爱你”的奇迹
        好友向我推荐《零极限》时,说她看了书上的理论,她并不是很理解,但她在生活中尝试着去实践,带给她非一般的体验。这在贴前面几节中有记叙,在此不再重提。她的分享直接促使我购买此书,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对书上的理论感觉很通,挺好,又向另一好友Y推荐。然后Y也反馈不错。在此贴中交流,已有朋友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奇迹,更加驱动我继续实践下去。
      
        今天一早就开始做油角,偶尔心里冒起无端的烦躁,感觉心有点闷堵,呼吸不是很舒畅时(一天中这样的情况大概出现了两三次吧),在心底里默默地对自己(关注心脏或呼吸)说:“我爱你!”专注地说上几遍之后,神奇地平复了烦躁的情绪,舒通了心口和呼吸。
        反观以前若身体出现不适之时,通常的反应是无意识地漠视、压抑、嫌弃、厌烦、惶恐、不安,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深处一直都把自己的躯体当成奴仆,一个没有需求、无需关爱、任人奴役的仆人,我们早已习惯它的默默奉献,无视它的存在和付出。
        一旦有那么一天这个忠实、任劳任怨的奴仆积劳成疾,无法正常开工了,我们最原始的反应是它怎么能躺倒不干呢?怎么能耽误我的生活工作呢?还给我添麻烦要去照料医治它呢?真是烦人、恼人!主人这样无情的反应结果是,奴仆更加觉得是自己的不是,病痛是没有办法的事,更加了主人给予的无形压力,内心愈是焦虑不安,加剧了原有的病情。
      
        所以当我们在爱自己的身体或器官时,它愈是容易生病,症状愈是明显难受,愈是难以康复。
        其实也很正常,两碗米饭分别接受赞美和诅咒结果迥异,何况是我们的身体,具有生命力的物质体。
        爱是一剂良药,爱的处方之一是温存、关爱地对他(或她或它)说:“我爱你!”
        日期:2011-01-29 23:19:02
        当父亲吹起了笛子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在家常常吹笛子,笛声婉转、悠扬、动听,由此也引发了父母的争战,母亲挖苦讽刺父亲吹笛子没用,不能生钱不能当饭吃,反而吵着睡觉的孩子,争吵的升级是母亲无情地毁坏了父亲的笛子及相关用品,直到父亲彻底地放弃了,此后几十年父亲再也没有吹笛子。
        如今年老的父母与我生活在一起,我怀想父亲的笛声,跟父亲说几时买个好的笛子让他重新吹起来。最近刚巧制造笛子的人送小鱼一支横笛,学校没人会用,听我这么一说,她热情地让父亲先拿来用。
        这两天晚饭后,父亲关在自己的房间里练习吹笛子,凭着深刻的记忆吹起了以前剧团里山歌剧(这是在县城文化宣传队时父亲的角色--笛子伴奏),虽然吹得还不是很流畅,可我和孩子都很爱听,对我来说那些旋律是熟悉又陌生,如同久远的记忆,音乐时而忧伤,时而欢快,诉说着苦乐情怀。
      
        父亲说太久没吹了,手指还很僵硬不灵活,气魄也不够。我鼓励他慢慢练,会逐渐好起来的。小儿学校高一些年纪的孩子会表演竖笛,可那笛声听起来如此单调乏味,远远没有父亲笛声的千回百转、荡气回肠。
        人类的艺术是灵性的表达,音乐是连接灵性的世界,我们通过歌声、演奏乐器跟灵界有交流。虽然我未能秉承父亲的音乐天赋,我可以热爱、学习、聆听、享受美好的音乐。
        当父亲吹起了笛子,他活在不同的人生境界,我也更能理解父亲,与他连结。
        日期:2011-02-12 23:41:33
        没有意识的焦虑(惯性的反应)
        年前弟弟弟媳过来我家,次日大家准备到附近公园踩单车,我让父亲把孩子的单车打打气。他拿出气筒蹲下来开始给单车打气,打完气后,他拔出气嘴不及时,反而把车胎的气全放了,然后重新打气,可他尝试了好几回,都没打进气,轮胎是空瘪的。
      
        我和弟媳过来看看情况究竟怎样,我强烈感受到父亲此刻心里的紧张与焦灼,有些受不了,说父亲:“您的语气太焦虑了,请您出门口去休息休息!”父亲回应我他并没有紧张。他的紧张他自己未能觉察,这样的情景不过是他应激惯性的反应而已,再自然不过了。身边的弟媳情绪并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她依然平静。我和她继续折腾了好一会,也没有打进气。
      
      




返回目录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首章]  [尾章] 199章/共206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0b1e0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