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86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我家常常比较凌乱,即使经过我努力收拾妥当,整齐规则舒服一阵子后,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又会回复老样子,这让我有些沮丧、难过。看见别人家收拾得很妥帖,自己也蛮渴望做到,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是难以做到。虽然LG从来不收拾,也是随便放东西的人,这个情况的存在也是家庭主妇的主要责任。
      
        在单身楼住时,同宿舍的女伴的东西非常整齐,她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拿了东西放回原处,这是保持规整的关键。可是,也没有因她的话而养成这样的好习惯,20年来的惯性和无意识状态没有多少改变。
        有时家里、桌面乱得自己都受不了,就会花功夫收拾一番,阶段性扭转了散乱的形势。越来越不环境喜欢杂乱,心情也会随着烦乱起来。我强烈地意识到要改变一段时间了,状况有所改观,离目标还有不小距离。
        姑姑在我家小住一段时间,我看她住的房间里的床上、桌面一直保持的整洁,一天晚上她陪孩子玩开车,过后我俩在聊天,她一边跟我说话,一边手没停地收拾玩具,不到2分钟的时间玩具都已经归位,房子又变得规整起来。此事此刻,唤醒了我的无意识,对散落的物品从来就没有及时归位的意识,任由它们四处散落,这也是生命最初的10多年的生活常态,早就习以为常,任由习惯支配延续至今。
      
        当买回东西,我还是会随手一放,过些时候才意识到要分类放好;看见东西散乱了,意识到要把它们归位放好;散乱的程度、持续的时间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意识觉醒,找到正确途径后,好的习惯在慢慢养成。我对家里整洁有了较大的信心,也客观地认识到,改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反复练习的一个坚持的过程。
      
        微波炉对食物、人体健康不好的认识也是如此。最初是朋友林发给我一份E-mail说外国的一份研究资料说微波炉加热的食物不利于人体健康,我看了,没什么感觉,也不当一回事。后来姑姑说,微波炉通过辐射加热食物不健康,还举例发生在国外的一件事件:一个家庭主妇全身不舒服,也看不出什么问题,医生了解到她常用微波炉,让她停用,自然就好了。我有些震惊,尽量少用微波炉,时而图方便用用。后来看了《水知道答案》,看了微波炉加热过得水不会结晶,知道微波炉对水分子的破坏作用,完全抗拒使用微波炉。最近跟婆婆(乡下)在一起,她说小孩吃的尽量不要用微波炉和电磁炉。我惊奇她怎么会知道,她说看电视说的。
      
        我们外在行为的改变、接受外在的事物观念的改变,都要经历一个不断推进过程:
        无意识----有点意识(无多大改变)----强烈意识(开始练习改变)----清晰自觉意识(不断练习改变,改变深入)----意识变成无意识(建立新的模式、习惯)。
        情同此理,我们思想、反应模式的改变也有类似过程,只不过隐性些、艰难些。
        日期:2009-04-26 17:19:17
        物极必反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抑郁及各种抑郁症状的出现,都是我们思想、情绪到了一种极端状态的外在表现。按照大自然的规律,物极必反。
        在抑郁极端的困境中,抑郁者有了完全的不同人生走向:
        一是:消极被动地承受着抑郁带来的精神上、生理上的痛苦,却没有意识上的觉醒,依然在习惯的思维模式中重蹈覆辙,这样的人很难走出抑郁,即使经过治疗症状消失,也难以痊愈。因为病根未除,方向错误,出现复发是在所难免。
        二是:接受大自然的规律,吸取宇宙的力量,主动积极承受抑郁之苦,非常的痛苦和体验唤醒了意识,对导致身心严重失衡的根源进行探索,从习惯性反应、自动化模式思维的无意识中觉醒,重新检讨审视固有的行为方式,从外界资源汲取智慧和能量,不断地觉醒、练习健康的思维反应模式,逐渐完成心理重新构建,这个方向的人们一定会彻底抵御抑郁,走向康复的。在康复的旅程中,心理的康复强大程度也没有达到完全抵御之际,遭遇打击挫折,还会发生反复、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现象,但因为方向的正确和坚持,反复只是康复的一个过程,实现完全康复是必然的。
      
