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这种对自己选择的不满,对现实的不满,眼睛只盯着自己的缺少,也是生活不幸福的根源。幸福感来源于内心的知足和满足,对拥有的欢喜、珍惜和感激。
一个哲学家说过,人生无非有两种悲剧:一是得不到自己所要的悲剧;二是得到自己所要的悲剧。得不到,我们会有不满足的缺失感,是一种悲剧;得到了,也未必如愿,也未必有想像得那么好,亦会失去,也是一种悲剧。
人生没有完满。对我们自己的选择,不管结果如何,平静坦然地接受这样的选择,没有不满,没有抱怨,生活才能过得平和快乐。
日期:2009-03-09 14:31:11
令人抑郁的自恋(1)
三八我单位组织泡温泉,第二天早上,我们一帮女的没有换泳衣,卷起了裤子围在一个温泉池边泡脚,大家一边闲聊着。一个女管理人员走过来,正色地告诉我们:“希望我们可以不要这样泡脚,别人的客人就不敢过来了。她可以带我们去一个地方睡大热石板。”
“通常温泉的地方也有这样不下水,只泡脚人,怎么都不管呢?昨天下午我们这样泡也没人说。”我有些不满地回应她。
“公司有规定,我是新来实习的,要严格遵守公司规定,否则,被考核不及格。那些老员工就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同伴们说,我们还是走吧,去睡热石板吧!我有些嘲讽地说她:“希望她考核及格、顺利!”一个比较相熟的女友说我怎么这样怪的强调说人家啊!
这不是第一次,这样的情况也曾发生过。以前,我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可是,这次当听到别人善意说自己时,我发现自己真的很自恋----不善解人意、不体贴别人,犯着妈妈同样的错误。为什么只有自己的感受最重要,重要到要不顾别人感受去维护?为什么只有自己的立场才正确?丝毫不能也不用“神入”----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而去顺从别人?这不是自恋,又是什么?
别人也有自己的立场、利益,也有自己的难处,有时固执地坚持和维护自我感受是多么的自私、自我、自恋。当我们总以为只有自己对时,我们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是如此的自恋,自恋到不曾检讨、质疑过自己是否也有需要改进之处,偏执地认为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不是,甚至还在抱怨没有在同情支持自己的同盟,为什么别人不能认同我的感受?为什么我总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如此的自恋更是加剧了我们的痛苦孤独之感,让自己愈加不满和愤懑。
即使如此,在我们还没有觉察之前,我们依然执迷不悟,苦苦不知为何自己总是这样受伤?更加痛苦的是却又不为别人所理解的伤痛。
当我们有了觉醒之心,让意识之光照进无意识领域,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我们不再轻易地与人作对、冲突,不再随意地批评论断别人,因为,不管是与人冲突还是批评,都是在自以为正确无误才发生的冲动傲慢行为。
而事实并非如此。坚持自我更多的时候仅仅是因为我们自恋。
日期:2009-04-22 11:55:42
日子
日子在刷刷地过,虽然工作与日期紧密联系,一晃而过的年月让我有些恍惚,年初时还不时写08,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新的一年已来到,怎么自己变得如此傻楞?还是自己跟不上时间的步伐?
