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
第91节日期:2009-10-11 20:24:44
心理诸葛19 诸葛亮道:“曹操本来就有青州军四五十万;平了袁绍,又得兵四五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何止二三十万;今得荆州之兵,又是二三十万。这样算来,连一百五十万都不止呢。” 孙权将信将疑,又再问道:“那么,曹操手下战将谋士有多少呢?” 诸葛亮说:“何止一两千人!” 孙权想想自己这边拿得出手也就几十人,不由默然。但孙权还是有点不甘心。作为独霸一方的诸侯,孙权心里当然是倾向于独立自主的。所以,尽管众谋士众口一词劝他投降,他也一直不表态,就是在内心还存有一定的幻想。所以,孙权继续发问,以期从诸葛亮那里捞到一棵救命的稻草。哪里料到诸葛亮就是要让你走投无路,再指点你一条生路。 孙权说:“现在曹操平了荆楚,还有什么打算吗?” 诸葛亮说:“当然是要一鼓作气,攻取江东了!” 孙权叹了口气,说:“既然如此,战与不战,请先生为我决断吧!”这句话说明孙权此刻尚还幼嫩,还承担不起一方之主的重责,关键时刻还是想把决策寄托在别人身上,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诸葛亮用来说服孙权的办法和江东群儒如出一辙,都是抬高曹操,把曹操当工具。但同样是抬高曹操,诸葛亮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贬低孙权,而是为了抬高刘备和自己,让孙权觉得抗曹少了刘备是绝对不行的。 从孙权的话头来看,诸葛亮觉得火候还没到,还不能吐露自己的真实意图,还需要再次给孙权脆弱的神经加加压。 诸葛亮说:“现在曹操已经快要平定天下了,刘豫州也不是他的对手,将军你继承了父兄的基业,你还是自己量力而为吧。如果能够与曹操抗衡,那么就早点和他决裂。如果不能够与他抗衡,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保全。” 诸葛亮设好了一个语言陷阱,孙权果然一头扎了进来,说:“请问先生有何办法?”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何不听从众谋士的话,投降曹操呢?” 孙权垂头不语,心里暗生闷气:“就这个计策,还用你大老远跑过来告诉我啊?我要是想投降,何必向你请教呢?” 沉默是金,也是对付伶牙俐齿的最佳武器。如果就此冷场,诸葛亮的目的就要泡汤了。所以,诸葛亮赶紧火上浇油:“将军你如果不早做决断,就来不及了。” 孙权还是沉默不语。诸葛亮只能继续“挑逗”:“古语有云,寡不敌众,弱难胜强。将军如果不早日投降曹操,那么江东士民势必生灵涂炭了!” 孙权终于哼了一声,说:“既然曹操如此强大,那为什么刘豫州不投降呢?” 诸葛亮脸色一端,一本正经地说:“刘豫州怎么能够向曹操投降呢?田横是齐国的壮士,尚且守义不降。何况刘豫州是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如水归海。目下虽然事业未成,但怎么能屈膝事人呢?” 诸葛亮抬高曹操,是为了抬高刘备。而他抬高刘备,则是用贬低孙权来激怒他! 孙权本就血气方刚,诸葛亮的这番话,让他觉得自己给刘备提鞋子都不够格,他的自尊心怎么能够受得了?!但孙权还算是控制力强的,没有当场发火,只是一挥袍袖,一语不发,走入后堂去了。 鲁肃见状,十分生气,过来责备诸葛亮:“诸葛先生,你是怎么说话的?要不是我们吴侯宽宏大量,你今天麻烦大了!” 但鲁肃生气,没想到诸葛亮比他还生气。诸葛亮说:“哼,堂堂吴侯,怎么如此不能容人?我明明有破曹良策,却不来问我。那还要我来干什么?” 诸葛亮的意思是,孙权根本不应该问“是战是降”,而是应该问“如何破曹”!孙权问错了问题,诸葛亮当然不待见了。这就是名士之风! 以气制气,胜过千言万语的辩护解释。其实,事情都是诸葛亮一手挑起来的,但诸葛亮盛“气”凌人,反而让鲁肃觉得孙权亏待他了。鲁肃立马就蔫了,连忙说:“先生果然有破曹良策,我马上去见主公,让他来向您好好请教!” 诸葛亮鼻子里哼了一声,说:“曹操的百万兵马,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群蚂蚁罢了。只要我举举手,一切化为齑粉!”这句话声音不大,却极为自信,鲁肃鲁子敬一听,正所谓是“肃”然起“敬”,立马跑到后面向孙权汇报去了。 