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势分三足鼎 ———————— 三国往事闲弹

第102节

日期:2010-01-27 21:23:40
      
        三十七(暂时无题)——东吴的两大边镇
        上
        讲完了蜀汉的三大边镇,接着再讲一讲东吴的边镇情况。
      
        在进入正题之前,也照例将东吴的疆域概况简单介绍一下。东吴全盛时期的疆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州:
        一、扬州: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全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以及长江北岸部分地区。
        二、荆州:今湖南全部,湖北南部、贵州东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
        三、交州:今广东大部、广西大部、今越南北部。
        在具体行政区划上,这三大州又略有变动,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从荆州拆出江夏等郡,另置郢州。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在吕岱的建议下,孙权将交州的东部拆出来,另置广州。不过郢州和广州存在的时间不长,很快又撤销了。直到孙休永安七年(公元263年),又重置广州。
        在这东吴三大州中,扬州是东吴的核心统治区,经济最发达,也是孙权的命根子。虽然扬州在江北要面对强大的魏军轮番攻击,但和蜀汉的川西平原地区一样,严格来说都不能算是边镇。
        至于荆州,严格意义来讲,荆州是东吴最大的战略缓冲区。孙权有了荆州,就能最大限度的抵御来自蜀军从西线发动的攻击,荆州横长数百里,只要守住荆州,孙权就几乎没有了西线的威胁。同时可以反击曹魏,也能最大限度的减轻扬州(来自魏军)的军事压力。
        东吴的交州,实际上就相当于蜀汉的南中地区,这里民族杂居,情况也相当复杂。相对于荆州的重大战略价值,交州的战略意义似乎要略小一些。但交州的稳定与否,与直接关系荆州和扬州的南线安全。万一蜀军要东进交州,那东吴几乎就是被蜀汉两面合围,孙权承受不起这样的惨重代价。
        和蜀汉的情况差不多,表面上孙权和蜀汉结盟,但孙权根本不相信蜀汉。孙权两次严重伤害了蜀汉的重大利益,他不信蜀汉会不记仇。吴蜀都在结盟的同时,暗中防备对方,这年头谁能相信谁?满大街都是骗子。
      
        在与蜀汉接攘的荆州和交州中,如果让孙权拼尽身家性命必保一个州的话,孙权一定会死守荆州。荆州的地理位置实在太优越了,占据荆州之后,孙权西可进蜀,北可图取中原,退而划江自守。
        可惜孙权是个懒羊羊,小富即安的主儿,他没有统一天下的魄力,只想守住这一亩三分地,做个快乐的土财主。欲保江东,必守荆州,这是吴国高层的共识。正因为如此,所以镇守荆州的人选,必须是吴国官场有名望的一线重臣,而且此人必须有强硬的军事能力。当时吴国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陆逊。
        陆逊出身于江东四大姓之一的陆氏家族,门庭显贵。当时东吴最顶级的豪门大族有四家,全部出自吴郡(今江苏苏州),即“吴郡四大姓”,分别是吴郡顾氏、吴郡张氏、吴郡朱氏、吴郡陆氏。
        因为陆氏是江东首屈一指的超级豪门,陆家的威望不成问题。再加上陆逊是三国最顶级的名将,袭荆州、杀关羽、败刘备,这样的功劳很有含金量,江东文臣武将个个心服口服。
      
        可以这么说,孙权能拿下并坐稳荆州,陆逊是第一功臣,所以让陆逊守荆州,也算是对陆逊的一种奖赏。孙权甚至把陆逊的爵位由娄侯改成了江陵侯,给陆逊改了“户口”。孙权此举,实际上是变相承认了陆逊对荆州的统治,东吴一直有两个朝廷的说法,一个在扬州,一个在荆州。
        后来吴蜀联盟,孙权只负责外交的大政方针,与蜀外交的具体事宜,均全权交由陆逊负责。孙权另外打造了一方印玺,交给陆逊,孙权与蜀汉所有的外交来访文件,都要交给陆逊过目。如果陆逊觉得哪地方不妥,直接修改,并盖上印玺。说陆逊是东吴的二号皇帝,并不为过。
        在吴蜀关系复好后,两国停止了军事斗争,荆州的西线防御体系基本不见刀兵。而吴魏关系就此破裂,战事不断,荆州的防御重点由西线转向了北线。以东汉时荆州的辖界来看,东吴的荆州占了至少七成,曹魏占了三成。大致从从今湖北云梦县至今湖北兴山县拉一条曲线,北荆州属魏,南荆州属吴。
        因为边界划定的原因,魏军对东吴的军事进攻,只有两条路可走:东线攻扬州,西线攻荆州。陆逊在荆州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御魏军南下,绝对不能让魏军突破长江防线,否则魏军千舰东进,孙权就死翘翘了。
        因为魏军慑于陆逊的强悍,直到陆逊被孙权逼死的那一年(公元245年),魏军始终没有在荆州战场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倒是陆逊在公元236年,奉孙权的旨意,主动率军北伐,在襄阳附近转了一圈,把魏军吓的魂飞天外。都说老鼠怕猫,其实猫也有怕老鼠的时候,就看老鼠狠不狠了。
        从魏国的角度来看,魏国南方表面上分为专对蜀汉的西线战场和专对东吴的东线战场,实际上还可以将东吴控制的荆州分为中线战场,东吴扬州为东线战场。因为东吴在坐镇荆州的人选慎之又慎,魏国基本没机会对荆州下嘴,只能专攻东线扬州。魏国“跛腿”式的对吴军事战略,其实对孙权来说是最安全的。
      
