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她的这番诉说让我想起了很多年的往事,因为我跟LG平时交流少,一天晚上想着我们还是多交流吧,当时他已经躺在床上休息了,我就在边上自我表达了一番,全是我与他在婚姻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想法,还有我所作出的努力和付出,唠唠叨叨说了大概半个小时,期待的交流没有发生,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暴怒,从床上弹起来,大喝一声:“说够了没有!”我赶紧收声,却不知他为何如此愤怒。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有所觉醒、成长时,才惊觉我是多么的自恋,所有的感受都是从我自己出发,看事情所有的视角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看不到对方的付出,觉察不到对方内心真正渴望的需求和感受,所有的诉说都是我的感觉、感受、需求,忽视对方的存在、挤压对方存在的空间。
我对好朋友A的诉说她为了自身婚姻家庭的努力和付出,与她表达对老公的想法是相悖的,所以想起我从前类似的经历并与之分享。
而后我跟她讲了最近我跟我妈之间的事情,去年因为我弟之事,还有我对我妈身上缺点的深恶痛绝,跟我妈发生了几次冲突争执,我妈过得很不爽,我也为此心情郁闷,跟好友没少申诉,自己感到冤屈的不得到了。我发现以自己现有的认知和道路是无法达到与母亲和谐共处了。已经打开心态的我能清醒地意识到,一定还有其他的道路可以抵达,我必须去寻找。于是春节过后参加了黄老师的工作坊,让执迷不悟的我彻底醒觉过来,回来之后开始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母亲,看到她尽自己所能的付出和努力,包容她身上的局限和人性的弱点。完全扭转了我与母亲曾经冰冷僵硬的关系,开始软化,转向彼此的宽容与体贴。至今,我的钱包还放着黄老师留给自己的礼物:对母亲说爱,找回柔软的慈悲心,痛和创伤才得以痊愈(再次敲打这张纸条,脑海再次浮现我抽中它时情景和内心的悸动和触痛,泪水涌动)。
很庆幸,我终于找到了另一条能够抵达目标的路,也更加坚信,有很多条路可以抵达目标,在自己走的路上不能达到目标时,不妨试试其他的路径。
日期:2010-07-02 11:56:24
a+b=c(3)
在教养孩子时,若我不能达到目标,孩子不服从、捣蛋不守规矩时,事后省思大凡都是自己心态、态度、方式方法的问题,孩子是没有问题的。也让我更加理解了,教养孩子不过是自我教导而已,只有自我成长完善才能引领孩子。
最近孩子睡得有些晚,早上我母亲叫他都很难醒过来,只有我妈妈给她唱那首自编的歌曲:孩子啊,睡着了,婆婆叫你,你不知道。才肯笑眯眯地睁开眼、起床。
过了几天一位很有灵性的妈妈雨也跟我分享了她的体会,早上她叫女儿起床用不同的态度、方式,孩子的反应也会很不一样,如果用一种惯常的方式去唤醒时,孩子没反应或发脾气抗拒时,那我就知道了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要想其他的更好的方式了,比如用唱歌的唤醒方式就很棒。
“其实有许许多多的道路可以达到那个目标,达不到目标,那就是必须改变自己的道路了。”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在生活中必须具有的学习精神、变通能力,激发我们内在智慧和潜藏的技能。
日期:2010-07-02 12:19:31
换脑
在好友A诉说她的烦恼事,我把自己的经历,对她能有帮助的话都说了,她好像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依然故我,连坐在她一旁的朋友都能领悟到我所说,她竟然跟我说,她听不懂。
次日,跟林说看着A饱受煎熬的日子,我特心焦,自己明明知道有其他的路径可以走,可以抵达目标(维持婚姻,和谐家庭),可是A就是执迷自己那条达不到目标的路上,又不信任别人,人家也帮不上忙,其实我也很清楚,若她自己不觉醒,其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林很不客气地说我:“你怎么这么有意思,好像你想替她去生活,作为朋友,说了自己的想法就是对朋友尽力。佛陀都说过了:一切随缘!你在强求什么呢?”我想她说出了内心的煎熬,明明有其他的选择,A却非得那样想那样做。林:“你说得那么容易啊,用了几十年的思维方式,忽然一天要改弦易辙地生活,相当于换脑!”我能清醒地认识到要改变一个人的意识是多么艰难的事,潜藏在脑海里,看不见摸不着,大凡的人都是生活在惯性的轨道中。越来越体会到海灵格谈到的帮助,对朋友的事不干涉不僭越,只是静静地守着陪伴对方,更需要勇气和力量。无助的人更迫切地想去帮助或拯救别人,以显示自己的力量。
我与雨也交流过,自己能影响的人极少,就是身边最要好的几个朋友,依然在世俗功利的轨道上执迷,对我所说的灵性、灵修无动于衷。雨和其他的老师也有类似的情景,我们很难去唤醒或影响别人。反而是在这个贴中,因为我和这里不少朋友曾有过沉迷的痛,才有猛然醒悟过来的重生,反而较为自然地踏上觉醒之路。不幸中有万幸,祸福相依!
