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 |
第77节日期:2014-05-2908:33:09
10.有日本特色的资本主义 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它使日本从亚洲的边缘走到了中心。在几十年前,这片列岛还在闭关锁国,而几十年后,它却要求别国开放门户了。明治时代持续了四十五年,皇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发展出了有日本特色的资本主义。 到明治后期,大规模民乱已不见了踪影,不过,帝国仍不是和谐的一体,它在各方面都呈现着两极化。 在政治上,帝国已经具备了君主立宪的形貌,政党、选举、游行及司法独立已成为政治的一部分,但日本仍不是一个真正的代议制(即通常所谓的“民主”)国家,它缺乏实现代议制的经济及社会基础。在现实中,帝国的重大政策仍由寡头集团主导,从而体现出鲜明的“日本特色”。 在江户时代,日本是一个由将军、藩主、武士和农工商组成的等级社会,天皇、公卿和僧侣处于政治的外围,各阶层固化,社会流动性极小,不过竞争的压力也不大。到了明治时代,日本名义上实现了“四民平等”,但实际上仍旧等级森严,新的等级为天皇、贵族、官僚、议员、有产者和无产者,农民仍占人口之绝大多数。在新日本,阶层流动性相对增大,不过仍有固化倾向,各层竞争压力越来越加大。 在人文领域,两极化倾向更为明显,日本人一方面高喊脱亚入欧,一方面又鼓吹复兴国学,两种声音几乎一样强烈。在新日本,男人们穿起了西装,女人们却仍着和服;女人们虽留着高鬓长发,但已采用西式化妆法,传统的剃眉墨齿已被视为封建糟粕。西式礼仪与艺术因鹿鸣馆外交而兴起,传统艺术如相扑与能剧也在全面复活,能剧甚至成为了一种新国粹,有如京剧之于当下中国。明治十二年(1879),美国卸任总统格兰特斡旋中日琉球争端,日本政府即以能剧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上宾。 在明治时代,社会逐渐分裂为不相衔接的两端,它创造不出中产阶层,也就缺乏保持中间状态的力量。明治时代是在动荡不安中度过的,一场内战(西南战争)、两场外战(甲午战争及日俄战争)皆发生于此一时期,这三场战争都引内部矛盾而起,政治各派似乎都喜欢走极端。《马关条约》挽救了明治日本,使它可以不经政治改革而仍向前发展,或者可以这样说,中国的轻易战败推迟了日本各种矛盾的总爆发。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从中国获得了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相当于其战前年度预算的四点五倍,这给军工、运输、造船等行业带来了战争景气。不过,当时的产业形态及经济规模不足以产生中产阶层,日本也就无法依靠内部需求而发展,而只能向海外市场进军。 海外市场为西方列强所建立及主导,若无相当之军事力量以为后盾,日本断难打入这一市场并扩大其份额。而若想获得强大军力,就必须取得国人的支持,也就必须发展黩武好战的思想。在日俄战争前夕,内阁为获得民间支持甚至大量批准“爱国游行”,似乎谁激进、谁好战谁就是爱国者。 后起的日本不但给老牌的列强带来了竞争压力,也给中朝两国带来了社会混乱。中朝受限于自身的体制难以转型为现代国家,日本则利用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向中朝发难,它最终降服了中国并吞并了朝鲜,俨然成了新兴的侵略者。日本在战胜中国后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它甚至在明治三十五年(1902)与“光荣孤立”的大英帝国结成了盟友。在日俄战争后,日本更是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一个黄种人国家战胜了一个白人国家,这让地球人大跌眼镜。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日本已经由一个东洋弱国发展成为世界强权,它兑现了“富国强兵”的诺言。 日本闪电般的崛起震动了世界,以前,白人在提及日本时态度极为轻蔑:日本,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国家?而现在,白人不但知道了日本,而且开始神化它,说这个新兴国家“令我们的行政能力汗颜,令我们的发明能力汗颜,令我们的领导能力汗颜”,“对日本而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日本在日清及日俄战争中的表现增加了它在改约谈判中的筹码,到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日本完全收回了领事裁判权和关税自主权。