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
第98节日期:2009-10-22 22:20:55
心理诸葛26 诸葛亮借着草船借箭的这惊人之势,对鲁肃说了一番铿锵有力的话。 诸葛亮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瑾教我十日完办,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这一件风流罪过,明白要杀我。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 诸葛亮的话里有三层意思。 第一,将为将的最高素质当成基本素质,用来贬低周瑜。有了草船借箭的成功案例烘托,诸葛自然是符合要求的为将之人。但诸葛亮将其定为基本素质后,所有不如他的人就成了“庸才”。 第二,大雾天气是诸葛亮早就推算出来的。但诸葛亮却说是三日之前算定有大雾,意指当周瑜故意以造箭为难之际临时的神机妙算。这显然会增加诸葛亮的神秘感和权威感。这是诸葛亮为自己立威所作的铺垫。 第三,揭破周瑜的阴谋,并通过宣扬“我命系于天”来进一步神化自己。这句话他不能直接对周瑜说,只有通过鲁肃的这个传话筒传递给周瑜。 成功真是一个好东西。当周瑜看到十万多支如期搬到中军帐里交差,又听了鲁肃细说原委后,不由深深地被折服了。这一刻,诸葛亮在他眼里几乎成了一个神。在神面前,凡人怎么还可能心生嫉妒呢? 周瑜恭恭敬敬地出了营寨,来以对待老师的礼节来迎接诸葛亮。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即便是古代的孙武、吴起也赶不上先生您啊!” 诸葛亮微笑道:“雕虫小技,不足为奇啊。” 这两个旷世奇才之间的关系,第一次如此融洽。周瑜恭恭敬敬向诸葛亮请教破曹之计。诸葛亮谦让一番,周瑜说:“我有一计,不知可否,请先生论之。” 诸葛亮急忙拦住了周瑜,说:“都督请先别说,咱们两人各自写在手内,看看是否所见略同?” 周瑜一笑,同意了,叫人取来笔墨。 诸葛亮这样做是不是多此一举呢?既然周瑜要说,你就让他说好了。 绝对不是。 诸葛亮心细如发,心如电转。他早已经定好了火攻之计。如果周瑜也想到了,并先行说了出来,那么将来的首功就是周瑜的。这就像现在专利权,并不是颁给最早发明的人,二十颁给最早申请的人。 前面已经分析过,诸葛亮必须处处争功,时时立威以便为将来分利打好基础。所以,他一定要阻止周瑜。而当两人同时写在手上,即便相同,也是共享“专利权”。而一旦周瑜之计不如火攻,那么,诸葛亮的功劳就更加之大。 所以,诸葛亮必然要演上这么一出保赢不输的把戏。 两人写毕,各自伸掌一看,都是一个“火”字!两人相视大笑。周瑜笑的是自己的妙处竟然与“神人”诸葛亮完全一致,足见自己的英明。诸葛亮笑的是,没有被周瑜抢注“专利权”,并且让事情进入了自己的预设轨道。 这个时候,周瑜还没有想到风向的问题。一旦想到了,他是要吐血的。但诸葛亮早就知道了必刮东风,他也知道,到时候自己必可利用东风大做文章。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看出周瑜是后知后觉的,而诸葛亮是先知先觉的。而他们的共同对手——曹操,则是随知随觉的。这三个人的排名是诸葛亮、曹操、周瑜。 曹操采纳了庞统的连环计,将战船连在一起,果然风平浪静,如履平地。但此时程昱进言说:“船连在了一起,固然是平稳了。但如果敌人用火攻,就无可逃避了。” 曹操哈哈一笑,说:“夫为大将者,先明天时,次察地理,然后以法用兵。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 曹操的这番话,和诸葛亮教育鲁肃的那番话何等相似!曹操的军事才能确实是很了不起的,否则也不可能统一中国的北方。 可惜的是,他遇到了比他更厉害的诸葛亮。 诸葛亮大笑之后,深入一想,不由吓出来一身冷汗,并开始后悔自己此前对鲁肃说的那番话了。 那是一番过头话。当时,诸葛亮确实有一点得意忘形了。 过头就在一个“算”字上。“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也就是说,大雾是必定有的,只是诸葛亮比别人提前算到了。既然如此,将来的突刮东风,也是可以提前算出来的。东风当然是火攻曹操的关键,但如果只是算出来的东风,也算不得多少大的功劳。东风要刮三天,就是不会算的周瑜,也会当机立断,在刮起东风的当天,甚或是第二天发起火攻。