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205节

雪域桃源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太尉赵熹得到这个绝密的消息,心中委实有些惴惴不安。对于新皇刘庄,几十年来从无私交。赵熹深知,新皇最欣赏的大臣是他的老师——太常、关内侯桓荣。此人做过刘庄十几年的《尚书》老师,二人之间恩谊深厚,非同寻常。
        几个月前,赵熹在榻前接受刘秀的“托孤”重任时,心中也隐隐掠过一丝不安。赵熹开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圣上明知皇太子与桓荣之间的恩谊,却为何不叫桓荣一同接受顾命之任?皇太子刘庄已经三十岁了,自会“乾纲独断”,还要他赵熹托什么“孤”呢?直到当诸皇子在灵柩前闹事这一幕发生后,赵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先帝看重的是老臣这张‘黑脸’啊!”至此,赵熹才懂了先帝的良苦用心:刘秀临终托付给他的“孤”,绝不仅是刘庄一个,而是他的全部十个骨肉!
      
        现在看来,用一个与所有的皇子从无瓜葛的赵熹来辅政,刘秀的这道遗命真是意味深长。事实上,刘秀认为,以刘庄之才略,根本不需赵熹太多费心,主要是让赵熹用他一副刚直不阿的铁面,震慑住那些连他自己也无法管教好的逆子们!如果用了桓荣辅政,其他的皇子(尤其是郭系)们能心服吗?
        很显然,任用赵熹这位宽严有度、刚柔并济而且忠心耿耿的老臣辅佐刘庄,再合适不过了。赵熹沉稳有智谋,可以匡扶纠正刘庄的某些缺点:性急苛细,滥用律法。
      
      日期:2009-03-12 22:13:18
      
        (五)河西豪门
        刘秀虽然给刘庄留下了一个清平盛世。但是在歌舞升平之下,却隐藏着涌动的暗流。豪门规戚,勋臣豪强的纵横不法、骄奢淫逸日益成为朝廷最大的隐忧。
        建武晚期,以窦融、梁统、邓禹、耿弇为代表的四大朝臣家族是受到恩宠最深的四大家族。邓、耿两家之所以得宠,根本原因是邓禹、耿弇两人在开国创业时立下汗马功劳所致。反观窦、梁两家,他们荣华富贵的得来却有些耐人寻味。
        窦家的掌门人是前大司空、特进、安丰侯窦融,他也是窦家辈分最高、地位最高的人。
        建武八年(西元二十三年),刘秀因窦融在天水会战中援助有功,一举击溃隗嚣之故,特加封窦融为安丰侯,食邑安丰、阳泉、蓼县、安风四县,与开国元勋邓禹、吴汉同等待遇。窦融之弟窦友被封为显亲侯,河西将帅也依次封赏:武威太守梁统为成义侯,武锋将军竺曾为助义侯,张掖太守史苞为曪义侯,金城太守厍钧为辅义侯,酒泉太守辛肜为扶义侯。
      
        建武十二年(西元三十六年)末,在平定了羌乱之后,刘秀下诏将窦融为首的河西五郡诸将全部召回洛阳述职。为了抚慰河西诸将,刘秀亲自召见窦融等人,待以诸侯之礼。任命梁统为太中大夫,又将他的四个儿子都任命为郎官。又对窦融、梁统以下诸将大加赏赐。朝廷对于窦、梁诸人的恩宠之盛,轰动了整个洛阳。
        为了笼络住窦、梁等河西旧将的心,刘秀驳回了窦融的多次上奏,强行将所有河西人等留在洛阳。由于当时形势所迫,刘秀对窦、梁两家子弟们的不法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闹的不要太过分就行。
        随着刘秀依法治国力度的不断加深,窦融于建武二十年(西元四十四年)被免去了大司空职务。建武二十一年,窦融位加特进。建武二十三年,窦融起复入朝,取代阴兴行韂尉事(即代理韂尉),特进如故,又兼领将作大匠。窦融之弟窦友被任命为城门校尉,兄弟两人同领禁军,掌握着京师及宫闱防卫大权。此后,窦融以自身并非南阳旧臣而身负重任、朝野侧目而心不姿安,就以年迈体衰为由上书“复乞骸骨”。刘秀当时没有同意,而是频繁地对窦家赏赐钱帛,又令内府官员将四方进贡的珍奇宝物赏赐给窦融。窦友死后,刘秀念窦融年迈体衰,又派中常侍、中谒者给他送去御膳酒食。并叮嘱让中常侍、中谒者看着窦融在病榻上勉强吃几口,以示荣宠恩遇。
      
