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10节

陈禹安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日期:2010-01-12 21:45:05
      
        38
        这个人正是和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庞统。庞统作势要杀诸葛亮,其实不过是和他开一个玩笑。但跟着后面送别的鲁肃远远看见,以为庞统是玩真的,急忙赶将过来劝阻。
        鲁肃对庞统说:“诸葛先生以礼至此,不可害之。”
        在庞统点破了诸葛亮的真实面目后,鲁肃还是极力袒护诸葛亮,这足以说明,刚才诸葛亮的这一通痛苦之威力无双,甚至胜过了以“擅哭”著称的刘备。
        庞统扔掉宝剑,大笑道:“我不是和诸葛兄开个玩笑罢了。”当下,三人言谈甚欢。
        庞统为什么要来找诸葛亮,并和他开这个玩笑呢?
        实际上,庞统在东吴待得并不是很愉快。赤壁之战中,他诱使曹操中计,将大小战船连在一起,为火烧赤壁立了大功。但赤壁大胜后,周瑜满脑子想着如何与刘备分割战礼品,并与诸葛亮斗智,根本没顾上论功行赏。现在周瑜死了,庞统不知道孙权有没有可能重用自己。像庞统这样的名士,肯定是不安于赋闲的。他也需要一个好的平台来施展平生所学。正好诸葛亮来吊孝,庞统也想趁机探探诸葛亮的口风。
      
        庞统想探诸葛亮的口风,殊不知诸葛亮这次就是为他而来的。要不是为了庞统,他为什么非得甘冒其险来东吴吊孝呢?
        诸葛亮深知,庞统是一个极有才干的人。水镜先生司马徽将他与自己相提并论,绝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庞统此刻在东吴,如果孙权在周瑜死后重用庞统,那么自己就将平添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庞统比周瑜可难对付多了。所以,诸葛亮放心不下,必须亲自到江东来探探庞统的底。即便是庞统不到江边拦截诸葛亮,诸葛亮也会想方设法见他的。
        但既然庞统主动来见诸葛,就等于是失了主动,落了下风。可见,在这一点上,庞统和诸葛亮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庞统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运用“不情愿买家策略”,找个地方隐居起来,让诸葛亮很难找到他,让诸葛亮寝食难安。只有这样,庞统才能自高身价。
        三人相谈,庞统独自送诸葛亮到船上,互诉衷肠。诸葛亮对庞统说:“我料定孙权不会重用你的。你如果待得不如意,可以来荆州,和我一起扶助刘备。刘备这个人宽厚仁德,决不会辜负你平生所学的。”并给庞统留了一封推荐信。
        诸葛亮这番话一说出来,就决定了庞统的命运。庞统必然因此而不被孙权重要,也必然因此而要到荆州来投靠刘备。这是因为,这番话在庞统心理制造了一种叫做“相对剥夺”的认知感觉。
        人生活在社会上,难免会将自己的境况与他人进行比较。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1954年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就是指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标准的情况下,会把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
        社会比较分为两种。一种是向下社会比较,一种是向上社会比较。顾名思义,向下社会比较是以不如自己者来作为比较的基本尺度的,这样当然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满足感和自信读。相反,向上社会比较则是以超过自己者来作为比较的基本尺度。这样就会给个体带来一种“相对剥夺”的感觉。所谓“相对剥夺”,就是指个体的境况其实并未发生变化,但却因为选择了较高的衡量标准而让个体显得境况更差了。
      
        社会比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某一个群体内部的个体并不会停滞不动,一直保持现有的境况。其中某些个体会由于幸运或奋斗的原因,超越原有的境况。那么,当群体中的同伴以这样的表现突出的个体为衡量尺度的话,“相对剥夺”立即就会显现出来,心态立即就会失衡。
        庞统和诸葛亮在没出山前,一起游学,相互间的能力水平都在伯仲之间。外部权威人士对他们的评价也是如此。所以,这两人可以说本来是属于同一个群体的。但现在诸葛亮已经发达了,不但成为了刘备的军师,而且在赤壁之战后渔利甚厚,让刘备实力大增,足可鼎足三分。而反观庞统,至今还是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寄居江东,根本看不到前途。两者的反差之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庞统看到诸葛亮意气风发的样子,当然是心理不平衡的。他很难接受这个原本和自己起点相同的朋友,在事业发展上遥遥领先于自己的现实。心高气傲的庞统要想在这种社会比较中获胜,并获得心理上的快感,唯有取得比诸葛亮更显赫的位置及更辉煌的业绩才能做到。
        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庞统该何去何从呢?
        庞统此刻的选择只有让自己在江东得到孙权的重用。曹操那里是去不了,因为正是庞统让曹操吃了大亏。刘备那里也是不能去的。因为有诸葛亮在那里,庞统后去,只能屈居人下,也就根本没有可能在社会比较中获胜了。
      
