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
第90节日期:2013-06-2016:10:01
==========更新========== 杨铭化就是其中一个,在为官二十余载期间,他就萌发了改革科举的想法,并且多次上疏毅宗朱由检,提出的强国富国的措施当中,就有了改革科举的建议。 如今,他有能力去实现当年的抱负了。 为了长久不断地为帝国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为了将科举制度的危害降到更低的程度,科举制度必须改革。一大批人,尤其是那些没有考上进士的人,表示了强烈的赞同。 改革之一,开放考禁。因为新政开始前,匠籍、贱籍已经被废除,大明帝国没有了军、民、匠、商、贱的区分,只要是男性国民,就有了参加科举的权利。 改革之二,改革八股。如果说仅仅废除八股文这种形式,那倒没什么困难,虽说是朱元璋定的千年不改的祖训,但是人死了,祭拜祭拜也就行了,真拿祖训当回事,那就傻了。但如果要是废除八股文形式下的明经科,那恐怕就会天下对杨铭化群起而攻之了。原因很简单,明经就是考儒家教义,全天下都信儒,你把明经科去掉了,等于是把儒学给废了,这谁能答应,即便是心学最激进的左派,也仅仅是说“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仅仅反对“理学”,但并没有主张废掉儒学的。 杨铭化没有废除八股承文的形式,而是在阅卷标准上做文章,在八股文格式和理学阅卷标准之外,重新制定一个标准并行。在明经八股承文格式之外,杨铭化增设了新的文体格式,允许考生用散文作答。在阅卷标准上,杨铭化组建了一个全新的阅卷官群体,不再仅仅按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等理学观点来阅卷,而是兼顾汉儒、唐儒的理论。这两项自弘光九年(1653)就开始尝试实行。 除此之外,杨铭化还对明经科的地位动手脚。明经科仍旧考四书五经,答题阅卷的标准也小有变化,但更大的变化是,明经的地位降低了,它的评分比重降低了。降低的原因,是因为有比明经科更加重要的考试科目登场了。 改革之三,增开科目。为了避免选拔的只是专一的儒经书呆子,科举考试的项目增加了。增开的科目有三种,其一为律法,作为将来的帝国官员,如果连最基本的《大明律》的内容都不了解,如何为官,所以增开的第一个科目,叫做“律论”,即列出几个事件,让应考者以律法来分析解剖之,阅卷官以其分析的水平来排比名次。增设的第二个科目叫做“明史”,可不是明代历史的意思,而且当时还没有编定《明史》,这里的意思是指“明了历史”之意,从二十四史当中选取一个历史事件为题,要求应考者根据历史抒发论点。作为官员,其历史知识以及以史为鉴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这样一来,乡试、会试的三场考试就变成了五场了。而录取的标准也趋于灵活,全能者自然录取,而其中某一项成绩卓越的,也可破格录取,以免屈才。 日期:2013-06-2016:10:37 ===========更新========== 除了传统科举考试的科目增加以外,改革之四,科举的类型也扩充了。在此之前,除了一般的科举,还有自弘治年间开始确立的武科举,历来不乏武进士武状元的故事。在文武科举之外,杨铭化还在新政开始前的增开恩科时,就已经是创新地设立了律科、度支科、医科、工科,这算是正是科举类型改革的试点尝试。而现在,就可以把这些新增的类型正式运用到三年一度的正是科举当中。 这其中,尤其是医科和工科犹显得更具创新意义。 医学虽然很重要,负责着人类的健康问题,任重而道远,但是在明代,医学却被视作末流,与兵法、天文地理、农学工学、卜卦算命算为一类,叫做方技之学。这不公平,因为作为一个人的个体来讲,没有政治、文学这些(指科举)无所谓,但是要是没有医学,那么人类真的将堕入漫漫长夜,任何微小的病菌都可以置人于死地,生命将从此变得更加脆弱。因此,不公平的,要将它变公平。医学的地位必须提高,而提高医学的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将它列入考试,于是,医学科举就诞生了。医学科举是原本太医院选拔太医考试的升级版,先由太医以及名气很大的民间大夫共同主持医考,也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与殿试,内容很专业,一般人都不懂。医科乡试为各省主持,通过者授予丙级行医凭证,可以免除其个人的赋税。医科会试为全国主持,通过者授予乙级行医凭证,除了免除个人赋税以外,还免除其家庭赋税。殿试则仅选拔十余人,以作为医官。不同于太医,医官的职责是巡查全国,负责纠察庸医,压制瘟疫等等。而考试的内容形式多样,除了书面知识以外,考察其诊病、用药、针灸等具体的技艺才是最重要的。 工科科举,又叫物理科科举。在现代,物理指的是物理学科,即研究光啊、力啊、热啊、电啊、磁啊这些玩意的学科,严格的定义叫做研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头晕吧)。但在当时,没有那么严格,数学、生物、地理、化学、物理甚至包括医学,通通归结为一类,全叫做物理(即研究物体的学问)。而且汉语中的物理一词是方以智所发明,在此前,它与兵法、算命归结在一起,叫方技之学。这也是不公平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不重视科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汉人尤其是儒学者此前的所作所为,已经算得上是不重视科学了,所以汉族有点危险。但是情况并非那么糟糕,在传教士东来之前,那么多平民手工业者以及部分士绅的努力,造就了繁荣的东方科学,而在传教士东来之后,一大批士绅投入到接受西方科学的大潮中,徐光启、王徵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号称“南徐北王”,而碰巧的是,杨铭化是徐光启的弟子。所以,在医学科举之外,又诞生了一个新型的科举,物理科举,就是要给科学正名。相对而言,物理科举的规模最小,程序最简单,只有相当于会试级别的一场考试。内容也比较简单而专业,以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修编的《崇祯历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为理论教材。选拔出来的人,一律充入钦天监和工部,推进帝国的天文和水利交工程通建设的发展。 该减的也减了,能增的也增了,在那个时代,关于科举的改革,最多也只能做做到这些了。还有哪些现代人看不顺眼的,就留给虚构中的近代人去进一步整顿吧。 喜欢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请大家收藏网址:(mn8848.com) 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第90节_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在线阅读_寒山憶雪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604 t:218-34843]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dad66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