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
第92节日期:2013-06-2518:33:52
==========更新========== 【市舶司】 清丈田亩是针对农业税收之税源的整合,而晚明之所以财政危机,还在于没有因时而变,在繁荣的商业贸易上抽取相应的税收。 而商业贸易上,能获得暴利的,也最有征税潜力的,就是海外贸易了。但明代的海外商业贸易却有着曲折的历程。 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朱元璋实行海禁,海外商业贸易陷入停顿。 永乐至宣德年间(1403-1435),明政府着重发展官方海外贸易,称为“朝贡贸易”,郑和七下西洋除了宣扬国威,同时也与各国进行官方贸易,海贸的利润完全为政府所掌控,明政府因此获得不小的利益,但是民间海贸仍然陷入停顿状态。 正统至弘治年间(1436-1505),明政府的朝贡贸易渐渐陷入萎缩状态。而同时,海内外商品巨大的差价造成的巨大的利润,促使着沿海民众不断地冒险加入走私贸易的行列,民间的走私贸易渐渐发展起来。但是明政府却仍然不开海禁,因此失去了巨大的商税利润。 正德至嘉靖年间(1506-1566),随着大航海时代的继续,西方殖民者通过海洋抵达东方,加入了走私贸易的行列。至此,中国海商、日本商人、葡萄牙商人、西班牙商人与明政府的海禁政策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正德九年(1514),广东地方政府终于允许市舶(朝贡贸易的船只称为贡舶,民间贸易船只称为市舶)进入广州港进行贸易,海禁政策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但因为正德末期,葡萄牙人将军舰开入广州港并开炮袭击,导致嘉靖元年再次严令海禁,广州禁除外番市舶,外贸陷入萧条。 日期:2013-06-2518:35:02 ==========更新========== 再说日本,日本三岛地贫无产,希望明政府开海禁,但1523年,发生日本贡使侵扰沿海事件,首辅夏言随即禁止日本朝贡,日本唯一能与中国贸易的机会也被禁绝,各藩便指使日本浪人、海盗侵染沿海。而中国海商亦联络日本地方政府,带领海盗大肆侵扰沿海,爆发了大规模的严重“倭患”,随后明政府展开了数十年的剿倭战事。长时间的斗争使得明政府认识到,单凭海禁无法解决沿海问题,于是开始考虑开放海禁,并在嘉靖后期恢复了广州的市舶贸易。 隆庆元年(1567),明政府正式开放海禁,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广州两处港口,设立市舶司管辖。但是此开放并非完全开放。首先,月港“可出不可进”,只允许华商下海贸易,不允许洋商入港,而广州则是“可进不可出”,允许洋商入港贸易,却不允许华商经此出海经商。其次,明政府仍然绝禁与日本的直接贸易。 但并非从此,海禁就没有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因壬辰倭乱禁海一年。天启二年至天启四年,因荷兰侵占澎湖禁海三年。崇祯元年至崇祯四年,因郑芝龙骚扰闽粤沿海,禁海四年。这一次又一次的海禁,虽然没有中断海贸贸易的进程,但是因此而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尤其是月港因为三次不连续的禁海而渐渐衰落,不复当年的繁荣景象。 除此之外,令笔者十分震惊的是,在晚明极度繁荣的海上贸易的背后,在世界每年有二百五十万两到三百万两的白银流入中国的大环境下,明政府开放的仅仅是广州、月港两个港口,加上香山澳(澳门),勉强才算三个。要知道,两宋时期,从山东到广东沿海开放了十几个大型港口,二十几个中型港口,上百个卫星港,所有的贸易点加起来有近百个,其海贸也没有晚明繁荣,这十足令我震惊了。 一直以为晚明的中国,至少沿海的大城市都开放了吧,答案是没有,这背后的真像是什么,以前我一直搞不清楚,但当笔者了解到郑芝龙的奋斗史时,便差不多明白了。 日期:2013-06-2518:42:12 ==========更新========== 一直以为晚明的中国,至少沿海的大城市都开放了吧,答案是没有,这背后的真像是什么,以前我一直搞不清楚,但当笔者了解到郑芝龙的奋斗史时,便差不多明白了。 即便解除了海禁,即便有了“隆庆开关”,但是晚明的海外贸易,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处于走私贸易的阶段。中国最拿得出手的货物之一就是丝绸,而产丝大省是浙江,所以显而易见,至少从浙江到福建这一段海路属于走私贸易是无疑的。 除了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走私贸易之外,晚明能够凭借仅仅三个港口而使海贸足够发达,这要靠澳门和马尼拉的功劳。善于远洋航行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华商的工作,而且这些西洋人的工作能力确实很强,内陆向闽粤两地三港汇聚再多的货物,他们都能吞得下,这也是海贸胜于南宋的原因之一。 但这样的情况却并不好。首先,九州内地可以提供更多货物的潜能十分巨大,也就是开放的港口越多,能提供的货物就越多,不愁丝绸茶叶棉布不够多,就怕港口开的少。而港口少了,就会限制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就限制了海外白银流入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其次,能开放的地方而没有开放,却阻止不了走私贸易的盛行,而走私的后果就是,白银只往海商口袋里流,不会往国库里流。 所以,从弘光朝刚刚组建开始,因为弥补国库亏空的需要,明政府就增开了宁波港为浙江商人下海贸易的港口。此后的历年时间中,又增加开放了浙江台州港、温州港、杭州港、广东潮州港、琼州港、福建福州港、南京下关港、南直隶松江府金山港、苏州吴淞口港(今上海宝山)、海州港、山东胶州港、登州港等十余个大型港口,同时副有大批的中型港口、卫星港口,所有可供商船进出的港口数达到八十多个。 这一次开放港口意味着,不仅允许华商从港口载货物出海,也允许洋商载货物入港,基本上实行了自由贸易。 日期:2013-06-2518:53:18 ==========更新========== 允许自由贸易的同时,明政府也在港口随同设置税收管理机构。广州、琼州、漳州、福州、温州、杭州、吴淞口、南京、海州、登州十个港口设置市舶司,其余港口设置市舶务或者更小的市舶场,规模大小的划分是由港口的吞吐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三种机构只不过规模大小不一样,职能都是一样的。 市舶司设提举一人,等正五品,副提举二人,正六品,下属吏目一人,从九品,书吏、衙差等若干,附属巡检司等。主要职责是:管理公凭,根据商人申报的货物、船只数量、船员人数、前往地点,发放海贸许可证;点检船只,防止夹带或走私违禁商品;清点货物,按折价收取5%左右的实银关税(进出口税);数点船只数量,按停泊在港内的船只大小类型收取高低不等的停泊税;管理海上交通安全、查缉违禁商品、打击海盗等等。 市舶司并不隶属地方政府,而是直接归户部管辖。而市舶务由所属省巡抚衙门及布政司衙门管理,市舶场则可进一步归所属知府或知州衙门管辖。 在市舶司、市舶务、市舶场之外,明政府还设立了督饷馆,直属都察院,设税务官两名,饷吏四名,书吏若干,负责清查市舶账务,纠贪防腐,严明法度。 |
第92节_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在线阅读_寒山憶雪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604 t:218-1196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e5445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