反之,将本来就要“刮”的东风,包装成靠自己神力“借”来的东风,情况就大大不同了。破曹的功劳一大半是要记在借来东风的诸葛亮身上的。 过犹不及,言多必失。诸葛亮教训鲁肃确实是过足了嘴瘾,但也给自己的未来谋划埋下了祸根。 诸葛亮努力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懊悔,与喜气盈面的周瑜告别,回去苦思如何挽回这个巨大的漏洞。 再说周瑜,既然定好了“火攻之计”,就紧锣密鼓地安排部署起来。他和黄盖商量好苦肉计,让黄盖诈降。随后又利用蒋干再次来访的机会,让庞统跟随而去,说服曹操采纳连环计,将大小战船全部用铁环串联在一起。 这一天,周瑜在山顶瞭望曹军水寨,突然看见一阵大风将军寨中央的黄旗吹折。周瑜看着旗杆倒向的方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当即口吐鲜血,往后而倒,不省人事!左右亲近急救回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就是因此而病。如果没有东风,一切谋划都是水中花,镜中月!而隆冬之际,哪里会刮东风呢?看来,连老天都在帮曹操啊!这对周瑜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无法承受。 周瑜在破曹的关键时刻,一病不起。东吴人心慌慌。诸葛亮心知肚明,却先不点明。东吴的这一场危机,正是他再次自高身价的大好良机。东吴上下,越是着急,就越是显出诸葛亮之能。拖得时间越长,就越是显出诸葛亮之功。 诸葛亮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再拖下去东风就快来了,才找来鲁肃,说:“都督的病,我手到病除。” 鲁肃虽然从来没听说过他能治病,但对他早已顶礼膜拜,深信不疑,权威的力量是横跨一切领域的。鲁肃立即将他带到周瑜病榻之前。 诸葛亮对周瑜说:“连日不见,没想到都督病得如此严重。” 周瑜叹了口气,说:“人有旦夕祸福啊。” 诸葛亮立即对了一句:“天有不测风云啊。”这句话一语双关,周瑜是多么机敏的一个人,怎么能听不出诸葛亮话中有话呢? 周瑜之所以会病得如此沉重,就和诸葛亮上次宣扬他预先算出大雾天气有关。这一点,周瑜是深信不疑了。当他看到曹军旗杆被北风刮倒后,突然想起北风会让他引火自焚。而此时,他判断诸葛亮事先也没有料到这一点。但他绝不敢让诸葛亮来算一算会不会刮相反的东风。因为只要一问诸葛亮,事情就大白于天下了。周瑜的自尊心接受不了自己的奇计良谋转眼之间变成其臭无比。这是他维护面子的需要。 但诸葛亮的这句话一说,周瑜知道已经瞒不住了。周瑜只能再次请教诸葛亮。 诸葛亮请人拿来纸笔,鲁肃以为他要开药方。没想到诸葛亮只写了16个字: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见诸葛亮果然识破自己的心思,虽然有些难堪,但事情不解决始终是不行的,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请诸葛亮赐教。 “请先生算一算何时会刮东风?” 诸葛亮最为害怕的问题终于冒了出来。但诸葛亮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诸葛亮沉重地点了点头,说:“我早已算过了,这个冬季不会刮东风。”这个回答在诸葛亮心里已经翻滚了无数遍。这是他苦心思考后,对自己当初信口开河而留下的漏洞的修补之策。 这个回答因其符合一般人的生活常识,其可信度是极高的。大雾之天,是冬季常见的。而东风在冬季则几乎是不可能刮的。 周瑜听到这个回答,心中近乎绝望,直挺挺又向后倒去,嘴里只是念叨:“先生,你不是说天有不测风云吗?” 诸葛亮神情严肃地说:“都督不用着急,我还有一个办法。” ××××××××× 心理学家感悟:过犹不及,人人皆知,但人人均无法避免。 |
第98节_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在线阅读_陈禹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97 t:218-2917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调用缓存:085ae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