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然后我们站成两排直到门口,唱着“茉莉花”送别老师,老师从我们站成的道中走过,他慢慢地走,轮流着转向两边的学员,用眼睛认真地看着每一个人,与大家一一交流、告别,默然走过,起初我觉得没什么,才那么一阵子,我就忍不住哭起来,想起来了过往的情景,一幕一幕,如此动人,如此令人不舍,如此充满爱与温暖,正是他的热情,他的慈悲而智慧的引领,让我们打开、释放、觉醒、成长。在送别老师短短的启程中个,每个学员都被感动了,都流泪了。他如此有耐心、勇气、慈悲、细腻、体贴每一位学员。我们期盼着再次的相遇,带着急切的盼望在一起的时机快点到来吧!
他选择的离别方式是明智的,若是与每个人都拥抱,他一定会延误航班的。晚上我一个人收拾餐桌时,就开始想念他,想起他充满爱与能量地蹲下来倾听我诉说的场景,我哭了。Banno老师,你刚走我就开始想念您了!
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了,我在这里整理,写下过往的点滴,亲爱的Banno老师,我还是如此地思念您,想得泪流满面。您带给我们的光亮、温暖、慈悲会滋养我们一辈子,直到永远。
后记(我当时记下的文字):
华德福的成长课程与外面的灵修课程很不一样,是如此的温婉、细腻、柔和,如同春雨细无声地疗愈生命的伤痛,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深的触动与洞察,充满了爱、能量与喜悦。
我在这次课程呈现了不少真相,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洞察,成长是一条漫长艰辛曲折的旅程,同时又充满了挑战、喜乐。
open:中文翻译成开放,它还有的含义:坦率的,无偏见的;思想开明的;不固执己见的。
日期:2010-10-20 10:40:44
像植物那样活着
在分享期间,Banno老师指向摆在大家中间的一盆花草(大家围坐成一个大圆圈),跟大家说,我们最好像一棵植物那样活着,没有自身主观的论断,滋生的种种情绪烦恼,而是纯然的活着,一种天然的存在,坦然开放地与外界连结,接纳适应生存的环境。当然人拥有植物没有的情感、灵性,比植物更高级,老师这样的一个理念更多是指在生存的层面上如植物那般自然自在地存在于世间,会少许多的困扰和痛苦。
当说到给某人反馈时,Banno老师说很多时候最好的反馈是默然去做事。在了解情形后,带着接纳、理解去做要做的事,而不是停留在对别人抗拒、争辩。现实的情景确实如此,那些了解情况后默默去干事情的人总比那些爱理论的人更受接纳与欢迎。
不同的沉默,第一种是对外抗拒式的自我防御的默然;第二种沉默是自我封闭式的不出声;第三种沉默自我是open式与外在连结的不作声。Banno老师鼓励大家要做的是第三种,那是一种打开、倾听、接纳、安然的很好状态。
日期:2010-10-21 17:06:26
幸福的信念
人要幸福,首先得认命。
灵性之子啊,不要祈求我不想给你的,要满足于我为你命定的。你若因此知足,必将终身受福。(隐言经)
我们会生于怎样的年代环境,出生在怎样的国家、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过去已经经历过一切,这些都是我们的命运,无法随心所愿去选择,生命中必须接纳的。现实的生活中有多少人在抱怨成长的环境,怀有多少对父母的不满和指责,对过去耿耿于怀,结出的是今天纠结扭曲的果子,啃噬起来苦涩难以下咽却又上瘾般不能解除,宁愿赔上今后的幸福。不能认命的人们活在怨恨、愤懑、谴责、懊悔的自设牢狱中。
不仅烦恼是自找的,人的不幸是自找的。
荣格在1944年重病康复之后的感悟(摘录《荣格自传》):我明白了承认自己的命运是多么重要。这样,我们就锤炼出来一个不解之事发生之时也不折磨自我,这个自我耐久,经受得住真实,也有能力对付世界和命运。这样,经历失败就等于经历胜利。一切都不受到干扰,无论是内在的方面还是外在的方面,因为一个人自我的延续性已经抵挡了生命和时间的潮流。但是,一个人只有不去寻根问底地干预命运的安排时才能如此。
人要幸福要有感恩的情怀。这是建立在我们能认命的基础上,一个人若不能认命,他(她)是无法产生感恩之情。
借用SeanSo的说说:感恩的心最健康、最平衡、最完全、最幸福、最美丽、最真实、最善良、最纯净、最满足、最简单。。。感恩的人知道生活中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都是一种恩赐、一份祝福,因而知恩图报,惜恩报恩。谢天谢地,谢人谢物。。。感恩着生活,日子最好过!
