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节
雪域桃源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可惜的是,就在马援死之前不久,马客卿就已不幸患病夭折。丈夫蒙冤而死,幼子又不幸夭折,蔺氏夫人为此伤心欲绝。经过这场巨大的精神打击,她的意志被彻底摧垮了,精神渐渐出了问题。
由于马廖、马防、马光年龄尚幼,外事皆由于马援之侄马严打理。在把马援安葬到了故乡之后,蔺氏变得神志恍惚,以至无法处理家政。当时马三丫才十岁,日夜在床前侍奉母亲,衣不解带。她在母亲的床前发号施令,指挥丫鬟婆子做事,家里大小事务井井有条。甚至“勑制童仆昆弟亲属,各得其宜”,一如夫人尚未发病时。起初,人们都以为这是太夫人在发号施令,后来人们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大家无不惊悚异常,从此都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
过了一段时间,在马三丫的照料下,太夫人蔺氏渐渐恢复了神志。可是,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最喜爱的一颗宝珠不翼而飞。这颗宝珠是蔺氏的至爱之物,价值数万钱。蔺氏急了,急忙找来一个卜师,请他协助破案。这位卜师是洛阳最有名的一个相术大师,很是有点“神通”。
卜师请蔺氏把所有的婢女叫到跟前,说是要一一相面。卜师端详了一阵,指着其中的一个说:“就是她!”结果,果然在这个婢女的住处搜出了宝珠。蔺氏大喜,就把三个女儿叫了出来,让他给看看相。卜师见了老大、老二,卜师没作声。等他一见马三丫时,二目放光,顿时大惊失色。他对蔺氏说:“太夫人!不是山人妄言,下次再见此女之时,山人必将伏地向其称臣!令媛之相,真是贵不可言也!”蔺氏大喜,正要道谢。不料,卜师却话锋一转,面上略有忧色:“令媛面相虽贵,怎奈命中无子啊!”蔺氏急道:“有无办法补救?”卜师叹道:“令媛日后虽会有一子,却是不能长驻人间,必将遽然失去。此乃天之定数,非人力之所能挽回呀!”蔺氏道:“难道就真的没办法了么?”卜师道:“太夫人勿忧!以山人观之,令媛福泽深厚,他人之子之孝亦如其子也!”只听卜师叹道:“可惜!可叹也!”蔺氏正要细问,卜师却早已飘然而去。
马三丫原本被父母早早聘给了窦家(可能是窦融家),可经过马援一案,窦氏却与马家敬而远之,迟迟不来聘娶。在堂兄马严的建议下,蔺氏一是决心为马援报仇雪恨,二是联想到卜师的话,故而她索性与窦家退了婚。马家的此举,也许正好中了窦家的下怀。就在马援死的当年,马府的三个女儿一起被送入挺掖做了宫女。
三年后(即建武二十八年,西元五十二年),也许是出于对马家的愧疚,刘秀下令将马三丫送进了太子府中。刘庄很喜欢马氏,对马家的早与很同情,对梁家的所作所为很是憎恨。刘秀便与阴丽华作主,令刘庄娶为正妃。当时刘庄二十五岁,马妃十三岁。
五年的岁月过去,刘庄登了基,马氏也跟着入宫做了贵人。自打马妃正式入主南宫做贵人之后,由于处于国丧期间,她每日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任务就是去太后宫中陪伴婆母——阴丽华。
卜师的预言即将应验,马氏虽然没有来得及被册立为皇后,但可以预见,她距离那个宝座也只有一步之遥,马家人扬眉吐气的日子,也许已经不远了……
日期:2009-03-18 14:55:39
第三章察察明主
(一)刘疆之死
建武中元二年真是多事之秋:埋葬先帝、举行登基大典,处理谋反案件,出兵抵御羌人入侵……
不久,新的一年来临,刘庄下诏改元为永平元年(西元五十八年)。在经过了十四年的等待后,一个属于他的时代,终于到来了。正月初一,刘庄率领公卿百官来到洛阳东门外十五里的原陵,集体祭拜先帝刘秀。
在这场规模宏大的典礼上,刘庄宣布,按照“能绍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的谥法,给先帝议定谥号为“光武”,又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礼法,定庙号为“世祖”。
祭庙大殿正中,摆放着刘秀的灵牌。刘庄先在灵牌前叩拜,然后退下,坐在东厢。侍卫官全都围列在牌位之后,由太官献上御膳,由太常演奏乐曲。群臣的拜谒仪式,一如刘秀生前举行元旦朝会时一般。各郡国呈送年终考绩的官员——上计吏依次上前,在灵前奏报本地的粮价,详细叙说当地的生民疾苦。他们禀报的很详细,就像刘秀在听一样。刘庄觉得很满意,下令将此作为定制,今后每年都要举行这种仪式。
忙完了祭祀大典,刘庄一面加紧掌控权力,一面派人打探西线军情。得知战局初步稳定后,他这才放下了心。
五月,太傅、高密侯邓禹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六岁。邓禹是开国元勋之首,望重朝野,他的死令刘庄嗟叹不已,心情很是沉重。此后没几天,又传来了东海王刘疆病重的消息。刘庄急派使者、太医乘驿车前往东海国探望并诊治疾病,官道上来往的车马排成长龙,千里络绎不绝。为了给天下人作出表率,也为了体现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刘庄诏令沛王刘辅、济南王刘康、淮南王刘延三人同去东海国首府鲁城探病。
五月二十二日,刘疆病故。临死前他向刘庄上书谢恩:“臣疆久病,即将不起。臣短命是上天注定,今后孤儿寡母还要让皇太后与陛下操心,臣疆真是又悲又愧!臣疆只有一子刘政,而今尚幼,本当继承我之封国。但臣以为,这并非万全之计。臣请交还封国,将东海国恢复为东海郡。而今天下正值国丧期间,臣恳请陛下善加奉养皇太后,请皇太后保重身体。臣久病将死,辞不达意,在此谨向各位兄弟道别。真是想不到,我们兄弟从此就要永别了!”
