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势分三足鼎 ———————— 三国往事闲弹

第132节

王粲的《神女赋》已经写的非常华丽,比如这句“戴金羽之首饰,珥照夜之珠珰;袭罗绮之黼衣。曳缛绣之华裳。”曹植在王粲华丽赋风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曹植在《洛神赋》中也借用了王粲的名句,改成了“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不过在《洛神赋》中,公认最经典,也是传唱最多的是以下这一段: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
        尤其是后半段描写美女仪态那几句,简直就是《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翻版,华丽到了极致,但不显丝毫造作,一气呵成,毫无瑕疵,让人惊叹。
      
        《洛神赋》之所以能名垂千古而不朽,重要有的两点,一是词藻华丽,但更重要的一点,赋中弥漫着一股浪漫主义的伤感,甚至有些颓废,恰恰是后一点最能打动人。再加上曹植悲剧性的人生,更渲染了《洛神赋》的悲情特性。一篇优秀的煽情作品,首先要求作者必须要有悲情的人生,不然很难感动人。
        上面用相当长的篇幅讲了汉魏时代的文学概况,在整个三国时代,曹魏的文学最为发达,名家辈出,这不还算曹魏末期的两大超级才子——嵇康、阮籍。而三国的另外两个足——蜀汉、东吴的文学则相对有些黯淡无光。
        在清人严可均编集的《全三国文》七十五卷中,魏文就占了五十六卷,达75%,蜀文只有六卷,吴文稍多,也不过十三卷。蜀文六卷中居然没有一篇赋或一首诗,几乎都是政论文或文人间的书信。
        《全三国文》是在三国之后一千五年多年以后编集的,时隔千年沧桑,蜀文遗漏的非常多。蜀大将军文曹椽文立曾经写过一篇《蜀都赋》,这还可能是文立入晋后写的。可到了唐朝李善给《文选》作注时,这篇《蜀都赋》只残存下来四个字:“虎豹之人”。
      
        蜀汉文坛虽然没有留传下来赋、诗,但蜀汉的政论文比较发达,比如谯周那篇著名的《仇国论》和费祎的《甲乙论》。谯周是蜀汉的文坛大宗师,文笔没和得说,所以《仇国论》的文学含金量非常高,在三国文学史上还是有《仇国论》的一席之地的。
        蜀汉和东吴的文学有一个特别的情况,就是“头轻脚重”,即中前期基本上没什么文学可言,而到了后期,尤其是原蜀汉和东吴的文人降晋后,创作了一大堆优秀的作品,有的作品甚至是千古扬名,比如蜀汉太子洗马李密入晋后写的那篇极有名的《陈情表》。
        相比于蜀汉文坛的低沉,东吴文坛则相对活跃一些,而且东吴文坛“头轻脚重”的现象比蜀汉轻许多。在东吴早期,文坛上就活跃着一大批才子,比如张昭、张紘、程秉、阚泽、薛综、胡琮等人。
        张昭的传世文章不多,只有两篇,一篇是《宜为旧君讳论》,一篇是《徐州刺史陶谦哀辞》。前者属于政论文,不需要什么文采,表达出自己的政见即可。而后一篇,客观来说,文采一般,只是应景的文章,也不必追究的太细。
        在东吴早期文坛上,最引人关注的是薛综,薛敬文是公认的东吴早期文坛宗师,文笔没得说。薛综著作等身,他写过诗、赋、难、论等各种体裁的文章数万字,可惜历经沧桑,所存者不过四百余字。比如留传下来的《麟颂》、《凤颂》等吹捧神兽(实际上是吹捧孙权)的文章,就写的相当拽。
        在东吴早期文坛上,胡琮是一个关注度并不太高的文人,但胡琮的才华,至少不在薛综之下。胡琮最有名的两篇文章是《黄龙大牙赋》和《(与蜀汉)中分天下盟文》。
        后人对《中分天下盟文》非常熟悉,蜀汉卫尉陈震在武昌和孙权设坛立盟时读的就是胡琮写的这篇文章。胡琮按孙权的意思,将曹孟德祖孙三代骂了个狗血淋头,“曹孟德穷凶极恶,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靡所戾止。及孟德子丕,桀逆遗丑,荐作奸回,偷取天位。而叡幺麽,寻丕凶迹,阻兵盗土,未伏厥诛。”骂人骂到这个份上,也是一绝。孙权就是一条变色龙,昨天差点认了曹丕当干爹,今天就将曹丕骂的臭死,吴大帝果然英雄本色,呵呵。
      
        到了东吴晚期(约以孙亮至吴亡这段时间),文坛上依然是热闹非凡,比较大牌的文人有薛莹、韦昭(即韦矅)、华覆。他们的文章都非常好,不过因篇幅有限,利用最后一点篇幅,介绍一位在文坛没什么知名度的文人——陆景。
        陆景虽然没混出什么名堂,但他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是东吴名将陆抗的次子,标准的豪门贵公子。之所以要讲陆景,是陆景写了一篇非常有思想深度的文章《诫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诫盈》或以划进哲学史,而不是文学史。
        《诫盈》全文如右:“富贵,天下之至荣;位势,人情之所趋。然古之智士,或山藏林窜,忽而不慕;或功成身退,逝若脱屣者,何哉?盖居高畏其危,处满惧其盈,富贵荣势,本非祸始,而多以凶终者,持之失德,守之背道,道德丧而身随之矣。是以留侯、范蠡,弃贵如遗;叔敖、萧何,不宅美地。此皆知盛衰之分,识倚伏之机,故身全名著,与福始卒。自此以来,重臣贵戚,隆盛之族,莫不罹患构祸,鲜以善终。大者破家,小者灭身。唯金张子弟,世履忠笃,故保贵持宠,祚锺昆嗣。其余祸败,可为痛心。”
      
        《诫盈》写的很震撼人心,并不是因为这篇文章如何堆彻词藻,而是一种清醒的人生态度。庸俗一点说,《诫盈》是一篇官-场 (名利场)的做人警示录,每天背上几遍,给发热的头脑浇几盆凉水,有益无害。
        陆景出身豪门,处在官-场 顶层,见惯了太多的江湖仇杀,权倾一时的诸葛恪就是在陆景的眼皮底下灭族的。血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所以陆景说“隆盛之族,莫不罹患构祸,鲜以善终。大者破家,小者灭身。”说的很可能就是诸葛恪被灭族事件。
        人在江湖上行走,最要紧的是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要递个竿子,就真以为能爬到月亮上去,没这事。做人还是低调些好,不要成天到处吹喇叭,说自己如何如何,有了蛋糕,别忘了给别人分一口。
        陆景这篇《诫盈》写的实在太伟大了,人的社会生存哲学原理基本上都被写进去了,让世人警醒。感觉这一段说的最有哲理性:“居高畏其危,处满惧其盈,富贵荣势,本非祸始,而多以凶终者,持之失德,守之背道,道德丧而身随之矣。”说的多好!富贵荣华本不是祸之根源,真正的祸源是不会做人,处事太高调,挤压了别人的生存空间,换了谁不恨你?
        三国的文学大致就讲到这里吧,虽然东吴最负盛名的文人是二陆——陆机、陆云,不过二陆在一般情况下都被算进了晋朝文学史。二陆成名的时候,东吴已经灭亡了,所以就不讲二陆了。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40条记录; 当前132页/共140页   

[首页]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尾页]


第132节_势分三足鼎 ———————— 三国往事闲弹在线阅读_姜狼豺尽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436 t:217-13789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ef7aa 大小:6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