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39节

雪域桃源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一番话,说的公孙述频频点头,他借题发问:“荆卿,你看隗嚣何如人?”荆邯道:“隗嚣割据雍州七郡之地,兵强马壮,威震山东。真可谓是上得天时,中得地利,下得人和!然而,多年以来,他一直裹足不前,甚至日渐衰微。自更始昏乱失政,天下无主,各地枭雄竞立,匹夫横起。四方分裂瓦解,天下分崩。隗嚣优柔寡断,非但不乘机竭力地处处危地而争胜,与天命抗争,以求一搏,反倒盲目仿效文王之旧轨,尊重师长,摘章弄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以求自保。刘秀是何等人,岂能容他!由此来看,隗嚣之举,难道不是异常愚蠢么?他有何德何能,居然以文王复出自诩,难道不是很可笑吗?”
      
        荆邯一语道破了天机,也说中了公孙述的心事。听了此言,他心头为之一振。他说:“依荆将军之见,如今且当如何?”荆邯一笑,朗然道:“虽说眼下情势危急,却也并未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下官自有对策!”公孙述大喜,连忙道:“将军请上座,朕愿洗耳恭听!”荆邯上前,指着地图说道:“陛下请看!陇右为天下精兵之源、巴蜀为富甲海内之区。而且,二地都有崇山峻岭所阻,易守难攻。以下官之间,就凭刘秀现在的本事,要想一年半载拿下陇蜀,他还没那个实力!”公孙述大悦,顿时放下了心。
      
        不过,荆邯的面容突然露出忧虑之色,他话锋一转,又道:“假如陇蜀二地被刘秀稳住,三方与其对峙的话,对于陛下却是大大不利!假如刘秀没有了陇、蜀之忧,专心安抚关东的话。这样一来,则是四分天下而有其三!如果他派出使者,使用挑拨离间之计,使得陇、蜀豪杰归心于他,则是五分天下而有其四!假如他派出大军,兵临天水,隗嚣必然败灭。天水一灭,则是九分天下而有其八!现如今,陛下只有区区梁州一地,兵力、人口、财力皆是有限。对内要供养皇室、朝廷,御外还要养活三军将士。百姓的负担如此沉重,不堪其苦。如此下去,恐怕将来会遭王莽之祸!”
      
      
      日期:2008-3-30 13:38:29
      
        公孙述一听,顿时慌了,问道:“荆先生,如今之计,且将奈何?”荆邯看了看他,沉默了一会,缓缓地道:“办法倒是有,就看陛下有无魄力,敢不敢做了!”公孙述道:“先生请讲!”荆邯见状,立即献计:“按臣之愚见,要解危局,只有八个字:‘破釜沉舟,多管齐下’!”
        荆邯的战略计划要点有三条:
        其一,要趁刘秀在中原立足未稳、叛乱颇起之时,陛下可派人暗中招纳,约期举事。只要中原一乱,我们就可浑水摸鱼,就会有机会!
        其二,陛下可再次派使者北上联络隗嚣,施以重贿,请其出手襄助。
        其三,尽发国内的精兵,分兵两路北上,破釜沉舟,与刘秀拼死一战!
        在这三条之中,最关键的是第三条,这是荆邯整个计划的核心。他的具体部署是:
        第一,令大将军田戎东出江陵,扼守长江、沔水(汉江)以南一线。凭借巫山、沔水天险,严守江州等重要据点,构筑要塞工事。
      
        第二,传檄吴、楚二地,鼓动长沙以南诸郡开始举事。
        第三,等东线战端一开,令大司马、汝宁王延岑率军北出汉中,一举夺取长安三辅。
        荆邯最后说:“如果东、北两线同时开战,中原豪杰必定翕然响应。隗嚣见有机会,一定会下令陇右骑兵东进,拿下关中不成问题!到了那个时候,海内震摇,天下归心,大事可成!”
        应该说,荆邯的计划是完全正确的。他的计划高瞻远瞩,抓住了要害。这一锐利的计划,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指刘秀的软肋―――中原、关中!
        由于刘秀在中原的统治极为脆弱,新近克定的地区局势不稳。如果这一计划能够得到真正执行的话,公孙述与隗嚣还真有可能翻盘!很显然,这是当时公孙述唯一可行之计。但是,与隗嚣一样,公孙述优柔寡断的老毛病却再次发作,最终彻底断送了这个计划。
      
      
      日期:2008-3-30 13:39:54
      
        荆邯走后,公孙述觉得事关重大,他觉得这么大的事,有必要与满朝群臣商议一下。
        公孙述在朝会上把这个计划一公布,“成家“群臣立即分成了两派,开始了激烈的争论。以大司马延岑、大将军田戎、骑都尉荆邯等人为首的降将集团,坚决支持这一计划。而以公孙述的胞弟大司马公孙光、大司空公孙恢为首的巴蜀本地势力,却对此强烈反对。双方为此唇枪舌剑,争的不可开交。
        由于延岑、田戎二人不在成都,不过他们也是上表支持。在这场争吵中,荆邯成了“降将派”的代言人,一些养尊处优的“书呆子”儒生也参与了进来,成了“巴蜀派”的“辩手”。
        博士吴柱首先发难,他引经据典,摇头晃脑地说:“当年,周武王讨伐纣王之时,八百诸侯不约而同会于孟津。武王尚且回师西岐,说是要等待天命之授!小臣从没听说过没有左右外援,而能够出师千里以外之事!”对此,在场的荆邯当即反驳:“而今坐镇中原的东帝刘秀,早年在河北之时,几乎没有一兵一卒!后来,他聚集起了一群乌合之众,亲自纵马上阵搏杀,所向无敌,因此才有了今天!如今,我等不能抓住时机去争夺天下,而坐在这里空谈什么周武王的故事!这与隗嚣效仿周文王又有何区别呢!?”大司马公孙光道:“荆将军,你不觉得这个计划太冒险了吗?”对此,荆邯并不讳言。他厉声道:“大司马,要说冒险的话,末将觉得这个险,值得一冒!”
      