人们的日子总是过得如此奔忙,如同去追赶匆匆的时光脚步。我也没有停止折腾,想着在年前没有做的事,年后也要好好整整,不管是渴望的,还是烦琐的。
春节的喜庆还没有完全消退,我计划中的一切活动因此消停,奔忙在路上发生的一次意外—扭伤了脚踝。抓紧时间治疗,原以为不出一周会好,继续拐着去上班。东看西看,不曾停止过治疗,也不曾停止过上班。一个多月过去了,没好,连好的迹象都没有。左思右想奔回乡下去看了一周,不肿不痛了,出现了希望的曙光,信心满满回城。上了两天班,回家感觉又不行了。听朋友说封闭针很神效,也尝试一次吧,我却失灵了。
意外发生之初,生活得不便让我一时感到难以适应,整个生活突然失去了节奏和平衡,急切地期盼着早日康复,日子重新回到正轨,继续活蹦乱跳地生活。
当希望落空,迟迟未见好转,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好像难以忍受这样沉寂、没有活动的日子,不知如何是好?一边急切地渴望好起来,一边又不知如何才能走向康复?压抑沮丧、情绪低落到难以掩饰、控制,甚至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满街的人都好好的,怎么就我栽了呢?悲郁拥堵心头,焦虑而彷徨。
这样的心境怎么如此熟悉?几何时自己曾经真真切切地走过?在面对高考时,在抵御抑郁时,在承受婚姻伤痛时,在孩子的康复之旅上,而今在本命年之际,犯太岁之时。
人生不时地发生类似的事件,即使是类似的痛苦经历,经历一次又一次,但绝对不仅仅是重复,每一次体验都不会相同,总比前一次有经验、智慧、提升,更能觉察克服自身的弱点,更快地找到走出的途径。每一次经历如同生命的进阶,痛苦的锤炼、脱胎换骨的蜕变,迈向成长成熟。
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心绪回复平静,平和地接受现实,放下不切实际的期望,认清形势,明白路在何方。以更多的耐心、更长时间的等待,持续的努力和坚持,面对困难。
我们在自己人生中会出现很多类似的经历,难道这是我们的内在模式的外在表现?如果是那些不如意的,最好要检讨一下我们内在的人生模式,是否真的是它在不断引导发生不幸的事件。唯有破解它,才能解开痛苦之环,踏上幸福之旅。
“命运是由一连串的意外组成”,它曾经让我深信不疑,而今,不知为什么,却越来越相信在看似无常的命运中实则有其某些必然的内在规律,比如一个人的性情、为人处事的模式都在冥冥中决定了他的命运。
朋友,关于命,你又有自己怎样的信念呢?
日期:2009-04-23 16:24:21
自恋的母亲
看到派克的《心灵地图》和其他一些心理学的书籍分析,孩子出现心理上、精神上的问题,跟孩子的母亲的自恋有很大关系。当时觉得一头雾水,一是对自恋的含义不是很了解,二是更难理解孩子出现问题与母亲自恋的必然关系。
从字典上解释:自恋—自我崇拜并过分关心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样的解释给人感觉还是比较概念化的,具体的内涵和体现并没有说明。好在,生活给我诠释了自恋的内涵,也基本解开了母亲自恋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的影响。
孩子的适应性。
孩子,特别是婴幼儿,他的生存全都依赖父母的照顾,因为自身的弱小和无知让他无条件地信赖依靠自己的父母,适应父母和外在环境,也就是说不管他有什么样的父母和环境,他唯有适应和顺从,父母的失职和环境的恶劣必然伤害孩子,孩子浑然不知或无奈默默地承受生活给予的一切,对孩子来说,是多么残忍。很多时候,人生无法选择,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初。
我一直为自己有个坚强勇敢的母亲骄傲,即使自己默默承受着心灵之疾的痛苦,我都不曾责怪过母亲,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永远正面高大,她那些可贵的品质也是曾是我困苦时期强大的精神支柱,而深深痛恨父亲,他的懦弱和失败的为人处事方式是怎样交织印记在我生命里,让我饱受煎熬。直到妹妹出事,突然间我意识到这是家庭的悲剧,一个糟糕的夫妻关系、恶劣生存环境对造成孩子身心难以弥补的创伤,如此的现实令我陷入崩溃边缘,对母亲成天发泄情绪,弄得家无宁日才造成今天的恶果,也产生了极大的愤怒。今天回想,事情不非如此。
重新认识母亲
自从去年再次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与他们分开生活了17年),我重新认识了母亲。
以前,留在我印象中的母亲勤劳能干,而今生活中我发现母亲并非如此,她更多的时候干完自己认为要做的事情后,过得自由自在,比如散步、看电视。而我跟她说城市里的卫生标准要比农村高,让她勤快点弄干净些,她如同耳边风,依然我行我素。家里她几乎从来不收拾,东西都是乱摆乱放,我必须不断地提醒她,也因此跟她有几次冲突。很多家务活是我父亲帮着干,即使是母亲煮饭也需要别人打下手,一不顺心就要闹情绪。
创建缓存:4129b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