        这还不算,在刘秀授意下,窦融的长子窦穆娶了宗室之女——内黄公主为妻,接替窦友为城门校尉,统领洛阳十二城门禁军。窦穆之子窦勋,则娶了东海王刘疆之女沘阳公主。窦融友之子窦固则娶了刘秀次女涅阳公主刘中礼。刘庄登基之后,又令窦融堂侄窦林为护羌校尉。
        窦融一人身兼韂尉、特进、将作大匠三职,可谓位高权重。他担任韂尉十二年,长期负责宫闱安全。担任将作大将九年,朝廷的所有重大工程如皇陵修建、宫室营造等都出自他一人之手。
        窦氏一门威震天下,家里出了一公(大司空窦融),两侯(安丰侯窦融、显亲侯窦友),三位公主儿媳妇(内黄公主、沘阳公主、涅阳公主),门中出了四位二千石(韂尉窦融、城门校尉窦友、窦穆,护羌校尉、中郎将窦林),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皇亲国戚、中兴功臣中无人能比。
        梁家的情况虽然比不上窦家,但也在洛阳权势熏天。算是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仅次于窦氏。
        梁家的掌门人是太中大夫、高山侯梁统。他本是安定郡乌氏人,后来其祖上徙居茂陵。梁统精明能干,明于法律。更始二年(西元二十四年),他被更始帝刘玄召补为中郎将,负责安抚凉州一带,并任酒泉太守。建武五年(西元二十九年),梁统与窦融共同派遣使者——窦融的长史刘钧到洛阳觐见表示愿意归附,刘秀诏封梁统为宣德将军。建武八年(西元三十二年)夏,天水会战结束。梁统被封统为成义侯,同母兄梁巡、堂弟梁腾皆被封为关内侯,梁腾还被提拔为酒泉郡典农都尉,令其一起复还河西。建武十二年(西元三十六年),梁统随窦融抵京后,被朝廷任命为太中大夫并改封高山侯,刘秀还加封他的四个儿子皆为郎官。
      
        梁统在太中大夫任上,多有谏议,深得刘秀器重。此后他被外放为九江太守,定封陵乡侯。梁统在九江贯彻刘秀严法治国之思路,严厉打击不法之徒,多有善政,颇得吏民敬畏爱戴。梁统死在任上后,他得长子梁松袭爵为陵乡侯,还娶了舞阴公主刘义王为妻。
        对于刘秀厚待窦、梁两家的问题,刘庄起初很不理解:父皇如此恩宠他们,是不是做的有点过了?窦固、梁松两个纨绔子弟,他们竟有何德何能,竟然也娶了涅阳公主?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经历过之后,刘庄才明白了刘秀当初为什么要这样做。
        随着阅历的增长,尤其是登基之后,刘庄这才慢慢懂得了当年刘秀的苦心所在。总体来看,这是当年刘秀为了消灭公孙述、卢芳,抵御匈奴、西羌扰边,彻底安定凉州十二郡的权宜之计。
        刘秀把两个亲生女儿嫁给窦、梁两家是在建武晚期(大约是在建武二十四年左右)。那时全国统一还不足十年多一点(建武十三年全国才完全统一),由于大难方平,中原疮痍未平,民气未复,根本无力对外作战。河西五郡孤悬羌胡之中,如果不能得到当地势力的支持,洛阳朝廷鞭长莫及,根本无法控制。一旦这些地方反叛,再与匈奴、西羌勾结起来,问题可就严重了。窦、梁两家在河西五郡经营十多年,在当地盘根错节,树大根深。如果不把他们召回京师的话,岂不是又一个隗嚣?如果在京师洛阳不善待他们,只怕河西五郡乃至凉州十二郡都无法稳定!除了窦氏之外,梁家也同样需要安抚,梁松的父亲梁统是河西宿将,在凉州十二郡威望极高,仅次于窦融。
      
        国家初兴,为了安抚梁氏,保持凉州的稳定,刘秀这才把两个女儿分别许配给了梁松、窦固。
        窦固生得仪表堂堂,颇有才学,刘庄倒也不是特别反感。在平羌战争中,刘庄之所以派他去做监军使者,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如果窦固获胜,则可对其进行封赏,顺便抚慰窦氏。如果汉军战败,窦固必将罪责难逃。刘庄则正好借机打击窦氏,“杀鸡儆猴”,给那些日渐骄奢淫逸的窦氏子弟们一个下马威!
      
      日期:2009-03-18 14:40:55
      
        (三)贵人马氏
        前太子妃、现在的贵人马氏是前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的小女儿,此刻还没有来得及被册封为皇后。她的名字没有流传下来,在此我们不妨称她为马三丫。作为一个罪臣之女,她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历尽坎坷,饱偿了人世的辛酸。
        马援总共有四个儿子:马廖、马防、马光、马客卿。其中前三个都是马援的前妻生的,只有马客卿是蔺氏亲生的。此外,蔺氏还给马援生了三个女儿。马援冤死时(建武二十五年),这三个姑娘还未长大成人:长女十五岁,次女十四岁,最小的女儿马三丫才十三岁。
        马客卿自幼就以聪慧远近闻名,他也是马援最钟爱的儿子。当年,马援身为伏波将军、新息侯时,南破诸蛮,北震匈奴,马府之中宾客如云,门庭若市。马客卿素有异材,年仅六岁就能接待宾客,对答如流。他的胆子也大,一次马援不在家,一个犯法逃亡的罪人跑来躲藏,他竟然将其隐匿在府中而不令人知。事后马援知道了,啧啧称奇:“这孩子真是出将入相的好苗子!”他对这个儿子寄寓了很大的希望,之所以给他取名为“客卿”(秦朝官名),就是希望他青出于蓝,日后也好为国家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返回目录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首章]  [尾章] 204章/共206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050c4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