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11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探寻父亲无意识地生活在负面的事件中,回顾他童年的成长背景,一个遗腹子,母亲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女人,哥哥早年离家上学、工作,极少顾及他,一个长自己几岁的姐姐,生活在一个没落的大家族中,堂哥父母双全,兄弟甚多,其中几个不是良善之辈。从小父亲就说缩在墙角一旁,胆小怕事,在堂哥的强势欺压下唯唯诺诺,颤颤惊惊、小心翼翼地求取生存之地。稍有闪失,必定招致别人的苛责和恐吓,在早期的生活经历中,不断地重复这样的体验,渐渐地形成了相应的反应机制,即他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坏事,心怀恐惧,扩大泛化了它对生活的影响,引发痛苦体验。他早已习惯生活在童年时代形成的反应模式中。
      
        日期:2009-10-13 10:44:43
        我的父亲
        前不久,翻看刚毕业时的日记,通过那些记录心迹的文字,我看到了自己对父亲强烈的不满和愤怒。跟LG拍拖后,说起父亲的言辞中充满了深深地怨恨,这样的态度令LG也感到不可思议,怎样一个人对父亲会有如此愤恨之心?
        在成长过程中,父亲给我带来了太多的伤害和痛苦。因为他的懦弱、悲观、消极、逃避、退缩,在家的生活是风雨飘摇,不仅贫困,还有忍受他无能承受生活压力的所有恶劣情绪。那些历历在目的创伤往事,可以声泪俱下地控诉他是怎样蹂躏年幼的心灵,伤痕累累,苦不堪言。时至今日,我已经能从认识上接纳父母,可是那些累积在生命深处的情感创伤依然亟待释放、修复。今后的生活,不想再背负着过去的痛苦前行,太重、太苦、太累了。
      
        刚过的国庆节,我多年没有联系的初中好友瑜来到我家,她诉说了童年所遭受的创伤,近一两年来,她致力于创伤修复、自我成长,关注亲子教育,婚姻关系。共同的目标,再次让我们携手同行。
        当她说到第三次咨询心理医生时,咨询师叫她把眼前的一物当成自己父亲,现在对“他”说出自己心底里最想说的话,她即刻声泪俱下指着“他”说:“我恨你!我恨死你!想掐死你!”当她跟说叙述这一幕时,泪水奔涌而下,恸哭不已。她的情景催醒了我的压抑已久的情感痛苦记忆,泪水潸然落下。
        日期:2009-10-13 11:04:16
        我的父亲(2)
        直到见到我同学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平静地接纳自己的父母,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强韧的不再轻易落泪,从第一次都《生命的重建》中我更正了自己对父母的看法,从一个个困境走过来,以为已经可以坦然面对所有的过往。当我回复天涯的一个热帖“父亲对我的伤害”,以为自己有足够的认识去面对父母,过去的创伤。所以显得理解、理智、超脱。
      
        今天与父母一起生活,瑜都能觉察出我对父母语气的嘲讽和苛责,那是因为内心深处蕴藏着对他们有太多的不满和愤怒。不曾释放的情感创伤、不曾得到纾解的痛苦情绪,再理智的心,在透彻的认知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态度。
        我对父亲从内心深处缺乏尊重,其实内心也很痛苦,对于他的所作所为,很难提起尊重之心。获得尊重,必须值得尊重。不要说尊重,对他的一些言行,我是反感的,厌恶的。父亲除了一些口水之交,所得到的尊重极少。一次我跟我妈坦诚,自己不会与父亲这样的人做朋友的,也许我看到了他太多太多的弱点,变得难以容忍,却看不到他可学习之处。
      
        日期:2009-10-13 12:07:03
        我的父亲(3)
        对父亲不能宽容、无法释怀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仅父亲对自己的伤害,他本人有诸多的不是,更大的痛苦是作为孩子我们摆脱不了父亲对自己的“复制”,在自己的身上再次呈现令人痛苦的缺点。在抑郁的康复过程中,我有很深刻的体会,用母亲给于我的生存意志与父亲烙印在我身上的人性弱点作顽强拉锯战,而母亲也是个自恋情绪化的人,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内心充满了激烈冲突和自我挣扎。在父母、家庭找不到指引和力量时,庆幸的是我学会了善用社会资源,从好同学、好朋友的身上吸取了能量,找到了正确方向,走出了人生的迷途。
      
