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23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当我清晰自己该如何理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它不再成为我的困扰,也不会由此滋生太多负面的情绪,没有因为它的存在而感到焦躁不安或悔恨难当,我已经看得解决它唯一直捷路径,然后落实执行就是。
        日期:2007-5-23 10:54:12
        -----72-----
        一直很照顾我家的姑姑从新西兰回来了,外地的伯父也要过来相聚,父母原来打算都出来与他们相聚的,我不放心留下妹妹一个人在家,叫母亲也留下来,母亲有些难过,我理解她内心的痛苦与隐忍,可是现实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
      
        生活中有些困难别人能帮,有些忧愁可以分担,可是有一些辛酸只有独自体味,有些苦难的经历没有人可以代替。记得曾经在伯父面前诉说自己成长的艰辛和伤痛,在这个亲人的面前说得痛哭流涕,痛心不已,当我抬起泪眼看他时,他是一种无动于衷的表情和麻木,回应我的是他多么地呵护自己的子女。那一刻,我才如梦方醒,所有的痛楚经历只是我自己的人生,只属于我自己,与他人无关痛痒。终于明白对于没有爱的人来说,彼此的伤痛与幸福又有何相关?
      
        我想起自己可怜的父亲,是个遗腹子,跟着他软弱的母亲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委屈求生,哥姐早年出去工作谋生,人生之路没有人指导牵引,先天不足,后天不济,性格不好,能力有限,生活一直过得艰辛困苦,子女也跟着受罪。这是我父亲的人生,也是我的出身,我们只能承受而无从选择。
        姑姑与伯父的人生亦有他们自己的心酸和不易。人各自有自己的人生,自然也就有只属于他的伤痛和快乐,无法豁免,不能交换。爱,可以分享经验,可以给人力量,让人们面对生活的难题时更有勇气,更加坚强。不爱,不要奢求,不要企盼,也不要失望。无论何时何地,唯一能把自己生活的重担扛起来的人只有你,只有你自己。
        冷暖自知,自珍自爱。勇敢地背起自己身上的苦难,再勇敢一点可以把它放下,踩在脚下变成自己前进的阶梯,然后坚韧地前行。
        日期:2007-5-24 16:34:37
        -----73-----
      
        有个网友问我抑郁状态与摆脱抑郁有什么感受,想了好长时间,试图描述不同的感受:首先我感觉人一般有三种状态,如三条水平线
        一、亢奋激动的状态____________感受周围的事物有些飘、浮,因为头脑兴奋不真切,也不客观真实。
        二、平和平稳的状态____________感受特别真实可靠,因为身心处于自然放松状态,自我感觉也轻松、自由自在,在行动、思想上表现得为所欲为。
        三、压抑低落的状态____________很难投入真切地感受周围的世界,处于紧张焦灼的状态中,要强迫控制自己才能辛苦感受现实,常常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往下沉,陷入压抑状态中,更难以兴奋,活得艰辛苦楚。
        人们的常态大凡处于在第二种平和平稳的状态,而且基本长时间处于该状态,感到舒服自在。在某些状况下,我们也会在某一时期内或短暂时间处于亢奋或压抑状态,体验其中的感受。一个人的状态基本处于第二种状态的直线上,时常或偶尔在第一、第三种状态上下波动起伏,长期处于亢奋、压抑状态让人无法忍受,即是身体也不能承受,我们的身体自身也有调节功能,能够恢复到第二种状态中,保持身心的平衡。当长时间处于兴奋时,如同范进中举那样高兴过头S了,长期处于压抑时必然导致抑郁。
      
        生活在第三种状态――压抑之中时,感觉沉重,日子难熬。老是无来由的紧张焦虑,身心处于应急状态中,特别脆弱,控制力大副下降,很容易心烦意燥,感受不到宁静安详、快乐兴奋,糟糕的时候觉得自己濒临崩溃。压抑,就是一种紧张状态,自己多年抑郁感受,几乎丧失了第二种状态的生活能力,可笑的是一度不了解身边的人们为什么活得这般轻松自然?我又为什么要如此紧张兮兮?!也许我知道自己无须这样焦虑,但是好像失去控制,身心不听使唤,游离了我的意志、意识,可能此时的身心处于潜意识的掌控之中。哪怕走路、逛街、购物、工作、等待常常失控在压抑紧张的状态中,简直让人难于忍受的折磨,表面上我们依然强制自己保持平静,外人难于觉察,内心却是惶恐不安得翻腾倒海,煎熬中。
      
