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第141节

日期:2014-09-1418:44:01
        大家或许会感到奇怪,杜重威不是“良民户”吗?带着十万大军照样投降,如今只有区区几千兵马,怎么变成“钉子户”了?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条:
        主观上说,投降耶律德光算“立功”,投降刘知远,基本上是“找死”。
        客观上说,魏州城内有一支比杜重威还要坚决的“反刘”力量——两千幽州兵。
        幽州兵为什么如此坚定地“反刘”呢?缘由不需要追溯太远,就在刘知远进入汴梁的时候,因轻信谣言,将一千五百多已经投降的幽州兵全部诛杀于繁台。
        因此,当刘知远派人策反魏州守军时,幽州兵将领张琏愤然回复:繁台之卒,何罪之有,今日宁死不降!
      
        前车之鉴、血债累累,幽州兵岂能忘记!
        幽州兵再横,也横不过魏州的“东家”杜重威。勉强支撑个把月后,杜重威知道败局已定,在得到“保证生命安全”的许诺后,出城投降。此时,魏州军民有3/4已经饿死,剩下有一个算一个,全是皮包骨。刘知远履行诺言,留下了杜重威的性命,但将其亲兵诛杀,家产充公。
        张琏的幽州兵就尴尬了,“东家”都不打了,几个“短工”起什么哄啊,只好跟着杜重威放下武器。刘知远答应放他们回家,但有一个条件:军官得把人头留下。
        至此,魏州兵变完全平息,刘知远打道回府。
        打完“开国第一仗”,按照朱温、李存勖、石敬瑭几个“开国皇帝”的惯例,接下来应该说刘知远的治国方略了。
        理应如此,但刘知远不给我们机会啊!
      
        天福十二年(947年)十二月,刘知远回到汴梁,接到的第一个消息,就让他眼前一黑,几乎昏死过去。
        ——长子刘承训病亡,年仅26岁。
        掐指算来,刘知远称帝尚不足一年,却遭遇丧子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多么悲催的一幕!再说了,死哪一个儿子也比死刘承训好啊!
        被寄予厚望的长子刘承训死了,顽劣成性的次子刘承祐和病秧子刘承勋活着,刘知远的精神极度崩溃。
      
        ——费尽心机打下江山,终究难敌命运捉弄!
        不久后,刘知远逐渐神情恍惚,重病在身。他既是思子心切,同时也是对新政权的前途和命运深感绝望。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召苏逢吉、史弘肇、郭威、杨邠等几位大臣入宫,交待了两件事:
        第一,托孤。
        刘承勋太小,又是个病号,刘知远别无选择,只能将皇位传给次子刘承祐。刘承祐年轻不懂事,而且生性顽劣、为人轻佻,是扶不起的阿斗。刘知远不是不知道,但他已经别无选择,这或许是为人君者的一种悲哀吧!
        第二,杀杜重威。
      
        杜重威敢跟刘知远对着干,也就敢欺负刘承祐,此人不除,后患无穷!
        当日,刘知远在汴梁病死,时年54岁。三天之后,杜重威被斩首示众,百姓争相抢夺、生啖其肉,倏忽之间,尸骨无存。
        日期:2014-09-1519:49:14
        第十八章后汉之短命王朝
        ※ “组团叛乱”之祸根
        毫不夸张地说,后汉在五代的中原政权中,周边环境最为优越。
        不相信?咱们挨个数一数:
      
        ——后梁,主要对手是河东李存勖,较量了十六年之后灭亡;
        ——后唐,东北的契丹逐渐崛起,最后扶持河东的石敬瑭逐鹿中原,铲翻后唐;
        ——后晋,更不用说了,成也契丹,败也契丹。
        ——后周,后面会看到,河东有刘崇的北汉,东北的辽国也重新崛起。
      
        后汉呢,河东有刘知远的弟弟刘崇,辽国因内乱而陷入低谷。虽说南方第一大国南唐实力雄厚,不断叫嚣“逆向统一”,但以中主李璟的性格,过过嘴瘾而已,不必当真。
        话说回来,后汉实在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王朝,拥有如此优越的周边环境,竟然只存活了四年,是五大中原政权中最短命的一个。
        为什么抓了一把好牌,最终却输个精光呢?
        非要刨根问底的话,答案也不难找,不外乎两个:第一,刘知远死得太早;第二,刘承训死了,刘承祐没死。
        刘知远死得早,这没办法,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谁也拦不住。要说刘知远这个开国皇帝,实在是够悲催,在位不到一年,前半截入主中原,后半截收拾杜重威,两件事情搞定之后,找阎王报到去了。
        刘知远死了之后呢,年仅18岁的刘承祐顺理成章地坐上了皇位,是为汉隐帝。
      
        看来,后汉为什么如此短命,还得从刘承祐身上找原因,谁让他一出场就被“有罪推定”为“扶不起的阿斗”呢!
        我们不禁要问:刘承祐这个“纨绔公子”到底是如何将后汉拖入绝境的呢?苏逢吉、史弘肇、郭威、杨邠这些“辅政大臣”莫非都是摆设不成?
        回答这两个问题并不难,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刘承祐刚刚坐上皇位,“三分钟热情”尚未消退,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尚未出台,有人却已经按捺不住,开始跟朝廷较劲了。
      
        与以往的“单点爆发”或者“遥相呼应”不同,这一次是依靠外援的“组团造反”,史称“三镇叛乱”。
        ——刘承祐的运气,也真是够背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48条记录; 当前141页/共148页   

[首页]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尾页]


第141节_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在线阅读_晴雯撕扇2010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41 t:218-25878]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ea9c6 大小:4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