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92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这次扭伤脚,最后接受了LG同事的推荐,去了附近一个村医院看脚,看的是祖传三代的骨科洪医生。我还是比较信赖这样的医生,他给病人看得细致认真,不过人比较严肃,话语少,病人问询,他显得不耐烦,如果还啰嗦的话,支他们去别的医生那里看,他也不愿意多看病人。
        我觉得他的药方确实有效果,一直坚持看他。渐渐地彼此熟络了一些,他会说点憋在心里的话。他说:“一天看那么多么病人,都是自己一手一脚做,很忙很累,都不想干了。你一个月的收入抵我好几个月的。像我干得这么辛苦,钱拿得比医院刚毕业的小护士还少!”我只能表示同情和理解,现在不少医院医生的待遇看学历职称,而他什么也没有,仅仅是个医士而已,必然吃亏。很多单位也有类似的情况,或是裙带权势关系导致更不公平的待遇。
      
        在我第一次来时,我就注意到挂在他诊室门口医士的牌子,还有另一个骨科医生跟他同姓名字只差一个字,我猜想是他的兄弟,事实上也是,另一个诊室是大哥和大侄子在开诊,也一样门庭若市。
        我看开了一直坚持看洪医生,他对医院对待遇不满的情绪时常从与别的同事聊天中、与我交谈中、对待病人的态度中,无意识地流露出来。他不时抱怨自己干得很累,不想干了,他内心里蕴藏中不平的情绪让他显得不开心,有点压抑。
        他用的药比较贵,一般一剂敷药要80~130元,而中医一剂药无法收这么高的费用,方法就是乘于2或3,一次收几剂的费用。他用的药不是医院进货的药,而是祖传秘方,都是他自己的配方药,我想成本是由他核定的,没有市场或医院的定价。有一次,他又一次说起关于自己待遇的不平事,我婉转地提醒他,可以在药的成本定价上得到补偿。也许他已经这样做了,却不认为这样补偿了待遇上的吃亏。
      
        看见他疲累的样子,我相信他一个人又要开药方写病历,还要包扎,确实比较累。同时,我也觉得他心态没有调整好也同样耗费能量,让他感到心累。如果他能认识到即使他很不开心或愤怒,都无法改变现实,不再执着于自己得不到的,学会看到自己拥有的、得到的东西,他一定能摆脱这般自我折磨的心境。虽然医院没有给他很好的待遇,但为他就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是很符合患者现实利益的就医条件,随着现在医保、农村医疗合作的普及和医疗保险的购买,患者更愿意去医院看病,而不太可能还像以前到他家里就医。他在家里依然开诊,也有另一部分的收入。如果,他放弃医院的工作,他会流失很多的病人,从医收入锐减。
      
        日期:2009-06-17 11:23:29
        执着于得不到让我们生活失去了快乐(2)
        也许他也明了我私下里的分析,但他依然执着于医院的待遇,他认为很不公正的待遇,他资历老,看的病人多,工作辛苦,却拿抵御护士的待遇,这是他无法接受的。虽然不能接受医院给予的待遇,但是他也不可能离开医院,毕竟医院给他提供了更广阔的行医平台,所以,他时常说,太累了,不想干了,只是抱怨而已。
        改变不了现实,又不满现实,而且执着于自己得不到的,这是痛苦的根源。如此的痛苦不知折磨了世间多少凡夫俗子,欲罢不能。
        从洪医生身上我看到了02年时的自己,那时我刚去到新单位,很快面临工资改革,按套当我中级职称应该套主办一的档,结果让三个助级的同事套上主办一,而我被老总决定套低一档,每月相差600`700元,我异常愤怒和屈辱,觉得自己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
        有那么几年,我一直执着于此,成天为此耿耿于怀、愤愤不平,工作、生活根本无法平和快乐。我觉得是别人剥夺了自己应该得到的待遇,我无法接受如此的不公,可是,我却无法改变如此的现实,调整自我去解除痛苦。
      
