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出于本能抑郁者都会遏制不住地想摆脱如此让人难以承受的抑郁状态,唯有用强烈地意志去控制自己,不陷入其中。让人挫败的是,欲是不想欲是拔不出来,如泥牛深陷,愈是挣扎陷得愈深,痛苦、绝望也倍增。在难以忍受中有绝望地发现自己失控了,不能自主了,找不到出路了,带来很大的心理恐慌。
生命的状态,是身心灵运作的结果呈现,不管是和谐的、还是抑郁的。欲要超越过程抵达想要的状态,是不可能的,结果不过是缘木求鱼而已。我们唯有接受生命的本然状态,在身心灵方面不断地修炼,自然会有一个结果呈现,也就是我们所有的心念、言行结出的果实。
日期:2010-04-14 16:11:34
接受如是的生命状态(2)
我们还是孩子时,即使生活有不少的困苦,却也不失孩童的天真、自由自在,天然本质地生活在当下,难过转眼间会烟消云散,没有留下隔夜的痛苦,更多地体验天真烂漫。
曾经天真的孩子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渐长大,伴随而来的成长的烦恼、现实生活的难题常常冲击着青少年的心,情绪起伏,心潮动荡,尚未成熟的心智经不起挫败、压力,自然带来压抑、紧张、焦虑、失眠、恍惚等种种不良的感觉,若是内心还有激烈的冲突,必然导致抑郁。初患抑郁的人,都为抑郁的状态和痛苦而抓狂,太让人难以忍受了,那非常的生命状态。
出于本能抑郁者都会遏制不住地想摆脱如此让人难以承受的抑郁状态,唯有用强烈地意志去控制自己,不陷入其中。让人挫败的是,欲是不想欲是拔不出来,如泥牛深陷,愈是挣扎陷得愈深,痛苦、绝望也倍增。在难以忍受中有绝望地发现自己失控了,不能自主了,找不到出路了,带来很大的心理恐慌。
生命的状态,是身心灵运作的结果呈现,不管是和谐的、还是抑郁的。欲要超越过程抵达想要的状态,是不可能的,结果不过是缘木求鱼而已。我们唯有接受生命的本然状态,在身心灵方面不断地修炼,自然会有一个结果呈现,也就是我们所有的心念、言行结出的果实。
日期:2010-04-14 16:36:18
对父母的亲密关系保持距离
在前面记述有关父母的相处关系、言行中,有不少我的评判和不满。而今想起来,我充当了父母的裁判,用自己的价值观、是非观去论断父母的对与错,同时也表明我站在比父母更高的位置,显得比父母更加完美,懂得比他们多,自以为是地教导他们。结果,我卷入了父母的亲密关系之中,父亲并没有因为我跟他同一战线而感激我,母亲却常常因为我的批评而怨恨我,我成了是非之人,做了吃力不讨好的事。
仔细思量,我为什么要充当父母的裁判呢?因为我不喜欢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互相冲突,彼此指责,这带给我痛苦的感受,也是童年没有安全感的主因。记得很小的时候,在田野里,我私下多次流着眼泪求求老天爷让父母不要再冲突、争吵,幼小的心灵饱受父母不和的煎熬、折磨。老天爷没有帮上忙,生活依然在父母的冲突中继续。
而今,我以为自己长大了成熟了,可以主导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向良性方向转化,可以改变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结果是不仅没有改变他们,反而把自己也贴进去了。
自从春节学习回来后,汲取海灵格智慧教导后,不管父母怎样,如何相处,我永远站在较父母低位,对于他们的亲密相处模式,我保持旁观也一定的距离,不再插手插嘴论断他们。我意识到自己今天某些行为是因为过去未被满足的小孩,被伤害过的小孩感受的诉求而已,让过去就留在过去吧,我已经是长大成人,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不再对我有伤害,我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接受他们之间的冲突、争吵,发现没有自己的错误干预,父母之间的不和不久就自然而然消逝过去了。最近父亲也说过一句话,他们之间的碰撞如同铜铁相击,常常碰撞,却不会碰坏。这句话也会让我有所觉醒,在他们冲突中闭嘴。
和睦,并不是家庭里永远平静、一团和气,而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接纳和涵容,即使有冲突矛盾,依然有爱、信任和情感的连结。
日期:2010-04-15 11:23:56
治愈抑郁是一个系统功课
最近写了两节的接受生命的如是状态,抑郁也是生命的一种状态,也是身心灵运作的自然结果,若不接受抑郁,抗拒它,也是违背自然规律。治疗抑郁,只是改变其症状,企图改变生命运作的结果而摆脱抑郁、远离抑郁,也是不可能的事。就如尼采说的,法律上处罚或处死罪人,把犯罪的灭了,把结果或现象铲除了,可是产生犯人的社会根源没有摒除,最终还是会出现罪人。
