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166节

日期:2009-12-22 09:36:16
      
        第34章问渠哪得清如许-李隆基的总理们(续五)
        姚崇还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那就是很多唐朝书籍广为引述的“死姚崇算计活张说”的故事(这活脱脱是“诸葛亮第二”嘛,诸葛亮也曾有过“死诸葛吓退活司马”的故事,相映成趣啊),这也给人留下他好玩弄权术的印象,老实说在充满利益诱惑的官场,大家常常有磕碰那是说得过去的,谁是谁非倒不能有那么多的黑白分明,也没必要总是上纲上线。
        关于姚张的矛盾由来已久,这事据说还是张说先挑起的,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冤有头,债有主。原来开元元年李隆基经过打猎场的巧妙考察之后,准备提拔大大有才的姚崇为相,当时的宰相张说怕自己失宠,于是百般阻挠老姚调中央,张说派的说客还差点脑袋搬家,这也挡不住姚崇入主中央和老张分庭抗礼的步伐,于是也是才高于世诡计多端的张说走了隆基弟弟岐王(小基子出名和亲兄弟情深意切)的后门,想扭转乾坤,高手相掐必有损伤,技高一筹的老姚立马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假装脚受伤慢吞吞等玄宗好参张说一本,说岐王最近常和张说出双入对,神秘兮兮的,一个是你爱弟一个是才高八斗的辅佐大臣,我老感觉这有点不大对头啊(令人想起了老狐狸宇文述弹劾李浑的那出戏),皇上你自己悠着点吧,然后就像真正的武林高手一样点到即止让李隆基留下了充足的思考想像空间,李隆基是何等聪明之人,立马知道此中的利害,兄弟再亲也亲不过自己的宝座,于是张说由此被削了相位,原本是张说不让姚崇上位,这时反过来是老姚搂草打兔废了张说的相位,厉害吧?高手就是高手,你不服还不行,梁子就这样结下了。
      
        据说,姚崇为革命鞠躬尽瘁前,老谋深算的他还告诫自己的儿子说:“孩儿们,张说与我素来不和。他这人很好奢侈品,尤其是服饰古玩。我作古之后,出于礼节,他一定来吊丧,你们就趁机把我平生所有的服饰古玩陈列出来,他平素最喜此类珍宝,如果他正眼也不看,那么你们都得死;如果他看了这些东西,你们就挑选最好最合其意的珍宝送给他,并立马请他为我撰写神道碑。他写完之后,你们马上把碑文誊写清楚,并呈报皇上,还要准备石碑把碑文立即刻好。老张想问题总是比我慢半拍,我想几日之后他肯定反悔说碑文不够好要索回。倘若他派人来索回碑文,你们就说已经报请皇上审阅批准了,并带他去看刻好了的石碑,那就一切OK,什么事都没有了。”姚崇死后,张说果然像死姚崇所预计的那样写碑文又索碑文,据说那篇碑文因张说得了珍贵古玩十分卖力地写,对姚崇很多溢美之词,果然是“燕许大手笔”,时人称为杰作。索稿不果,姚家人也像姚崇教的那样做了,最后顿悟的张说气愤至极又不得不佩服之至,自言自语大叹道:“死姚崇犹能算计活张说,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总是斗不过他,经常成了他的手下败将,以此看来果然是技不如人也,也没什么可埋怨的了。”
      
      日期:2009-12-23 10:39:37
      
        第35章问渠哪得清如许-李隆基的总理们(续六)
        这些都是姚崇广为传颂津津乐道的故事。据说姚崇还曾“阴”了为李隆基立过汗马功劳的刘幽求。因为刘幽求是一个出了名的“话蒌子”(从他劝隆基的那么多话语就知道了),有人告发他有“有怨望语”,反正就是总对施政说太多的话,一付薛万彻式“多嘴大叔”的嘴脸(他劝小基子让李旦上位时的表现可见一斑),人们说他腹诽什么的,李隆基追查时据说姚崇明是帮他暗地里却明确了他是真的对施政有怨言,反正后来刘幽求也像张说一样被扫地出门,人们还推测说是姚崇“忌妒”老刘也。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也算是白璧微瑕而已。
      
        反正他是隆基朝最强的宰相之一,他向玄宗提出的“精简刑法,行仁恕之政;疏远侯臣,不听诬陷之词;限制女宠,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减轻苛税,以利民生;待臣以礼,不得任意屠戮无辜”等治国方略,为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开元盛世”的重要推手和主要奠基人之一,也将永垂青史。连毛主席都对他作了很高评价:“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与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元稹也写诗称道他:“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以下,我们继续来八一八姚崇在玄宗朝上位的一些趣事。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李隆基在粉碎政变之后消灭了政治上的最大隐患太平公主和她的核心党羽,从而巩固了自己的国家老大地位,可以算是真正能“指点江山”的主,而不是自己老爹或姑姑的傀儡了。那时正是百废待举,十分需要政治能人来加入自己的政治团队进行革命建设,而姚崇正是这样的治世能臣,于是知人善任的隆基同学毫不犹豫决定起用姚崇为相。
      
        隆基同学的这个念头据说是起源于一次搞得比较无章法场面十分难看的唐朝阅兵式(果然还是有古代皇帝的阅兵式也,算俺孤陋寡闻了,果然胜利者还蛮喜欢这种威风游戏啊)。
        这年十月,得胜回朝志得意满的隆基同学决定在巍峨的骊山脚下举行盛大的唐朝阅兵式,由宰相兼兵部尚书郭元振任总指挥。据说参加阅兵的就有二十万军队,算是很壮观威武的了。史称当时军旗猎猎,人声鼎沸,威风锣鼓震天响,旗帜相连长达五十余里,牛啊!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军容不整(彩排演练不到位是也),阅兵式场面看起来有点混乱,原本阅兵式就以“面子工程”的意味为浓,这让外国元首和使团看到唐朝军队如此的不知所以,隆基同学当然面子也有点挂不住,郭元振这个国务部长算是白当了。
        于是隆基同学当场震怒,他本身就是一个有艺术气质的政治家,对人对事当然也有一点唯美倾向(有网友甚至分析说正因他的艺术家本色,所以施政时会显得飘逸,不是一个最好的政治家),大打官员问责牌,立马把“713政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郭元振就地免职,从中央政府要职流往外地下岗再就业,老郭也算是倒霉到家了,做明君的大臣不好混啊,弄不好压力太大几时得忧郁症都不知道。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312条记录; 当前166页/共312页   

[首页]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尾页]


第166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9553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f7570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