        日期:2009-06-17 12:18:23
        执着于得不到让我们生活失去了快乐(3)
        这正是一个心理学家说的“应该”的不合理信念,我应该得到怎样的待遇,应该受到怎样的对待,然后坚持、执着于我们的理念,即使无法得到,无法改变,也绝不放弃、不妥协,我们内心“应该怎样”的认定去评判否定现实,造就的是心理困境。
        当我们执着于某件事,这件事会充斥整个脑袋,思维的每个角落,让我们看不到其它事物。如同,我们手中紧握一样物品不放下,它再也无法去拿其它的东西,我们内心被我们执着的事物占据,盘踞心头的事物因为执着心而放大,让我们再也无法容纳别的事物,令我们痛苦窒息。我们的痛苦不是源于外界,而是源于我们的执着心。
        如果承认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待遇,别人要怎样对自己,我们就可以接受不同的结果,也在不同结果出现后调整自己去适应现实。当我们不再执着,我们的心胸变得开阔,我们拥有平和的心境。
        而今,我对于我不能改变的现实,我只能接受,顺势而为,我不再为不能改变的事情烦忧,不再为此耗费丝毫心力,我已经学会了臣服,对不可改变的现实臣服,如同佛教说的认命,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我也因此得到了安宁和内心的自在,才发现曾经的不平事只能占据内心一点点位置,更多的事情让我感到满足和快乐。
      
        日期:2009-06-18 10:59:22
        执着于得不到让我们生活失去了快乐(4)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常常执着于得不到的东西,也可以说这个人的思想意识较为消极,而且难以满足,因为他总是看到自己没有拥有的,却看不得自己已经拥有的。
        讲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一个年轻人旅游刚到了一个乡村,询问路边的长者:“这个村里的人怎么样?”长者反问:“你对上一个经过村庄的人印象如何?”这个年轻人答,他觉得那些人很友好善良。长者最后回答他,我这个村子的人也一样。没过多久,又有一个年轻人路过,问了这个长者同样的问题,长者也反问他相同的问题,那个年轻人愤懑地回答长者他感到前面经过村庄的人冷漠、不友好。长者回答他,那我这个村的人也一样。
      
        我没记得小故事的原文,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当时看到时,觉得有意思,但没有领悟其深意。写贴时,这个故事突然重新冒出脑海,明白了它告诉我的哲理:凡事有利弊,事物有阴阳两面,人也是有两面性(甚至是多面性的),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感受是好是坏,只要取决于我们倾向看事物的哪一面,取决于我们的思想意识。而且,我们的思想意识有其惯性,即是习惯看好的一面,还是倾向看坏的一面。
      
        这也是那个长者只问年轻人对别的村庄人的看法,马上就可以推断自己村庄人会给年轻人留下印象。一个人如果他习惯性去看人性的阴暗面,那么他对别人的印象一定不好,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推测他也会在言行举止中表露他的思想意识,即对别人灰暗的想法,让别人能直觉感知他无意识的看法,同样激发别人对他的敌意,同时反过来又印证他固有的思想意识,起到强化作用。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中总是看到事物的积极面,人性中的良善,在不同人身上他总能欣赏别人的优点,看到人性美好之处,同时别人也能直觉他内心的善良与阳光,激发别人同样内在品质,对他同样表现出人性的良善一面。因为,他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他更加坚信内心的信念:人们是善良友好的。
        人的心理是非常奇妙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很特别的互动关系,好生好,坏生坏,彼此关系是进入良性循环抑或是恶性循环中。个人的信念也会因心理的特殊效应而越来越根深蒂固。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也正是这个道理,结下冤家,种下仇恨,关系交恶,这个死结越打越紧;反之,揭开心结,松解彼此的关系,互相传递友好信息,促使关系的良性进展。
        对于我们固有的思想意识,如果没有对自我的一种检视和反思,我们会一直习惯性地延续下去,甚至到终老。若是小故事中前一个年轻人那样,他这辈子会过得比较顺利开心,若是小故事中的后一个年轻人,他也许会痛苦一生。
      




返回目录

[89]   [90]   [91]   92   [93]   [94]   [95]  

[首章]  [尾章] 92章/共206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e31a9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