感恩的人啊,每天活得喜滋滋美洋洋的,如同获得了恩宠,在失去中珍惜拥有,在苦难中得到保守历练,在平安里喜乐分享,在考验中慈悲为怀……
日期:2010-10-22 15:21:15
由有权柄者负责
前段时间,为工作之事,我必须做那些违背我的良知和职业道德的事,我心中甚是纠结,为此苦恼、牢骚、煎熬,不知如何是好。我不过是人家手中一颗棋子,任由别人掌控的棋子,没有自主权。
一天晚上听完讲解《圣经》的课,跟一个基督徒妈妈说起了自己的烦恼,她告诉我做好自己的事,保护自己就好了,因为神知道权柄不在我手中,我没有权去掌控那些事,那些事由有权柄之人去负责,与我无关。
刹那间,我释然了,好像得到了赦免,我不必背那些不属于我负责的责任,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可以安心了。
我们不能对全部的事情负责,我们也不能对别人负责,我们只负责自己的担子。界限不清的背负别人的责任或逃避自己的责任,都会令我们心神不安。唯有认清自己责任,勇敢地扛起自己的担子,才会让自己活得坦然、自由、安心。
日期:2010-10-22 16:58:44
人生需要信仰
周六听了一天金牧师(韩国)的课,我清晰地明白了人需要信仰。
首先,我们很多人活着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也就是找不到自我价值感。在基督的信仰中,你是唯一:
世界有你会更美好,没有人能像你,神的眼中你是宝贝,在世上你就是唯一,哦,你是如此如此的特别,在上帝的眼中,没有人能代替你!
基督的信仰中让我们找到了自我存在、价值感的基石,活得荣耀、恩宠、自由,很好地克服人性中的自卑、自贱。这些都不是一般人能给予的自我肯定、接纳、称赞,包括我们至亲的父母,在神那里我们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的信念。
其次,在基督教会中我们找到了苦苦追寻的安全感、被接纳。基督徒的无私的关怀、博爱,让人无分别地得到了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带给人们很有信心的安全感。从别人环境的接纳中,我们能够接纳、认识、了解自己,进而在别人的爱、鼓励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成长。
第三,有信仰令人省思觉悟(佛教、基督教、巴哈伊皆如此)。正如耶和华是爱:神令我省察心中的幽暗共度每一天。在基督的信仰中我们开始觉醒、打开灵性之眼,洞察到自身的黑暗面,燃烧自己,提升到新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在自我觉醒成长中接纳、理解、体恤、关爱别人,塑造自身的人格品质。
第四,信仰对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提供支持,不仅是信仰上的教导,还有教会、教友给予强有力的团队支持。一个人要战胜自己,挑战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时候都会故态重萌,又或会过去的老样子。若是在打开的心与心的交流分享中,在没有批评论断的氛围里,得到的是包容、接纳、鼓励、称赞,生命会得到滋养、修复、成长,活出全新的自己。
第五,神对我们的不离不弃、保守引领对苦难的人生是最为强大的信心与支持。有了这样的恩惠、勉励,我们更有动力、信心去克服困难,充满希望地走向未来。
第六,信仰为生命指明了正确之道。人生有了修为的方向,自然激发我们发现、发展、提升人性中良好的品质,觉察、克服、超越人性的不足,如此的生命是温暖、柔软、仁慈、光亮的,不仅充盈自我,也照亮别人。
人的灵魂需要得到满足,生命因修复完满,我们也学会了感恩、宽恕、喜乐。
日期:2010-10-24 08:14:55
唤醒
昨天参加了一个的灵修的体验课,在这里分享。
对于我们身心有两种信念,第一种信念是身心二分:一个圆里头身体占半圆,心灵占半圆,从中间分开,身体是身体,心灵是心灵,用思想去控制身体。第二种信念是身心合一,身心的关系如同太极图,是无法完全分离的,两者是互动的关系,我就是身体。
创建缓存:ab09f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