        唯一的路径就是积极通过改变自己的意识,继而潜移默化改变潜意识,不断地提高自己情绪,让自己从第三种状态中浮起来,趋向、到达第二种状态。
        当人长期处于第三种状态时,因为此时处境很容易让人觉得自己丧失控制支配能力,改变现状的能力,其实不然,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尽量降低抑郁症状的困扰,坚韧生活,积极乐观把自己往上提升,拉回第二种状态中,走向康复。只要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一定可以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之中。一是依靠我们自身的意志,也是内因,最坚定可靠的力量,二是向出现在我们生命中任何一股超过我们力量求助。
      
        每个坚忍跋涉者都必定成功!
        日期:2007-5-29 16:05:08
        -----75-----
        世间除了父母与孩子,大凡的人际关系仅仅是利益关系,只是利益关系。人是以利益为核心驱动的个体。仅仅有经济、情感、精神、需求等各种各样的不同利益之分,并没有哪种利益关系显得高尚值得推崇,那种利益关系显得势利应该鄙视,只是个人的人生追求不同而已。外在显现有人重情义,有人重金钱。
        除了我们的父母,没有一个人能为谁可以永远付出,不求回报。尘世间看似多么坚深的情义和爱,难免都有私欲。只有互利平衡的关系方能持久。
      
        利益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最好的衡量点和分析问题的切入点,一旦理解掌握问题的关键所在,很多无法理解接受的问题变得迎刃而解,一直无法看透的人事也忽然间明晰透彻。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对那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形形色色的表现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不再质问和疑惑,感到从未有的豁达和开朗。
        日期:2007-5-30 11:55:52
        -----76-----
        说说我的父母
        从18岁离家读书工作以后,很少较长时间接触自己的父母,对在家时父母的印象也已经很模糊了。
        这次父母出来与姑姑、伯父见面,顺便到我家。以前小的时候不懂事理,一般父母是怎样的认为,自己也与他们保持高度一致,他们认为对的没有错,认为不对的好不到哪里去。随着自己的成长,逐渐了解经历一些世事,也开始检讨自己的观点言行,逐渐觉悟过去的偏激和错误。可是,一直呆在老家的父母却依然没有太多的改变,很多想法依然如故,如今我已经意识到他们的见识与理解是多么不合时宜,无法做到象从前那样去维护他们,别人也难于认同,他们自己亦会因此感到受挫和沮丧。
      
        在我姑姑家呆了两天后,我赶紧把他们接到自己家,说要给他们洗洗脑。也许父母与女儿之间亲近,爸妈之间的说话语气和方式变得无所顾忌,父亲说话主观,措词极端,喜欢用“最,非常、很……”语气强烈,就好像所说话里的字句全加了着重号,母亲言语激烈,而且一辈子喜欢攻击打击父亲,不放过父亲言语中的任何漏洞,常常以高八度声音充满挑衅去质问父亲,父亲也是个脾气不好的人,因此引起冲突和敌对。感觉他们的谈话充满找茬、顶撞、对立,夹杂着争执和指责。只是普通的话题,相对平和的场景,他们相处如此。在困苦的年代,矛盾冲突之时,更是激烈冲突,家无宁日。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从小到大,姐弟三从来没有感到家的安宁、温馨、和谐、平静。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没有问题才神奇呢!我的父母原来如此,当这样的客观现实摆在面前时,我还是感到无比震惊。
        当天晚上,我还是平静地指出母亲的不足之处,想着是自己的妈妈,说话比较直接,不管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她都不应该如此对待自己的丈夫。再有就是母亲太过情绪化,喜欢发泄,她自己舒爽了,身边的人遭罪了,破坏了家庭气氛。而且,告诉她一个人爱生气,情绪化,耗去不少心力,很容易疲累,如果心情平和生活,自身的精力会充足很多。
      
      




返回目录

[20]   [21]   [22]   23   [24]   [25]   [26]  

[首章]  [尾章] 23章/共206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f01c4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