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第142节

日期:2014-09-1621:56:18
        要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咱们还得从头说起。
        赵延寿还记得吧,耶律德光的“铁杆粉丝”,他有一个儿子叫赵匡赞(宋代编著的史书要避讳,改称赵赞)。耶律德光入主中原时,赵匡赞被任命为护国节度使,驻镇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蒲州镇)。
        刘知远称帝后,采纳了郭威的建议,搞“藩镇干部交流”,结果杜重威抗命不从,于是兴兵讨伐魏州。
        当时,与杜重威一起“被交流”的还有李守贞和赵匡赞,俩人倒是很听招呼,李守贞到河中担任护国节度使,赵匡赞则去长安担任晋昌节度使。
        经历这次“搬家”之后,赵匡赞嘴上不说,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他毕竟出身于“***家庭”,真资格的“黑五类”。等刘知远忙完了、坐稳当了,说不准哪天就来找他秋后算账、父债子偿。
        赵匡赞越想越害怕,与其等着挨批斗,不如做“现行***”算了!
        天福十二年(947年)十月,也就是刘知远到魏州前线督战的时候,赵匡赞在长安“易帜”,投靠后蜀,并请求后蜀发兵前往关中,与中原朝廷相抗衡。
        两个月之后,后蜀的援军来了,而且得寸进尺,竟然打起了凤翔的主意。蜀军一面发动政治攻势,策反凤翔节度使侯益,一面耀武扬威,集中优势兵力围攻凤翔。
        一打一拉,侯益不吃眼前亏,决定归附。
        次年正月,病重中的刘知远下达了一道命令:左卫大将军王景崇率数千禁军赴关西平叛!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王景崇的大军尚未开拔,赵匡赞在节度判官李恕的劝谏下居然回心转意,重新回到了朝廷的怀抱。
      
        李恕对赵匡赞说了什么呢?归纳起来就是两句话:
        其一,蜀国庙太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
        其二,汉家新立,正值用人之际,绝不会亏待你,至少也得给其他持观望态度的藩镇做个样子啊。
        赵匡赞当初也是考虑到个人安危,一时头脑发热,谈不上与刘知远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他爹又不是刘知远干掉的。
      
        听了李恕的话,赵匡赞如梦初醒,后悔当初决定反水,没有征询李恕的意见。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赵匡赞赶紧派李恕前往汴梁向朝廷请降。
        得知赵匡赞变了脸,凤翔的骑墙派侯益也紧跟其步伐,宣布“反正”。赵匡赞更积极,不待李恕传回消息,打算亲自前往汴梁觐见谢罪,侯益也不甘落后,说我随后就到,咱哥俩汴梁见。
        形势发生了逆转,王景崇的大军到底还去不去?
        去是要去的,但任务有所变化。临行前,刘知远指示王景崇,让他见机行事。
        “见机行事”的意思是:赵匡赞、侯益要是已经动身了呢,就当啥事儿都没有发生过;如果胆敢迁延不走,那就咔嚓掉!
        日期:2014-09-1719:55:24
      
        王景崇抵达长安时,赵匡赞已经在前往汴梁的路上了,而蜀军正在关中地区活动。王景崇带的人不多,要临时征用赵匡赞的亲兵,但又担心这些人跑掉,想给他们纹面。
        要换作一般人,早就一口唾沫飞过来了:凭什么纹面?拿我们当囚犯啊?
        不过,赵匡赞的亲兵里有一名军校,名叫赵思绾,竟然主动站出来,要求第一个纹面,给大家做一个表率。
        赵思绾,王景崇记住了这个名字。
        随后,王景崇带着数千禁军和赵匡赞的一千多亲兵,在子午谷大败蜀军,一直追到散关,将“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的蜀军驱逐出境。
      
        赵匡赞、侯益先后“反正”,蜀军被驱逐,这事儿完了吗?
        没有!侯益还赖在凤翔呢!
        王景崇被任命为凤翔巡检使,前往凤翔“看望”侯益。此时的侯益,一点动身的迹象都没有,完全符合刘知远“咔嚓掉”的条件。
        杀还是不杀,王景崇犹豫了,因为就在他征讨关中的过程中,刘知远已经归西,如今的老板是他的小儿子刘承祐。
        杀侯益倒是容易,但刘承祐认不认这笔账,王景崇心里没底。“见机行事”是刘知远向王景崇单独面授的,既没有正式的文件认可,也没有六耳在旁佐证。
      
        如果刘承祐翻脸不认人,或者朝中有大臣故意跟他过不去,非得扣上一个“拥兵自重、妄杀官员”的罪名,王景崇恐怕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思前想后,王景崇决定刀下留人。侯益侥幸逃脱之后,奔往汴梁。
        放走这个人,也为后来的“三镇叛乱”埋下了祸根。
        ※ “组团叛乱”之三枪
      
        侯益抵达汴梁,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他得通过两道“安检”。
        首先是刘承祐这关。侯益虽然归附了朝廷,但叛变在先,还勾结后蜀,总得给新老板一个像样的说法吧?
        刘承祐问他为什么召蜀军到关中,侯益怎么解释的呢?他说他想诱敌深入、聚而歼之。(臣欲诱致而杀之)刘承祐的反应是一声冷笑:你个大忽悠!
        虽然嗤之以鼻,但刘承祐并不打算深究,侯益惊险过关。
      
        接下来的第二关,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朝中几位“辅政大臣”,全是人精,你敢糊弄谁?为了顺利通过重臣的关口,侯益不得不使出绝招——用钱砸!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国产零零漆》里的一幕,星爷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最后以一张“老人头”顺利脱险。
        侯益向史弘肇、杨邠使出“杀手锏”,显然比星爷的那张“老人头”更有收获。首先,命保住了。其次,官也有了,还是京官,担任开封尹;最后,王景崇也被他诋毁了一番。
        侯益差点死于王景崇的刀下,对其自然是怀恨在心。如今到京城任职,近水楼台先得月,侯益便不断在刘承祐面前给王景崇下烂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史弘肇、杨邠也跟着在旁边推波助澜。
        一来二去的,把王景崇给逼急眼了。——朝廷不仁,休怪藩镇不义!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48条记录; 当前142页/共148页   

[首页]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尾页]


第142节_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在线阅读_晴雯撕扇2010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41 t:218-8910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5a013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