        做为三国头号搅局者,孙权对统一天下没兴趣,他对荆州的战略要求就是守好北线防御体系,陆逊出色的完成了守荆州的任务,孙权没有了西线压力,小日子过的非常开心。继陆逊之后出镇荆州的是东吴第一神童诸葛恪,诸葛恪才能出众,这也是孙权为什么不担心逼死陆逊的主要原因。
        诸葛恪是在公元245年任荆州牧的,他的任期虽然没有陆逊坐镇二十四年那么长,但也不算短。诸葛恪在荆州呆了七年,公元252年孙权病故,孙权有遗诏征诸葛恪回建业,以太傅、扬州牧的身份辅弼幼主孙亮,但同时还兼任荆州牧。
        不过也许是出于分化权力的考虑,孙权把荆州交给诸葛恪的同时,还让年愈八十的老将吕岱与诸葛恪共守荆州。之前的荆州差点被陆逊搞成了独立王国,这让孙权非常注重外镇权力的平衡,不能让一个国家重将在一个地区坐镇时间太长,很容易生出事端。
        当然,分化权力必须建立在局势稳定的基础上,否则更容易出乱子。诸葛恪回京辅政并连年北伐曹魏,荆州的防备主要由吕岱和卫将军滕胤负责。滕胤和诸葛恪是一条藤上结出的两个瓜,共进共退,最终被孙峻等反对派一网打尽,滕胤陪着诸葛恪被灭了三族。
        在三国鼎立,吴蜀联合抗魏的大格局下,东吴的荆州牧所承受的军事压力并不大。东吴朝廷对荆州的态度就是将荆州当成抵御蜀军东进的防御纵深,直到蜀汉灭亡之后,晋朝占领了西川上游要道,这时荆州的战略纵深意义才真正显现出来。
        从晋朝对灭吴的军事准备上看,一旦发动攻击,晋军必然从蜀中顺长江直下。所以加强荆州军防是刻不容缓的要务,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把事关身家性命的荆州交给了陆逊的侄子陆凯。陆凯的荆州战略非常清晰,就是死守要塞,遏住晋军东下的水路。
        这个防御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司马炎久欲统一天下,正愁没借口对东吴用兵,所以陆凯绝不上司马炎的当,从不占小便宜。陆凯在荆州坐镇六年,晋朝的荆州大员羊祜找不到下嘴的机会,只好和陆凯这么不尴不尬的耗着。
        当初为了加重荆州的防御力量,东吴在荆州设置了许多军事机关,就是都督制度。在整个荆州军防体系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西陵都督,西陵都督实际上是东吴荆州江防的最高军事长官。在东吴历任西陵都督中,最有名的一个,自然是陆逊的儿子、西陵督陆抗。
        吴永安二年(公元258年),三十三岁的陆抗就被孙休任命为西陵督,扼守西陵江防要塞。随后陆抗的权力越来越大,负责督管从巫县到公安县数百里的军事防线。陆凯死后,荆州防务基本上都由陆抗负责。
        陆抗是三国末期的名将,羊祜遇到这样一个对手,自然不敢多事,又和陆抗磨洋功。羊祜和陆抗是魏晋时代最有名的一对“敌国朋友”,他们互相问候,并经常送给对方礼物或者药品。实际上他们哪里有半点私交?都不过是以假应假罢了。
        东吴之所以在蜀汉灭亡后,还能在晋朝强大的军事压力下顽强坚持了十五年,并不是暴君孙皓有本事,而是孙皓在荆州用对了人。陆凯、陆抗都是一世良才,他们在荆州严防死守,不给晋军半点下手的机会。如果不是陆抗在公元274年病故,荆州再无良将,天知道晋朝统一还要等上多少年。
        从晋朝的统一战略来看,晋军的主攻方向就是荆州。只要晋军能拿下荆州,即使没有攻克江东本部,晋朝也能进一步压缩东吴的生存空间,东吴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晋军灭吴出了六路大军,其中有四路是主攻荆州的: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濬、巴东监军唐彬出益州。
        二百年后,前秦皇帝苻坚为了统一天下,向东晋发起疯狂的进攻。从军事角度看,苻坚这次用兵最大的问题就是只将火力集中于扬州一线,忽略了荆州,从而让东晋军从容的将有限兵力汇集于寿春。
        当时前秦和东晋的对立几乎就是西晋、东吴对立的翻版,前秦据有巴蜀、襄阳,完全可以学习西晋灭吴,兵分数路,重点攻击荆州,分散东晋有限的兵力,让东晋军首尾难顾。这就如同于打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点进攻。
        只要拿下荆州,江东必不可保,这是历史给出的答案。后来的隋灭陈、宋灭南唐、元灭南宋,若不如是。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40条记录; 当前102页/共140页   

[首页]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尾页]


第102节_势分三足鼎 ———————— 三国往事闲弹在线阅读_姜狼豺尽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436 t:219-36716]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6429a 大小:8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