唯有从导致抑郁的根源上去寻找、努力、改变,才能真正治愈抑郁。在抑郁患者之中,还是有很大的一部分人为抑郁的症状所困扰、折磨、打转,总在寻求摆脱症状的各种方法途径、或不懈地努力,可是还是给抑郁的魔网罩住了,无法脱身,因为这不是解决之道,而是歧途。即使是药物的治疗帮助作用,也是在生理上支持和调节身体,让患者减轻症状的煎熬,更好地进行日常生活,走上康复之路,药物是治标而不治本的,效用的有限的,如同一个人拐杖,可以支持一个人行走,帮助他康复起来。若这个人始终无法独行时,也会形成依赖作用。
治愈抑郁的第一要件是:信念,也是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变,我们对人生的积极信念,对经历的正面导向,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其二,正确的生活模式,也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也依赖于第一要件,积极光明乐观的人生信念,引导自己战胜困难,继续前行。其三,能承受生命正当的痛苦,迈开成长的步伐。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承担经历的苦与痛,坚韧地挺立、成长。第四,开放学习的心胸,自身的能力总是有限,原生的家庭有很多局限甚至偏颇的思维模式,只有敞开胸怀,吸收利用外在的资源,借鉴别人的经验和长处,来弥补完善自身的不足和缺失。
日期:2010-04-16 09:25:37
人民真有那么好?
前两天,去看韩寒的博客,在他的一篇《我去哪里找,像你这么好》文章结尾赞叹了这么好的人民。在心底里我琢磨了,反问自己:人民真的有这么好吗?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看到南都一篇文章,在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风流之新闻发生后,分析了为什么意大利人民喜欢这个拥有巨大财富的成功人士推上权利的巅峰,包容他放荡的行为?这个总理吻合了意大利人民的某种心理,他的言行也被人民所接纳、包容、默许,即使是丑闻发生,他依然在国家权利的高位。执政者与人民的关系类似夫妻关系,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彼此之间的关系与模式是相互依存的。
最近一次的教养孩子的课程,纵容孩子同样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因为没有边界,孩子得不到约束和保护。被视为人民孩子的当权者,作为官员的衣食父母的百姓,同样没有给他们边界,不知何可为何不可为,所以胡作非为,直到坠落生命的深渊,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当父母纵容孩子,孩子作恶了,对于这样谁也不想的结果,谁之责谁之过呢?
借了一套中国神话的故事,时常讲给孩子听,最近忽然感觉不妥。炎帝驾日、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里,当太阳不出来时,当水灾降临之际,老百姓遭罪受难,没有丝毫办法,只有指望天帝、英雄拯救自己,若是不得,只能继续受苦,若是天帝英雄出马,终于过上了好日子。这不告诉孩子,自己不能没有力量没有希望,不能面对命运、困难,唯有依靠上天、英雄把自己从水深火热的痛苦中捞出来?在现实的人生中,如此的指望常常是不可靠的,当我们自身没有信心和力量时,把命运交付于别人时,往往落到任人蹂躏的处境,最终还是处于忍无可忍、生死边缘之际人民合力自我拯救。可悲的是,一旦度过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又习惯拱手相让吧命运交付别人。
我想通了,以后不恨谁,不抱怨谁,接受如是的现实,也不是个人的意识和力量所能改变,事物的发展,历史的进程,是合力的作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还有,我不再给孩子讲那套中国神话故事了。
日期:2010-04-17 23:19:49
今夜我心归依你---巴哈伊
喜欢走过抑郁,重生之旅 请大家收藏网址:(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创建缓存:0d9b1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