刘庄读了遗书,心中十分悲痛。他亲自侍奉皇太后阴丽华出城,一起来到中东门外的津门亭,共同遥为刘疆举哀。刘庄又令大司空冯鲂持节督治丧事,对刘疆的家属赏加赏赐。刘庄还特地下诏,命令楚王刘英、赵王刘栩、北海王刘兴及所有在京的子弟亲戚都去鲁城参加刘疆的葬礼。刘庄追念刘疆素日的谦恭节俭,不愿违背其遗愿厚葬,故而发布特诏:“东海王的随葬物品,务从俭约。寿衣足包其身体即可,要用茅草之车,陶瓦之器,物品少于平常,以此可彰显东海王卓尔不群之志!”又令将作大匠留在鲁城为刘疆修建王陵祭庙。
几个月来,皇太后阴丽华一直病着。刘秀、刘疆的接连去世,令她很是伤感。刘庄为了宽慰母后的心怀,只要公务不忙,他几乎每天与马氏一起去给母后请安。看着孝顺的儿子、儿媳,年过半百的阴丽华,心里少了一些愁苦,多了一丝安慰。有时刘庄太忙去不了,他就让马氏一人独自去。马氏能说会道,妙语连珠,阴丽华心头的愁云渐渐消散。这个“可人儿”的存在,多少也给凄凉落寞的太后宫中带来了生气。
还没等刘庄安生几天,山阳王刘荆却又搞出动静来了。他自从被圈禁以来,他开始是有些恐惧、惘然,担心刘庄会秘密派人下毒手弄死他,让他落一个“暴病而亡”的结果。可是,他在这里呆了一年多,也没见刘庄下手。
开始刘荆有些疑惑,后来他得到了刘疆病死以及刘庄为其大办丧事的消息,刘荆明白了:刘庄是念在兄弟之情又兼怕天下人议论,不敢对自己动手。紧接着,看管他的人也没有以前那么严格了,刘荆甚至能够出门四处走动了。他也听说了西羌造反的消息,心中暗喜。对于他来说,如果天下太平的话,他不会有任何卷土重来的机会,唯一的可能就是趁着西陲骚乱之际,加紧找人开始行动。于是,他趁着刘庄忙于刘疆的葬礼以及陇右军务,他暗中出重金聘请占星家作为同伙,私相合谋,积极准备企图谋反。刘庄闻报大惊,为了防止生变,决定先把刘荆撵出去再说。七月初,刘庄下诏将刘荆改封为广陵王,令他立即动身前往广陵国就封。
处置完了刘荆,刘庄的大部分心思都放在陇西军务方面。他不断地派出使者西行,急切地打听西线的战报。到了七月中旬,陇右终于传来了捷报:汉军取得了金城大捷!原来,滇吾、滇岸见无法深入西进,就想见好就收,准备带着抢掠来的粮食、金银财宝返回故地。马武得报,急忙挥师西进,在东邯、西邯追上了羌军。这一战,汉军大捷,斩杀羌人四千六百级,生俘一千六百人。少数羌军在滇吾、滇岸的率领下逃出塞外,余部皆投降瓦解。
金城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师洛阳,刘庄大喜,诏令马武班师回朝。大军凯旋回京后,刘庄为了表彰马武的功勋,对其增加封邑七百户。加上以前的封邑数,马武总共获封一千八百户。
羌人败走,西陲复安,暂时不会威胁到关中三辅,刘庄这下可以松口气了……
日期:2010-06-06 20:26:16
(四)红烛春宵
窦笃一向以心思缜密著称,窦宪很欣赏他的精明敏锐,素来视之为智囊。几个月来,窦笃一直在密切地观察着身边的一切。无论是朝中的风吹草动,还是府内的蛛丝马迹,他都是全然了如指掌。
窦笃不愧是窦府的小诸葛,很快发现了局面有些异常。
创建缓存:75675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