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
第253节日期:2010-06-15 09:47:51
第34章家书抵万金-大唐的“八年抗战”(续十二) 总而言之,正如某些历史研究者所言,士兵连年征战随时为国捐躯,却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士兵心中不满肚子牢骚和怨气才怪,这当然会导致上下离心,大大削弱了官军的战斗力。 此外,老哥除了和杨国忠有矛盾,还在国难当头利用职权公报私仇打击政敌,伪造反书诬陷和他素来不和的安禄山族弟安思顺并处死,弄得人心惶惶的样子,难怪曾有一个谋士界猛人先是投靠他后预感到其必败而离他而去,哥舒翰如此有威无恩,赛得上帅哥李密杀翟让后那付酷哥的冷酷无情,不失败那才奇怪呢。 反正,晚年的老哥果实是“病”得不轻,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难怪同样糊涂的李隆基让他出山时他还拒绝过呢,不想丢那个老脸,可惜被皇帝老儿给霸王硬上弓了,这才是他失败的最深层原因,最后输得连遮羞内裤都没有了,难怪史书上评价曰:“丑哉舒翰,不能死王。”如果能死节以尽忠,也不至于英名尽失,让后世诟病。 总之,经此一役,老哥以前那种“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的盖世英雄形像也只能荡然无存随风而逝,悲哉。 据某些历史资料显示,灵宝之战是唐军抗战以来的一个急躁轻进最无章法的战争“范例”,也直接造成了官军彻底由主动变为被动的危险局面,轰轰烈烈地揭开了长安沦陷和马嵬之变的序幕,可以算是一个重要的战争转折点。 经此一战导致了潼关失守,唐军从此无险可守,从而使抗战的形势急转直下,官军由此从失败走向失败,形成了一个骨牌效应。由于官军互为犄角的有效攻势被打破,从而迫使郭子仪、李光弼狼狈地退出河北战场,河北“解放区”又相继沦陷,安军后方得以巩固,顺利解除了危险警报。 因为此前由于有潼关20万唐军的牵制,尽管河北史思明连吃败仗,老安也不能随意抽调部队增援,南阳、雍丘唐军受到的战争压力也相对较小。自从潼关失守,既打击了官军和士气,唐军的防卫链又陷于瘫痪之中,叛军除了士气大增,还能冲破了唐军的有效包围圈,不再屈辱地偏安于河南西部一隅,还能游刃有余地大量抽调部队支援其他战场,唐军从此陷入全面被动的局面,李隆基的恶梦终于来了,由此还导致了嗣后的对他的政治生涯有决定性影响的令人惊心动魄的“马嵬之变”,最后成了悲剧性的政治边缘人。 反正,潼关一失守,由于京师已无险可守,叛军可以长驱直入,攻陷长安便指日可待,李隆基眼看龙椅不保,好汉不吃眼前亏先做了范跑跑,以免被以前的好部下老安羞辱。 六月十三日,李隆基带着杨贵妃姐妹、皇子、皇孙以及杨国忠等官员和禁军数千人,仓皇逃离长安,经骆谷(今陕西周至西南)逃往四川。当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随行将士怒杀杨国忠,又迫李隆基缢死他的亲密爱人杨贵妃,发动了轰动一时的“马嵬之变。 日期:2010-06-16 12:45:53 第35章家书抵万金-大唐的“八年抗战”(续十三) 最后,失魂落魄的李隆基逃到成都。其时太子李亨也逃到朔方,于七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自行即位,是为唐肃宗,此是后话,容后再说。 在讲到马嵬之变之前,我们还是先讲讲抗击叛军十分英勇的张巡的故事吧。 话说张巡是唐朝八年抗战时期令人眼前一亮的大英雄,他虽然官职不高却作用很大,以有限兵力与叛将令狐潮、李怀仙等数万叛军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在两年的艰苦卓越的防御战中,张巡与数倍于自己的叛军前后进行大小400余战,不但牵制了敌军的大量有生力量,还歼其12万余人,据说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乱时期最惨烈的战役,因“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又亲杀自己的爱妾给将士分食;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惨烈之况可见一斑,这也有力地阻止了叛军南下江淮,保护了唐朝军队的补给线,遏止了战争初期兵败如山倒的被动局面,同时还为官军组织有效反攻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而他本人所创造的“火烧叛军、草人借箭、出城取木”等技术含金量很大的古代战例也成了后世所津津乐道的典范,也可以这样说,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后胜利,与张巡的卓越军事指挥是密不可分的,他也以一个小人物创造大业绩而永远光荣地载入史册。 话说张巡自幼聪明好学,能出口成章,是一个作文不用打草稿的儒将,以下我们将根据历史牛书《资治通鉴》重点讲讲张巡的著名的雍丘之战。 其时雍丘县令令狐潮投降了叛军,率几万大军包围曾是真源县令而不愿投降并招募了一千来个壮士守卫雍丘的张巡,张巡坚守了四十余天,与朝廷的联系完全断绝,因为当时皇帝老儿已经逃离长安流亡西蜀。当时,曾是张巡老友的令狐潮得知李隆基已逃往蜀中,就立马写信招降张巡,说什么大唐大势已去你还为谁愚忠,但却遭到张巡的严词拒绝,大概也就是说令狐潮你也当过唐官还曾以忠义自许,现在却不知誓死效忠认贼作父之类,令狐潮只好羞愧而去。 张巡那时有六员部将,官职都是开府、特进之类,牛得很,鉴于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贪生怕死的他们为了保命劝张巡投降叛军,大概也就是说敌我双方兵力如此悬殊和敌军死磕简直就是以卵击石,难以抵御叛军啊,况且皇上的生死不明,可能也已经崩了,还谈什么愚忠,这也太滑稽了点,不如投降投奔光明,云云。 鉴于当时的严峻形势,张巡假意允诺,先安抚人心,到了第二天,张巡却在堂上放置皇上的特大画像,率领一众将士向其跪拜,说一些效忠的话,于是大家都泣不成声的样子,也说要誓死捍卫皇上什么的。有了这样的氛围,然后张巡就把六位想屈膝投降的部将带到前面,声色俱厉地责备他们的不忠不义,大家也跟着声讨,最后把这六人全杀了,从此更加坚定了将士们守城的决心。 |
第253节_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在线阅读_鼎湖听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924 t:218-8892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12454 大小:5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