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
第145节日期:2014-09-2321:01:15
※ 一丘之貉 说完“三镇叛乱”之后,我们终于有机会来看一看后汉朝政的情况了。 刘承祐在位三年有余,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五代时期“派系斗争”最为激烈的三年,过程可谓惊心动魄,结果更是耸人听闻。 首先,我们请两派隆重登场亮个相,他们是: ——元老派:史弘肇、杨邠、郭威、王章 ——新生派:苏逢吉、苏禹珪、李业、聂文进、郭允明、后匡赞 元老派当中,杨邠是枢密使,负责内政;郭威是国防军总司令,负责军事;史弘肇是禁军总司令,负责京城治安;王章是三司使,负责财政。这四个人实际上控制了绝大多数的要害机关,同心协力医治战争创伤,使国家获得基本稳定。 新生派当中,苏逢吉、苏禹珪是宰相,李业是李太后的弟弟,其他三个则是刘承祐的宠臣。这几个人实权不多,但有坚实的靠山,潜在能量巨大。 一说起“派系斗争”,不少人容易陷入“标签化”的惯性思维,总想分出一个好坏出来,将其简化成“忠奸之争”。 其实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元老派”既有“政绩”,也搞“权力寻租”,前面提到的侯益,就是用钱狠砸杨邠、史弘肇,最后不仅逍遥法外,还堂而皇之地当起了开封尹。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所谓的“政绩”又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呢? 最容易出“政绩”的自然是王章负责的三司使,平定叛乱、建设国家,都离不开财赋的支持。王章搞“创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堪比当年孔谦的“阎王殿”。 横征暴敛的具体措施,这里只说三条: 其一,征收“省耗”。 按照旧制,粮食征收需要增加“雀鼠耗”。也就是说,官粮储存到仓库里,难免被麻雀、老鼠吃掉一些,官府不能吃亏啊,这笔损失得由老百姓承担,官方规定的额度是每斛加收二升。到王章这里,“雀鼠耗”照收不误,再加收一项“省耗”,额度同样是每斛二升。 其二,征收“省陌”。 同样按照旧制,官方兑换银钱的比例是八十为一陌,出入都是这个价。到王章这里,官府的“买入价”,一陌还是八十,但“卖出价”作了调整,一陌只能兑七十七。你拿着八十钱,可以兑换出一陌银子,再拿着一陌银子去兑换铜钱,只能拿到七十七钱,这三钱的差价,就称为“省陌”。 其三,锱铢必严惩。 王章规定,百姓犯盐、矾、酒禁者,无论涉案金额大小,一律判处死刑,并罚没收全部财产。于是,官府就打着“惩治犯罪”的旗号大发横财。 一句话,这是“带血的GDP”! 日期:2014-09-2420:43:45 为政如此暴虐,那么为人呢?我们以史弘肇为例。 史弘肇时任侍卫都指挥使,掌握着禁军,同时负责京城治安,当街抓人那是家常便饭。特别是“三镇叛乱”期间,京城内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史弘肇命禁军在京城巡逻,以各种理由大肆抓捕,而且不问轻重,一律诛杀。 更离奇的是,有人只是抬头望了望启明星,竟然被抓起来腰斩,还有醉汉与军士发生肢体碰撞,也被诬以“造谣”之罪斩首示众。 在史弘肇治下,京城治安虽然得到整肃,但冤死者不计其数,无人敢到官府申辩。 史弘肇不仅滥施刑罚,还经常捏造罪名,大肆抓捕富商,夺其财产,又大兴告密之风,搞得人人自危。 除了郭威以外,这几位“元老”还有一个共同点——都看不起读书人。 杨邠说,国家有钱有兵就行,文章礼乐都是虚的,可有可无。王章说,读书人就是一把“算子”,不知颠倒,百无一用。史弘肇的态度最恶劣,说读书人最可恨,个个该杀。 “元老派”为政为人如此不堪,“新生派”其实也是一丘之貉,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辅政大臣”之一、时任宰相的苏逢吉。 关于苏逢吉,我们说三件事。 首先是处理盗贼问题。 当时,全国上下盗贼四起,摁都摁不住。京城的治安虽然归史弘肇管,但全国的治安得归宰相管。苏逢吉决定“乱世用重典”,打算推行“四邻同保,皆全族处斩”。也就是说,哪一家出了盗贼,那么他家以及四邻,都要满门抄斩。 苏逢吉的方案一出,朝臣大为惊骇:照你这种搞法,全国还不被你杀光了?吵来吵去,最终删去了“全族”二字,冤死者也不少。 其次是“静狱”。 早在河东时期,苏逢吉也是负责治安。刘知远心血来潮想行善,下令要求“静狱”,也就是把犯人该放的放了,人为打造“狱空”的和谐局面,博个“彩头”。 苏逢吉接到任务之后,下令将监狱里的囚徒全部杀光,监狱里比任何时候都清静,交差! 还有私吞李崧家产的事情。 刘知远入主汴梁时,李崧、冯道还在恒州,他们的府第分别被赐给了苏逢吉和苏禹珪。苏逢吉得寸进尺,将李崧府第之内的财物,还有洛阳的房产悉数改名换姓、收入囊中。 李崧作为“罪臣”回到汴梁,继续为刘知远效力。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哪里还敢找苏逢吉讨要。李崧的弟弟李屿咽不下这口气,喝高了之后便破口大骂,问候苏逢吉的祖宗十八代和全族女眷。 隔墙有耳,更何况李屿还跟苏逢吉的门生喝过酒,这些酒话一字不漏地传进了苏逢吉的耳朵里。 没过几天,李崧前来拜见苏逢吉,将所有的房契、地契拱手奉送。 李崧不来,苏逢吉还真忘了这茬。自己霸占了李崧的房子和土地,房契、地契却还在人家的手里。联想到李屿的“酒后吐真言”,苏逢吉不禁大为光火,心想:你哥俩可以啊,一个在背后戳着我的脊梁骨骂,一个交出房契、地契让我无地自容,把我当猴耍是不是? 苏逢吉想收拾李崧,苦于没有合适的借口,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屿最先出事儿了。李屿有一个仆人叫葛延遇,帮着主子打理一些生意,暗中虚报账目、中饱私囊,结果被李屿发现了。 葛延遇自知难逃厄运,找到“小伙伴”李澄商议。李澄又是苏逢吉的仆人,在苏逢吉的授意下,李澄怂恿葛延遇诬告李屿谋反。葛延遇照办不误,苏逢吉则伺机将李崧、李屿兄弟收押。 李屿知道自己是受小人陷害,赌气说自己的兄弟、亲眷、家仆共计二十人,打算起事,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苏逢吉拿到李屿的“供状”,提笔将“二十人”改成了“五十人”,对李崧一族大开杀戒。 |
第145节_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在线阅读_晴雯撕扇2010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41 t:219-1570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9ca52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