        最为清晰地展现自己的时候,是为人父母之时,如果没有意识上的觉醒,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如同父母的翻版,面对孩子时,自我的最真实经验、惯性必然表露无遗,用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习以为常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对于觉醒的父母来说,孩子的到来,其实是在引领父母一起成长。孩子为成人的自我成长提供了最好的契机,正如周国平说,也许我们为人父母,是上苍为我们找回缺失的童年记忆,完整早期的生命轨迹。
      
        瑜继续说到,很悲哀,她习得了父亲的冷漠,父亲的冷漠曾像一把冰冷锐利的剑刺伤自己,而今,她用它伤害自己的女儿,令她痛心不已。她必须改变,必须成长,不能让自己承受的痛苦再次发生在孩子身上,不能,决不能!
        日期:2009-10-13 12:29:47
        我的父亲(4)
        前一段时间瑜参加了家庭系列排序,当导师问谁愿意站到讲台来做示范,她非常勇敢地站出来了。这里摘录她诉说关于她父亲的情景。
        她父亲年幼时(才几岁),母亲去世,他跟父亲一起生活,后来又了继母,有了弟妹,她父亲就送到亲戚家养,后来回到父亲身边,继母对他也不好。
        在家庭系统排列到父亲时,她父亲很想跟去世的妈妈一起走,不愿意留下来。(瑜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再次痛哭,为父亲早年的失母之痛)可是他最终顽强的活下来了,成了她的父亲,一个不曾得到爱、温暖、呵护的父亲,一个受过太多冷漠不懂爱的父亲。
        《爱与自由》里说到,如果一个人在0至6岁时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受训斥、打击、压抑),他内心没有力量,自我的意志得不到发展。成人之后,不能承受生活的压力,容易抱怨命运、社会,缺乏自我省悟的能力。这段话给我很大的触动,它在说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就这样。
        今早坐在上班的班车上,望着窗外的景物,在脑海里展现父亲小时候的生活场景,对父亲产生了从未有的悲悯之情,父亲不再是“父亲”,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一个没有父亲,不受保护、没有安全感、受欺压的孩子。
        日期:2009-10-14 16:16:37
      
        我的父亲(5)
        当我看到父亲成长的环境,想象他童年的经历,心理有了很清晰的认识:父亲是一个没有长好的孩子,成人后他内心没有力量,缺乏意志力、承受力。
        今后不会再去苛求他坚强挺拔,不会强求他自省觉悟,那些存在我心中父亲应有的理想形象不是我父亲所能做到,已经超越了他所能,不现实的要求。
        露易丝.海教导我们:作为父亲都已经尽力而为,尽其所能做到最好了。作为孩子要接纳、宽容、感恩。
        记得有一天晚上,陪孩子睡觉,小家伙翻来覆去睡不着,我问他怎么回事?不要想事情,安静下来闭上眼睛睡觉。没想到孩子说:“妈妈,我睡不着,脑瓜停止不下来!”忽然意识到,不是孩子不想睡觉,不想安静,是他无法自控,控制不了自己的头脑和身体。有些烦躁恼火的心情也渐渐平息下来,帮助他放松,给更多的耐心、时间陪伴,直到孩子睡着。
      
        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问题都不是孩子不想安静,不想专注,他是做不到,他也控制不了自己,是家长教养方式出了问题。
        成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跟孩子的表现类似,他在成长阶段的自我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意志没有得到培养和锻炼,成人后出现诸多不足和缺点。
        生活中,很多事不是他不想做到,是他没有能力做到。
        有些事情由于他自身资质和经历制约了他的认识层次和水平。
        无条件的爱,不仅对孩子,还有双亲,更博大些,对所有的人。
        接纳,就是接纳他成为他自己的样子。
        以心中所愿的样子要求别人,那不是接纳,而是不接纳。
        我们成为现在自己的样子,不管我们是怎样的状态、形象,无论何时何地心底里都有最本能的需求:别人对自己的接纳和认同。
      
        人同此心,让我们先无条件接纳自己双亲开始,接纳别人,同时,别人也会无条件接纳我们自己。
        日期:2009-10-14 16:28:57
        我的父亲(6)
        见面交流时瑜跟说:不接纳自己的父母,就是不接纳自己。听到她这样的说法时,我有些懵懂,心里有些疑惑,是这样吗?
        经过几天的领悟,觉得她这话说得在理。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至少十多年,一起生活彼此交织在东西太多太多,有他们的思想、习性对我们的至深影响,跟他们有着深厚的情感交融,内心与相关的纠结也有许多,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不接纳自己的父母,也就等同于不接纳自己生命其中的一部分,怎谈得上自我接纳呢?
        日期:2009-10-16 11:05:35
      




返回目录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首章]  [尾章] 111章/共206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6e818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