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
第92节日期:2009-10-1222:21:00
心理诸葛20 孙权在后堂,寝食不安,犹豫不决。母亲吴夫人得知后,心疼儿子,就来探看。吴夫人问道:“儿子,你为什么事操心成这样啊?”孙权说:“现在曹操屯兵于江对岸,有吞并之心。我问诸位谋士,有的说要投降,有的说要作战。有心和曹操一站,又担心寡不敌众。有心要投降,又担心曹操不能相容。所以犹豫不决。” 吴夫人不由笑了出来:“傻孩子,你怎么忘了我姐姐临终前所的话呢?我是夙夜不忘,你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 孙权一听,如梦方醒! 吴夫人姐妹两人共事孙坚。孙坚早死,长子孙策奋力创下江东基业,但也不幸英年早逝。孙策死前曾经留下一句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吴夫人姐妹俩都将这句话牢记在心。此后,吴夫人之姐过世前,又再次转述了孙策的这句遗言。吴夫人对这句话可是想兹念兹,时刻铭记。孙权却早忘了个一干二净。 但一经吴夫人提醒,孙权立即想了起来,不由大喜过望。这一根“稻草”显然比诸葛亮给他的那一根靠谱得多! 同样是这句极其重要的遗言,为什么吴夫人牢记不忘,孙权却需要提醒才能想起来呢? 人的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两种。 所谓内隐记忆是指,人并非有意识地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在对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自然而然就表现了出来,这种记忆也被称作无意识记忆或潜意识记忆。而外显记忆则是有意识地从自己的记忆中调取出自己先前存储而此刻需要的信息。 内隐记忆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外显记忆有明显的差别。 1.保持时间。在保持的时间上,内隐记忆要明显的长于外显记忆。 2.干扰形式。内隐记忆不容易受外在刺激的干扰,而外显记忆容易在干扰后发生遗忘。 3.记忆负荷。外显记忆在记忆项目增多的时候会导致记忆数量和准确性的下降,而内隐记忆不受这种影响。 吴夫人对孙策及其姐遗言的记忆就属于内隐记忆,已经深深渗入她的潜意识中,随时随地都能想起来。这是因为这两次临终嘱托对吴夫人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人生大事。吴夫人不断在内心重复这一句重要的话,自然就转为潜意识了。而且,吴夫人对张昭周瑜都非常熟悉,感性化的认识远胜过孙权,也就能更加形象而深刻地理解这句遗言的意义。而孙权在孙策死时,还不满二十岁。此前他根本没想到年富力强的长兄会英年早逝,还一直抱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依赖性想法。猝不及防间,就要替代孙策承担起一方霸主的重责。千头万绪的事情涌来,加上孙权对张昭周瑜还不是很熟悉,自然就很容易将遗言抛诸脑后了。而且,孙权继位后,一直没发生什么“重大外事”,他也就根本不会想起周瑜的重要性了。所以,孙权对此的记忆属于外显记忆。当然,由于临终遗嘱的重要性,他是不会忘记的,只要一提醒,当然很快就想起来了。 “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这个即将改变天下大势的风云人物就要登场了。那么,此刻周瑜在哪里呢? 俗话说,说曹操,曹操就到。但此刻对孙权来说,却是说周瑜,周瑜就到。 周瑜本来在鄱阳湖训练水军,听说曹操引兵相向,早已星夜回奔柴桑,就在孙权想他的当儿,周瑜船已到岸。孙权闻报,大喜过望。 鲁肃与周瑜交情最厚,闻讯后立即去迎接。鲁肃知道周瑜的分量,如果他能和自己同一条心,力主抗战,那么大事可谐。 鲁肃对周瑜诉说了前番情事,周瑜说:“子敬不要担心,我自有主张。你还是早点请诸葛亮来见我吧。” 张昭等人听说周瑜回来,也前去游说,以争取周瑜支持。周瑜说:“我也早就想投降了。咱们意见完全一致。” 程普黄盖等一班战将来访,周瑜照方抓药,说:“我也早想奋力一战了,咱们意见完全一致。” 周瑜为什么要这样故弄玄虚呢? 道理很简单,张昭等人唯恐刘备诸葛亮分利,周瑜也早看到了这一点。他之所以不表明真实态度,就是要“破坏”诸葛亮精心谋划的联合抗曹策略。 周瑜是个坚定的主战派。早前东吴还天下太平的时候,他就未雨绸缪到鄱阳湖演练水军,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他早要投降,那千辛万苦练兵干嘛? 但是,周瑜少年得志,也附带培养出来目空一切的坏毛病。