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势分三足鼎 ———————— 三国往事闲弹

第113节

最让人无法容忍的是,孙皓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不但逼死了朱皇后,还杀死了皇叔孙休的两个年龄稍大的儿子。孙皓这么狠毒,无非是怕孙休的儿子们长大后,对自己的帝位构成威胁。孙皓不愧是孙权的孙子,孙权刻薄对待孙策的后人,就怕孙策后人夺位,孙皓照猫画虎,直接铲除了政治威胁。
        杀完了孙休一系,紧接着,孙皓开始对五叔孙奋下手。因为孙皓有段时间因思念亡妃而闭门不出,江湖上便传言孙奋有可能将入嗣大宗,孙皓最忌讳别人窥视他的权力。不管是谁,只是要胆敢越红线,统统都要杀。孙奋平白招来一场大祸,连同五个儿子被孙皓诛杀。
        不要说这些外支旁宗,就是孙皓的同父弟弟孙谦,因为被动成为野心家施但的政治旗号,也遭到了灭顶之灾。按说孙谦是无辜的,可孙皓不管这些,直接灌了孙谦和他的母亲一肚子的毒酒,送上了西天。至于外姓政敌濮阳兴和张布,孙皓更不可能放过他们,随便寻了个罪名给杀了,夷三族。
      
        孙皓在位十六年,实际上就是一部蔚然壮观的杀人史,只要孙皓发威了,什么人他都敢杀。即使是万彧这样对孙皓来说恩重如山的宠臣,也照样难逃孙皓毒手。刚开始的时候,万彧还很受宠,当上了宰相。可没过多久,孙皓就对万彧腻歪了,三拳两脚就将万彧打翻在地,赐酒,归天。
        在孙皓的潜意识中,他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主宰,谁敢触犯他的利益,那就必须杀掉。除了个别幸运的,其他人基本上都被夷了三族,孙皓是个冷酷没有人性的变态暴君,他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即使别人是无辜的。
        不过话说回来,但凡历史上这些杀人如麻的暴君,他们往往都对控制权力有相当的手段,比如孙皓、石虎、刘骏、高洋等人。暴君不等于昏君,暴君们除了会杀人,也会玩权术,能力上并不差。
        抛开残暴这一层讲,从东吴的利益角度来看,实际上当初朱皇后、张布等人选择孙皓是正确的。孙皓在位期间,东吴内政非常的混乱,叛乱迭起,但东吴的生存形势却一直很乐观。虽然晋朝对东吴虎视耽耽,不过司马炎基本上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孙皓是个聪明人,他可以随意杀任何人,但有一种人他是不会杀的。不但不杀,反而重用,就是东吴的边臣将帅,如陆凯、陆抗、陶潢等人。这三个人是东吴末期挚天柱式的边臣重将,二陆驻守荆州、陶潢驻守交州,从西线和南线顶住晋朝的军事压力。
        这是孙皓的幸运,恰也是孙皓的悲哀,因为二陆死的很早,陆凯死于公元269年。陆凯死后,荆州防务由陆抗及时顶上来,可陆抗死于公元274年,年仅四十九岁。吴郡陆氏从陆逊开始,镇守荆州长达五十年,吴郡陆氏出了三位名将:陆逊、陆凯、陆抗。可他们都死在孙皓之前,荆州的防务自陆抗死后,出现了混乱。
        东吴从建立开始,就奉行“荆州至上”的防御战略,西线控制荆州,牢牢堵死蜀汉和魏国的进攻,确保江东本部的安全。蜀魏皆为晋所并,但因为有名将二陆在,即使是晋朝头号名将羊祜,也拿二陆没办法,尤其是陆抗,羊祜只能和陆抗委蛇周旋,最终遗恨千古。
        晋朝的对吴战略,实际上也是“荆州至上”,一路从北线襄阳南下,一路从西线益州顺江东进,再加上东线扬州万舰过江,东吴被晋朝三线合围,形势非常危险。东吴要想立国长久,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晋朝内部出现大动乱,然后中原分崩,然后东吴继续鼎立江东。
      
