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167节

日期:2009-12-24 10:54:07
      
        第36章问渠哪得清如许-李隆基的总理们(续七)
        有人失意当然也会有人得意,正所谓广东人说的“一鸡死一鸡鸣”,这样的肥缺哪会没人来做呢?在武周时代就舌战女皇帝办案如神的姚崇当然逃不过英明的隆基同学的法眼,于是快马派人召姚崇速赴骊山行营面试。姚崇赶到骊山报到时,李隆基正兴致勃勃地在山水之间纵横驰骋专心游猎,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英明领袖从来都是如此气定神闲泰山崩于前而不惊。
        “我说姚崇,你会不会打猎啊?”李隆基还真逗,居然没有和姚崇谈正事,劈头盖脸往打猎方向发展了。
        姚崇当然知道李隆基不会是纯粹叫他来交流或考察打猎经验的,不然的话跟这样的领导也没多大意义了,于是正色道:“回皇上,我年少丧父,二十岁时移居广成泽,目不知书,唯以射猎为事,曾和乡人整天进行射猎大比武,这个倒是俺的拿手好戏。四十岁方遇饱学之士张憬藏,教导我说当以文才显名,甚至能做到宰相这样的大官,劝我勤奋攻书,不要自暴自弃。虽然后来我也读了一阵子书,但还是没有多少长进,现在还是位微人轻,心中有愧也。不过如果说到驰射,人虽然老了还能行。”说完了这种名贬实褒的话,姚崇于是指挥打猎队伍,呼鹰放犬,投枪射箭,能快能慢,跟定目标,驰逐自如,俨然是高手也。
      
        其实聪明伶俐的姚崇当然知道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皇帝考察干部的特殊面试,以他那快人一拍的有预见性的刁钻脑袋不可能傻呼呼地认为皇帝在和他扯淡,不然他也不可能把同为人精还是著名诗人的张说算计得那么精准了,名不虚传啊!不认他为唐朝诸葛亮都屈才了。
        当然,聪明的你最后也会知道是什么结果了,因为雄才大略的李隆基对姚崇的机敏表现十分满意,几乎是打了100分,立即拜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替了阅兵搞出“大头佛”的倒霉老郭做了新宰相。
        怎么样?这姚崇的故事还是蛮精彩吧?后来听说打完猎谈过国家大事后隆基同学急着要他当宰相,老姚还扮大牌拒绝呢,并对隆基同学进行了“约法十章”,无非就是不贪边功、限制皇亲国戚官宦外戚权力、整顿吏治等等的那一套,不然的话宁愿不做宰相(史书有记载,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激将法)。哇,姚大师这也太酷太有性格了吧?有心励精图治的李隆基果然很愉快地接受了他同样刁钻的条件,君臣甚欢。
      
        不过最终老姚还是倒了,英雄末路啊。据说是因李隆基对他偏袒被他亲近重用的接受胡人贿赂的主书赵诲十分失望,大家心中便结下了疙瘩。
        话说赵诲案东窗事发后,李隆基亲自当审官,赵诲被下狱判了死罪。风头火势之中姚崇还亲自出马营救,这老姚还真是老糊涂了,于是惹得李隆基十分不高兴,这是哪跟哪嘛,这不是纯粹添乱吗?
      日期:2009-12-25 10:08:47
      
        第37章问渠哪得清如许-李隆基的总理们(续八)
      
        火上浇油的结果,当然有老姚好受的,与皇帝斗当然有损失。那时刚好遇到特殊事情京城罪犯全部特赦,死刑犯赵诲当然运气好也被免了死罪,不过早有心结的李隆基居然在特赦令中特意标出赵诲的名字(啊,皇帝也大搞树典型而且是反面典型那一套也,这回可不是皇帝赏赐啊,请注意),那是故意刁难他来解恨,反正最后这个连胡人的钱也敢收的大贪赵诲,还被皇帝亲自下令杖打一百,然后流放岭南,也不知老姚和这个人是怎样的渊源,那么舍得舍身相救的,惹火烧身也在所不惜。
      
        赵诲被处理后,姚崇不免也有点兔死狐悲起来,心里还感到从没有过的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政治前途基本上也是玩完了,再没有和皇帝的鱼水情深你侬我侬。于是为求自保,多次请求辞职,并推荐宋璟接任自己的相位。
        还有就是姚崇的两个儿子光禄少卿姚彝、宗正少卿姚异利用职权广受馈赠礼品的不廉洁行为受到了时人诟病,也直接间接损害了姚崇的英名。后来姚崇的两个儿子还因为贪欲膨胀想走父亲于其有恩的魏知古(也就是在“713政变”因检举太平公主谋逆而立功的猛人,为李隆夺得天下立了头功)的“后门”,被魏知古在隆基那里参了一本,从此引伸出来的故事也使老姚的威名大打折扣,有偏激的人还将老姚归入官场“小人”之列,果然是“养不教,父之过”也(和威名赫赫的狄仁杰有点相似之处,他的儿子景晖也曾贪暴被人泄愤毁了他的生祠)。
      
        原来魏知古也是当时的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要才华有才华,要名节有名节,尤其在谏议方面颇有他本家魏征的风范,是一个耿直之士,而且论功劳、地位、名望基本和名重一时的姚崇也差不多。关键是他原是出身于低级官吏,他能当上宰相是姚崇一手提拔的,算是知遇之恩了,原以为魏知古会涌泉相报,谁知却举报了姚的两个贪得无厌的儿子,于是结下了“梁子”。
        魏知古与姚崇同做宰相后,渐渐有了不协调不和谐,也不知老姚是不是后悔推荐了他。可能是一山不能藏二虎吧(有的人甚至认为是老姚嫉妒老魏,反正打死狗讲价的事,众说纷纭也不知谁对),又或许是魏知古太正经太古板,不圆通,反正共事之后姚崇渐渐就瞧不起他,可能还责怪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于是聪明的姚崇灵机一动随便找个理由让他做代理吏部尚书到洛阳去考察选拔干部,相当于是变相把他排挤了,据说后来老姚还派出更加耿直的宋璟复查审核了老魏的选拔事宜,看有没有水份,可以算是鸡蛋里找骨头的那种刁难劲了。魏知古那个气啊就别提了,为此非常不满,连以前老姚的那点恩情也算是恩断义绝一笔勾销了,咱们走着瞧,你老姚别犯到我的手上就行了。
      
        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老狐狸姚崇没有把柄给他抓住,姚崇的两个不争气的儿子却犯在他的手中了,还真是冤家路窄也。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312条记录; 当前167页/共312页   

[首页]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尾页]


第167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97773]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bb248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