        但是,诸葛亮的话中有话。第一句“我料定孙权不会重用你的”真是机锋深藏。
        诸葛亮是怎么被刘备重用的?是诸葛亮巧妙运用“光晕效应”,引得刘备三顾茅庐,苦苦求贤。诸葛亮拿够了架势在出山的。那么,你庞统如果想要和诸葛亮并驾齐驱,甚或胜过诸葛亮,就必须要孙权对你顶礼膜拜,才算是好汉。
        这就堵死了庞统的一条通天之路。庞统是个情商很高的人,绝非那种目空一切的孤傲狂士。你看他在赤壁之战中,为什么能够哄骗得曹操心花怒放,高高兴兴地上了大当就可以知道了。如果他把这一套哄人开心的策略(类似于拍马屁)拿出来,用到孙权身上,孙权肯定会龙颜大悦,超擢重用的。
        不过,这种方法有自低身份之嫌。如果庞统用这种方法达到了目的,必然会遭到诸葛亮的耻笑。那么,庞统就会在社会比较中再输一阵。所以,这就注定了庞统不能采用“拍孙权马屁”这一途径来让自己得到重用。
        但同时,诸葛亮的这一句中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激起庞统更大的不服气。你不是料定孙权不能重用我吗,那么,我就非得证明给你看,我不拍马屁,也能让孙权对我刮目相看。也就是说,庞统也只能像诸葛亮一样故弄玄虚地运用“不情愿卖家策略”来自高身价。
        以诸葛亮对庞统的理解,庞统并不精于此道(诸葛亮才是中国历史上古往今来的最厉害的大行家)。以诸葛亮对孙权的理解,如果庞统这样做,肯定会遭致孙权的反感。因为孙权并无刘备的胸怀,而且孙权也没有沦落到刘备当日的窘境。
        既然如此,庞统也就不能在江东立足了。前已述及,曹操那里是不能去的。那么,天下之大,哪里还有庞统的安身之处呢?只有投奔刘备了。这样,诸葛亮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东吴没有庞统,不过是一只病猫罢了,何足为虑?
        诸葛亮也不担心庞统到了刘备帐下会抢了自己的风头。一方面,他自己苦心经营,一个算无遗策,百战百胜的“神”的形象已经日渐深入人心。在“光晕效应”的作用下,已经无人可以掩盖他的光芒。另一方面,刘备也不是当日的孤穷刘备了。赤壁之战,不但给他带来精神上的高度自信,也给他带来了物质上的异常富有。这样的刘备,不管他曾经是多么地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也会出现傲慢自矜的倾向。所以,而只要庞统来投奔刘备,不管他是如何地名重天下,刘备也不可能像当初苦求诸葛亮那样对待他。这样,诸葛亮就可以牢牢地把庞统钉在助手的位置上,即可为自己分担军国忧劳,又能为自己所控制。
      
        以上是诸葛亮打的如意算盘,也是他必须亲自到江东一行的真实目的。
        诸葛亮和庞统述谈完毕,告别而去。东吴却又有一人,要坏诸葛亮的好事。
        这个人就是鲁肃。
        鲁肃颇有自知之明。他深知,以周瑜之智,屡次和诸葛亮交锋,都大败亏输,最后连小明都搭上了。以他本人的能力资质,来担任东吴的大都督,是无法和诸葛亮相抗衡的。而眼前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正客居东吴。庞统早已经在赤壁之战中展现才华,周瑜对他也是称羡不已。如果重用此人,一定能够与诸葛亮势均力敌。
        所以,鲁肃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个人得失为轻。他要面见孙权,辞去都督一职,力荐庞统出任东吴大都督。
        以鲁肃目前的身份地位,以及他在孙权心目中的分量,他的“第三方推荐”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
        心理感悟:过度沉溺于通过“社会比较”来衡量自我价值,往往会导致自我价值的迷失。
      

喜欢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请大家收藏网址:(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返回目录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首章]  [尾章] 110章/共150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55a16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