        可惜孙皓的好运气已经用完了,在东吴灭亡十年后,晋朝才爆乱了破坏力惊人的八王之乱。如果孙皓能在多坚持十年,东吴未必不可能立国百余年,甚至还真有可能西取益州,与中原形成南北对峙格局。
        司马炎虽然不断的下臭棋,但这些臭棋的恶果却处在萌芽状态,在司马炎统治前期,晋朝还是积极向上的。司马炎之所以拖了十五年才决定大举灭吴,一是内政建设需要疏理,二是北线和西线边患不断,司马炎要不停的灭火。司马炎暂时还不上在江东过逍遥日子的孙皓,所以孙皓幸运的做了十六年的皇帝。
        等到晋朝缓过元气了,尤其是暂时搞定了北线匈奴、鲜卑,西线羌、氐的军事反抗,司马炎终于可以腾出手,对付孙皓了。孙皓主政江东十六年,已经闹的天沸人怨,六军晋军浩荡入吴,孙皓终于向命运低头了,无可奈何的做了司马炎的俘虏,被司马炎请到洛阳做寓公去了。
        东吴的灭亡,原因很复杂,有政治原因,比如孙皓失人心;也有军事原因,比如名将调零,新生代顶不上来。任何一场战争,其实都是双方主帅的智谋博弈和能力比拼,军队再强大,没有一个合格的主将,是成不了大事的。
      
        羊祜虽然被耗死了,但晋朝却不缺少名将,最大号的:杜预,其次还有王濬、王浑、胡奋、唐彬等人。特别是杜预,放在任何时代,杜顶都是最顶级的风流名将,类似于东吴的周瑜、陆逊。而孙皓这边有什么大号名将?不知道。好容易出了个名将陶璜,还被按在交州,远水解不了近渴,眼睁睁看着孙皓亡国。
        司马炎是个厚道人,他知道孙皓是个暴君,也没有为难他。不过同样是亡国皇帝,孙皓的待遇明显不如刘禅。刘禅来到洛阳时,当时名义上的皇帝曹奂对刘禅大吹特捧,好话说尽,给足了刘禅面子。刘禅死后,晋朝官方以高规格称为“公泰始七年薨於洛阳。”
        刘禅的经济条件也不错,封为安乐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还有其他许多赏赐。刘备的后人们有五十多人封侯,一个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宗室这么待遇,实在是难得。
        而孙皓和刘禅相比则寒碜多了,司马炎不咸不炎的说什么:“孙皓穷迫归降,前诏待之以不死。”封孙皓为归命侯,摆明了污辱孙皓。安乐公是正式的爵位,归命侯是干什么的,专给亡国帝王备用的。
        在经济上,孙皓只得到了“田三十顷,岁给谷五千斛,钱五十万,绢五百匹,绵五百斤。”而孙吴宗室的待遇也明显不如蜀汉宗室,他们只是得到了郎中的虚衔,没得到几个大钱。孙皓死后,陈寿只是不带任何感情的写了句:“(太康)五年(公元284年),皓死于洛阳。”
        虽然陈寿是蜀人,他对故国有感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陈寿是在晋朝的统治下写《三国志》的。如果不是得到司马炎的官方认可,这本书能不能流传下来都是个问题。陈寿在刘禅和孙皓的待遇上厚蜀薄吴,很大程度上是代表了晋朝官方对刘禅和孙皓的喜恶。
        孙皓很悲剧,但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得不到任何人的同情。
        刘禅也很悲剧,但刘禅至少是个忠厚老实人,他极少杀人,比孙皓厚道多了。在这一点上,非常厚道的司马炎自然在感情上就偏向刘禅一些。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40条记录; 当前113页/共140页   

[首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尾页]


第113节_势分三足鼎 ———————— 三国往事闲弹在线阅读_姜狼豺尽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436 t:219-4340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e971e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