鲁肃来见孙权,孙权满腔怒火,就要对他发泄:“子敬,你看看你,真是带了个‘高’人啊!” 鲁肃哈哈一笑说:“主公,你弄错了!我刚才也责怪诸葛亮了。没想到他说主公你不能容人呢。他明明有破曹之策,你不去问他,反而问他‘是战是降’,他还老大不高兴呢!” 鲁肃这句话虽然不中听,但却正是孙权孜孜以求的“救命稻草”!如果能破曹,那么他就可以安然无恙,永霸江东了。孙权一听,立即来了精神,回嗔作喜,说:“原来孔明有良谋,怪我,怪我,没有好好向他请教,几乎误了大事!” 孙权立即整束衣冠,再度出来,与诸葛亮相见。孙权连忙道歉:“刚才我一时性起,冒犯尊严,还请先生宽宥!” 诸葛亮一看孙权已入自己圈套,也就就坡下驴:“刚才我言语冒犯,请恕我不敬之罪!” 宾主再度言欢。此时此刻,诸葛亮前期的充分造势已经埋好伏笔,孙权觉得自己有愧于诸葛亮,出于互惠回报的心理,主动就提出了要和刘备联合抗曹的想法。当然,孙权也希望通过和刘备的联合,结成一伙后,能够让诸葛亮的“良谋”充分足量地为自己所用。尽管他连良谋的边儿都还没有见识到。 不过,孙权毕竟不是傻子,他心中还有一点疑问。他刚才明明听诸葛亮亲口说刘备只有数千人马,战将也只数人。这么一点实力,怎么能和自己联合呢? 但诸葛亮一张嘴,情形就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刘豫州虽然新败于长坂坡,但战士生还者不在少数。关羽率领的精兵就有一万人,刘琦手下的江夏人马也有一万。而最重要的是,曹操之众,原来疲惫,已经是强弩之末。加上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兵马,虽精水战,却和曹操并不齐心。这样看来,曹兵虽多,何足为虑?!” 诸葛亮的前半段话,是为了突出刘备的实力和孙权方是相差不大的。联合联合,如果不是势均力敌,将来“分赃”也就很难均衡。他的后半段话,则是鲁肃以前最想让他对孙权说的。以前他不说,是因为时机不成熟。现在,孙权已经承诺孙刘联手,那么,就该“贬低”曹操,以强大孙权的自信了。毕竟,正面抗曹的重任,大部分是要东吴人马来承担的,信心是战而胜之的重要保证。 孙权终于听到了“朝思暮想”的话语,不由心花怒放,当即传令说:“吾意已决,联刘抗曹,再不复议,即日起兵。”选择性倾听是人类的一种痼疾,孙权当然是不能幸免的。 诸葛亮也终于听到了“朝思暮想”的话语,不由一阵轻松。其实,他今天面对孙权的出色发挥,还有一大半是张昭等人的功劳呢。张昭等半路拦截住他,逼得他舌战群儒。但这一场车轮大战,反而成了诸葛亮最好的热身运动。在张昭等人的厉辞激发下,诸葛亮进入了最良好的竞技状态,终于凭借出色的发挥,说服了孙权,达到了此行的目的。 诸葛亮回到馆驿,心情愉悦而轻松,以为自己的冒险行动已经大功告成。但他不知道,艰难的旅程才刚刚起了一个头,前面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在等着他。如果他稍有不慎,非但不能为刘备从破曹中渔利,甚至连他自己能否全身而退都还不得而知呢。 再说张昭等人,听到孙权传令,不由连连叹气“中了诸葛亮之计”。一伙人商议一番,又联袂入宫,去见孙权。如此这般,又说了一通。孙权刚才被诸葛亮一时激起的豪情已经消退,态度已经不再那么决绝,而是有所动摇。但毕竟是自己刚刚宣布了命令,不能马上出尔反尔,只能沉默不语。 鲁肃听说后,也是连忙去见孙权,如此这般,也表达了一通。 孙权听得十分烦闷,只好对鲁肃说:“你先退下,容我再想想。” 不是孙权优柔寡断,在重大决策面前,一个毫无经验的人,甚至是很有经验的人,也是经常会患得患失的。诸葛亮刚才其实有点掉以轻心了,没有趁热打铁,让孙权举行一个盛大而隆重的仪式,来广为宣传“孙刘联手抗曹”的重大决策。须知,越是公开的承诺,越是具有强大的约束力。而孙权不过只是口头传达了自己的意见而已,约束力显然还不够抵挡自我内心的动摇以及外部的强烈反对。 ××××××××× 心理学家感悟:破解“生气”的最好办法是“以气制气”。 |
第91节_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在线阅读_陈禹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97 t:218-7094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10651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