此时,日本不但摆脱了准殖民地地位,而且拥有了两块海外殖民地(台湾与朝鲜),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 随着国力的提升,日本人的民族自豪感愈发膨胀,他们称中国为不可理喻之“恶邻”,其态度有如今日中国人之于北朝鲜。与此同时,一部分日本人也开始反思“文明开化”国策,他们指责盲目崇拜西方导致了文化灾难,说西化“使我日本失去民族性格,日本本土因子悉被打破”。随着维新的深入,对基督教的禁令渐渐解除,基督徒队伍迅速扩大。为应对“国害”基督教的挑战,日本政府不得不改变“废佛毁释”的宗教政策,给佛教以出路并对其实施改造。事实上,日本各阶层都产生了文化焦虑,年轻人更是感觉漂泊无根、无所适从。明治二十一年(1888),一群年轻人发起创立了政教社,他们发行了社刊《日本人》,严厉地批评“鹿鸣馆外交”。年轻的汉学者棚桥一郎是政教社发起人之一,他曾经这样写道:“呜呼!今日之日本是何种之日本?旧日本已亡,新日本今仍末兴。余辈应奉何种宗教?应持何种道德主义?将来又承受何种主义之教化?一想至此,茫茫然如彷徨于五里雾中,仍未知归着之所,宁不无感也。” 我们发现,明治后期的日本人既极度膨胀又极度空虚,这让笔者想起了易中天评价国人的一句话——身体强壮,东张西望,钱包鼓鼓,六神无主! 为弥补这种身份缺失感,在明治政府的主导下,国粹主义者们加紧赶制“日本传统”,包括能剧、相扑、和服、茶道、贤妻良母、忠君爱国,等等等等。 古往今来,当人们强烈呼唤某种主义时,恰恰说明社会现实已经背离了此种主义。例如,理学大师朱熹之所以高喊“存天理灭人欲”,是因为南宋社会已“灭天理而穷人欲”了。明治日本也一样,天皇敕谕永远讲忠君爱国、奉献牺牲,但世俗社会个个尔虞我诈、损公肥私。实业之父涩泽荣一在大正初年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如今,很多企业家,比起国家和社会来,更看重自身的利益,把它放在第一位,和明治初年的企业家相比,两者内心相去甚远。维新五十年来,日本文化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滋生了弊端,好像只要自己好就好,对他人事莫不关心,不仅学习西洋好的地方,连坏的地方也加以模仿,这种种的日积月累,便成了我国的现状。” 1912年7月19日,宫内省宣布明治天皇身患尿毒症,病情报告显示此病源于1904年之糖尿病,那一年正在打日俄战争。龙体欠安让许多人悬心,越是保守的人就越是不安,他们为天皇虔诚地祈福。不过,也有人对天皇病危满不在乎,这些人不但照旧纵情声色,而且对那些虔诚的祈祷民众万般不屑。你们都瞧见了吧,天皇也是个凡人,也要吃喝拉撒,也会生老病死。果然,7月30日,明治天皇闭上了眼睛,永久地离开了人世。 也是在这一年,满清帝国走完了268年的统治历程,一个宣扬“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诞生了,这是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还是在这一年,亚利桑(Arizona)那和新墨西哥((Newmexico)以“州”的身份加入了美利坚合众国(theUnitedStates),至此,除飞地阿拉斯(北美西北角,位于加拿大与俄罗斯之间)加与夏威夷外(太平洋中部群岛),美国本土归于一体。仍是在这一年,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驶往纽约途中因撞击冰山而永远沉没。就在这艘英籍巨轮沉没半年后(1912年10月),南斯拉夫人在沙俄的怂恿下联合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起了进攻,这片名为“巴尔干”的东南欧土地两年后将整个欧洲拖入了战争泥潭。 这是一个彷徨的年代,这是一个转折的关口,躁动的人们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前茫然无措。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感慨地说:“明治时代精神随着天皇而开始,今天他去世,亦跟着结束了”。在天皇崩御一个半月后,“陆军军神”乃木希典携妻子殉主自杀,明治时代结束了。 (第六章「宪政帝国」结束) |
第77节_走向癫疯——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与崩溃在线阅读_迟玉德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615 t:219-2298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a6280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