每个人都有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的倾向,像周瑜这样多才多艺的人更是如此。周瑜根本没有把拥兵百万的曹操放在眼里,自然更不会将孤穷刘备麾下的诸葛亮放在眼里了。周瑜认为,凭借东吴的力量和自己的能力,足以击退曹兵,根本用不着刘备诸葛亮来帮忙。所以,周瑜决定深藏不露,以柔克刚,让诸葛亮自觉没趣,黯然而退(周瑜没法公开地下逐客令,是因为鲁肃告诉他,孙权已经传达了联刘抗曹的命令)。 周瑜让诸葛亮早点来见他,也是想早点了断这桩事情,以便留出充分的时间来备战。 鲁肃哪里知道,急冲冲地跑去请诸葛亮。周诸鲁三人见面,分宾主落座。 鲁肃不知周瑜意图,急着发问:“将军意欲何为?” 周瑜一本正经地说:“曹操势大,不能力敌。我早已打定主意,明天面见吴侯,就劝他遣使纳降。” 鲁肃根本没想到周瑜会说出这种话来,愕然道:“君言差矣……”叽叽咕咕说了一大通。周瑜只是微笑不语。 诸葛亮一看这架势,早已心知肚明。但他也是没有退路的,他平生第一次甘冒大险,孤身前来,不分点好处不绝对不会打退堂鼓的,而且好处小了也不行。 但他该如何破解周瑜的“逐客之计”呢? 笑,唯有冷笑,能够赢得主动权。果然,诸葛亮一冷笑,周瑜就受不住了,连忙问:“先生何故哂笑啊?” 其实周瑜要是沉住气,管他诸葛亮是冷笑还是热笑,置之不理,诸葛亮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但诸葛亮也判定周瑜是受不了别人的冷笑的。因为骄傲已经溶入了他的血液之中,周瑜明明知道自己扬言投降是装出来的策略,但他还是受不了别人对他的言行的负面表示。周瑜觉得,自己的才华胜过任何人,要是自己被愚蠢的他人(也包括诸葛亮)误认为贪生怕死的无能之辈,他的自尊心是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了的。 所以,周瑜会发问。但是,他没料到,眼前的这个人,并不是因为愚蠢到看不出他的真实意图而发笑,而是因为深刻窥知了他的内心活动而故意发笑以引蛇出洞。 如果诸葛亮出言不逊,周瑜就可借题发挥,就其驱逐出境。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诸葛亮竟然会“真心拥护”他的主张! 诸葛亮说:“我不笑别人,专笑鲁子敬不识时务啊!” 鲁肃再度愕然。面前的这两个人,都是他十分佩服的精英人才。但他们今天的说法却让鲁肃无所适从。 鲁肃不解地问:“诸葛先生,我怎么个不识时务了?” 诸葛亮徐徐答道:“曹操极善用兵,即便孙膑吴起复生,也不过如此。天下英雄莫能当之。公瑾主张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真是高见啊!” 鲁肃大怒,说:“诸葛先生,你怎么变了一副嘴脸?刚刚还劝我主公迎战,怎么这会有要劝我东吴投降了?” 诸葛亮却不理他,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当然是冲着周瑜说的。诸葛亮说:“我有一个好办法,并不需要牵羊备酒。只要派一个文官,一叶扁舟,送两个人到曹营。曹操一看,必然立即退兵。江东可保也。” 周瑜以为诸葛亮恼羞成怒了,故意说要将孙权和周瑜两人送去曹营。孙周是江东首脑人物,这两个人送到了曹营,曹操当然是心花怒放要退兵了。 周瑜先是一怒,随后又是一喜。怒的是诸葛亮竟敢当面戏弄自己,喜的是如果诸葛亮真敢这么说,自己就有理由大光其火,不但可以毫不客气将他赶走,甚至可以砍了他的头。 诸葛亮这么谨慎的人,就算是冒险,也是经过精心筹划的。如果没有把握,如果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他会这么说吗?他会给周瑜留下这么大的把柄或漏洞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 这两个人肯定不是孙权和周瑜,而是另外的两个人。但是,诸葛亮还不会这么痛快就报出这两个人的名字,他还要掉一掉周瑜和鲁肃的胃口。最重要的是,他还要在铺垫烘托一下气氛,否则他将要使用的计策的效力就没有那么霸道。 诸葛亮将要使用的计策是“坏心情策略”! ××××××× 心理学家感悟:人往往不是失败于对手,而是失败于自己的自尊心。 2009年10月12日星期一晚22:22于别馆13B |
第92节_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在线阅读_陈禹安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897 t:218-2806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46145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