        公孙述听了,觉得有理。他“力排众议”,强行通过了这一计划。他下诏集结手下北方籍的屯田士兵、山东客兵,分别以延岑、田戎为主将,准备兵分两路,与汉中诸将合兵并势而发,准备图谋中原。
      
      日期:2008-3-30 13:41:01
      
        不料,朝中巴蜀籍大臣以及公孙光为代表的王室成员,对此反应强烈。他们对此极其不满,公开抵制。他们的理由是:如果大军倾巢而出的话,显然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行动!大司马公孙光率领群臣多次带头劝谏,他们跪在地上,苦苦哀劝。但是,公孙述理都不理,无论如何也不听。
        公孙光无奈,只好施出了撒手锏:“大军全部外出征战,恐怕内部生变!陛下想一想,延岑、田戎二人,难道就这么值得陛下信赖吗?延岑三叛刘嘉,劣迹班班,就连他的老丈人秦丰他都背叛。这个‘三姓家奴’,难道不值得陛下防备吗?田戎在夷陵多年,陛下将重兵交给他,岂不是放虎归山?大军若是全部交到此二人手上,国内空虚,将来一旦有变,真是后悔莫及!请陛下三思!”这一席话,犹如重磅炸弹,把公孙述听的出了一身冷汗:的确,要是延岑、田戎二人起了异心,朕岂不是要立时完蛋?”
      
        见此情景,公孙述又再次没了主意,犹豫逡巡起来。过了几日,他下令暂停该计划。延岑、田戎二人得到消息,异常焦虑。他们多次上书请求继续执行该计划,以为“成家”朝廷立功。恰恰就是由于延、田二人的多次上书,更是加重了公孙述的疑心。他干脆宣布,放弃荆邯的计划,全力防守。为了避免权柄落入外人的手中,他免去了两位大司马之一的延岑职务,将“成家”朝廷的军事大权全部交由于公孙光、公孙恢等皇家子弟掌管,禁止外人参与。
      
        在否决了“破釜沉舟”的计划之后,公孙述与刘秀的政治博弈之中,再无“胜机”可言。“成家”朝廷的灭亡,已是指日可待。竖子无谋,真是可怜可叹!
      
      日期:2008-3-30 13:41:58
      
        既然打算坐地梁州以待天时,公孙述只能继续加强内政。不料,却由于举措失当,引起了百姓的不满。
        为了显示“成家”王朝与汉朝的不同,他宣布:改革货币制度,废除多年沿用的铜钱,改铸铁钱。定议之后,他以自己的名义,颁诏通行。铁钱容易生锈,保存期短,用惯了铜钱的老百姓很不习惯,而且经济上蒙受了很大的损失。民众们对此愤恨不已,怨声载道。
        由于公孙述是地方官吏出身,做了皇帝之后,却还是一副县令、太守的做派。就像当年他做清水县令时一样,为政繁琐苛细,明察于小事,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刨根问底,缺乏虚怀容人的度量。他对自己的两个弟弟也并不放心,亲自主持朝政。他喜好苛责大臣,有小过者必重责,全然不顾大局。古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他不明白这个道理,搞的政务不胜烦杂,自己却以政务清明自诩。
      
        与王莽一样,公孙述也都喜欢改易郡县官名。好好的一个地名,今天叫这个名字,明天又改成那个。搞得官员、民众们不胜其烦,也为处理政务带来了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此外,由于公孙述年轻之时做过郎官,熟悉汉朝的典章制度。自从做了皇帝,特别爱讲究排场。平常外出,必然是乘坐法驾,鸾旗招展,旄骑列阵。公孙述还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加封为诸侯王,以犍为、广汉等多个富庶的县为食邑,享受其租税。有人劝谏:“目前天下的成败谁属还不可知,战士们在外面出生入死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陛下的爱子却因为血缘之亲而得到厚封,长此以往,军心怎么能够稳定呢?!陛下这样做,实在是向天下人表示,自己是胸无大志啊!”
      
        对于这些批评,公孙述根本听不进去。从此,手下的大臣们都开始怨恨他。从此以后,成家小朝廷上下怨恨,离心离德,人心不附。
      
      日期:2008-3-30 16:47:17
      
        (十四)假道伐虢
        建武六年(西元三十年)三月,也就是公孙述将荆邯的计划否决之后的一个月,他好像又清醒了过来,他突然又决定派兵东出了!公孙述,就是这么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他的脾气,甚至连他自己都感到有些捉摸不定。
      




返回目录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首章]  [尾章] 138章/共206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14162 大小: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