        为什么觉醒那么难?
        那些把人们导向抑郁的信念、思维、感觉都是些常年累月、从小习得,不仅铭刻在我们的头脑里,也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记忆在每个细胞里。对于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我们感觉、思维的所有反应几乎都是无意识发生。如果,我们不曾质疑、不曾觉醒、不曾尝试去练习新的思维反应模式。我们会继续被强大的习惯力量带着在旧有的人生轨道上无意识奔驰。
      
        反感让人产生意识。对我们具有的信念、思想、反应言行,不再像过去那样习以为常、无意识,而是产生质疑存在问题(事实上也确实存在问题,也是问题的根本,如果连问题都没有发现,怎么可能真正去解决问题呢?)只是觉醒的第一步,唤醒意识。
        寻找方法,获得新理念、生活模式的方法。相关的书籍信息、信赖的朋友、家人,身边可借鉴的同事的为人处事,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别人带来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交往、沟通,封闭自我是无法得到社会资源带给自己帮助的。
        不断地练习新的行为方式。不少朋友觉醒后,都会做一些尝试,很多时候只是做粗浅的尝试后没有坚持,没有继续强化,最后又被习惯的力量拉回老路子,然后更加悲观失望。
        万事开头难,即使是学走路的幼儿,也是经过长时间的心理、生理准备,千百次站起、迈步、跌跤后练习,再练习,才学会蹒跚走路的。可是很多的成人丧失了孩子的耐心、毅力和坚持,也忘记了最简单的道理:所有新的行为反应都要经过不断的练习和强化才会最终为我们拥有,成为我们的习惯。
        真希望,经历抑郁的朋友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吸取外界(宇宙)的力量,遵循大自然的物极必反的规律,从此走向正面、积极、平衡和健康。
      
        日期:2009-04-28 16:05:55
        适应(2)
        如果是身体的外伤或生理上的疾病,带给我们的不便显而易见,要适应这种不便也要经过心理调适。罹患抑郁,是心理层面的疾病,而人本身对心理精神层面比较无知,当其出现问题,很容易让人们陷入不知所措的恐惧之中。
        这种恐惧源于:
        一、对自己出现了什么样的心理问题的无知带来的恐惧感;二、对心理疾病出现的症状无知;
      
        三、抑郁症状的痛苦感受让人心怀恐惧;
        四、康复途径及康复程度(或治愈率)不明朗不确定。
        抑郁,其实是生命自我保护的机制启动,以抑郁症状告知其主体,身心已不堪重负,因为主体长期的悲观压抑、负面情绪的积累超出了身心所能承受极限。主体身心开始“罢工”懈怠,不再由他的意识所支配,处在自我保护的状态之中,抗拒其主体意识对其进一步的伤害和破坏。
        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我们小的时候,在我们生命还没有背负那么多压力、痛苦时,我们的生活是多么正常,多么快乐!
        成人丧失了小孩的智慧,小孩在不满、生气时,会哭闹发泄;他们懂得抛开生活中的一些困扰,忘却它或把它丢开一边,继续寻找生活的其他乐趣,孩子会寻求各种方式释放负面的情绪,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快乐起来。成人,却做不到像孩子那样,适时地释放自己,或果敢地甩开困扰自己的问题,让所有负面的情感、情绪积压身心,伤害损毁自己。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其他物种生灵,它们活得天然而自在,因为它们的无意识,它们与自身的生存环境融为一体,它们根本就不存在自我煎熬的生存困境。
        意识,为人类带来觉醒独立,也正是因为有意识,我们找到自我存在感。可是当意识不当过度伤害了我们的灵心,我们应该觉醒,反省、检讨我们意识上存在的问题,方为解决之道。
        记得第一次看邓教授时,他面带笑容轻松地告诉我:抑郁,是很常见的心理疾病,如同感冒发烧那样。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别担忧,吃药就会好的。回想当时我肯定显得紧张忧虑,听他这么一说,也卸下了患病的心理负担,更加坚定可以治好的信念。邓教授开的药简单也不贵,药效也很好,他确实不仅仅是宽慰我,抑郁事实上也只是普通常见可治愈的心理疾病而已,只是治愈还需要患者意识的觉醒和积极主动的配合。
      
      




返回目录

[83]   [84]   [85]   86   [87]   [88]   [89]  

[首章]  [尾章] 86章/共206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da305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