日期:2010-07-05 11:56:24
情绪(1)
父亲几年带息借给一个做生意的朋友B三万元,春节后听别人说B生意在外面发展得并不顺利,刚好自己也要钱用,就催促B过一段时间把钱还过来。几个月过去了,B迟迟不主动还钱,反而在家里大肆装修,父亲的担忧也越来越严重,最近非常急迫地让B还钱,B还是不紧不慢,老是挂了父亲的电话,父亲就在这边跳脚,满腔愤怒,接连几次后父亲说话就很不客气,B也答应还钱,只是期限一拖再拖,时不时说些刺激父亲的话,父亲为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谴责对方的为人,担心还钱无期无望,不断地滋生负面情绪,说些泄愤的话。后来,我感觉困扰父亲不再是B还钱的问题,而是他自身的情绪。
表面上是情绪的问题,其实情绪本身不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它只是人信念、思想的衍生物(或附产品)而已,情绪只是一个表象,根源是在于人的想法。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是人们表现出来情绪、言行举止,而看不见这些表象下掩盖着思想,人们所有的情绪和其他的外在显现都对应着内在的信念。
从父亲追债事情中,我觉察到他内在的思想。当对方没有按他的期望回应他的诉求时,他不断地指责对方的为人。这反映出他的世界观里只认同如他那样为人处世的人,对于那些异己的人是缺乏认识、了解、包容、策略的。一旦别人不吻合他内心的设定时,他除了指责对方,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去应对了,而且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随着是大量负面想法、情绪滋生出来。
渐渐地他作茧自缚,被自己的情绪想法困住,迷失了自己,丧失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力量。
另一个层面是,父亲对解决问题缺乏信心和办法,也是导致他陷入消极想法和负面情绪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用电话催款(父亲在我这里,B在乡下)难以奏效时,他整个人就惶恐担忧起来,他想到其他的办法又费钱费时间,所以他只认准最经济方便的解决方案,不能想到其他更好的办法或承受非他所愿的解决方法所要付出的成本。按预期办法去解决问题遇挫时,由于思想上的受限,他就处于一种煎熬困顿的状态之中,找不到出路。
当父亲整个人有些失控时,我家也弥漫着他制造的紧张焦虑气氛,唤起了过去痛苦的记忆,还好我已经不再被卷入、受煎熬,父亲的位子不再像原生家庭中那么重要,他个人也不再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我保持独立的自我支配着属于自己的家庭生活。我也没有怎么责备父亲,因为我深深地了解到,不是他不想表现得更好,而是他做不到。再次经历类似过往的事情,我从中学习了收获了。
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是B把钱还给父亲了,也很不满父亲的为人方式。我们全家也恢复了平静生活。
日期:2010-07-05 13:01:26
情绪(2)
关于情绪,看看另一个朋友C的案例。C最近买了市区某系统内的福利房,这几天正在折腾装修中。昨晚C跟我说起一件令她感到很气愤的事,是关于那里的一个保安。C当时处理原业主留下的旧家私,在岗的保安D让她到物管处开放行条,而且告诉她只有原系统的职工才能开放行条,C一听就非常恼火,觉得不可理喻,她都买了这里的房子,竟然被这样歧视对待,她气愤地跟D争执了几句。当她离开时,正好碰上住在此区的一老人,这个老人也说D可恶,特别爱难为人。这样一来,更让她加强了自己对D的不满。
听她依然怨愤地说完整件事情后,我问她,她的情绪真的根源与遭遇的保安吗?首先是保安D的为人她不认同,好像表现出有意的刁难她似的,在她对D抱有负面想法时,会带给她这样的感受。显然,D不是她心目中认可的善良、宽厚的好人,一旦D表现出阻碍她顺利办事的言行时,她就会感到受阻而愤怒。她的情绪起源于对异己缺乏包容性和应对策略。
创建缓存:a523f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