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24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体会过运动和体力劳动带来的自我调节和放松,却没想到心念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当我执着于某一心念时,它消耗巨大的能量,让我无法融入当下的体验,让我思维变得僵化,严重制约了智力和能力的发挥。这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孩子充满活力和快乐?孩子懂得抛开不如意,只活在当下,还没有执着心。
        当我聪明不失时机地放下时,感受体内被执着心念所封闭的能量释放出来了,浑身充满了力量,脚步变得坚定、稳健、有力,全心全力地活在当下。心灵宁静、纯净让生命的能量流畅释放。
        平衡和谐、稳定安宁、持久的心理状态并非不可祈求,只要你觉察自己的每一个升起的心念,导向积极、良善,它一定会不期而至。
        日期:2009-12-17 15:18:00
        冲突(2)
        前面写了一节冲突,续写下来的情况。
        冲突后的次日,跟好友林说了自己的情况,商量着跟她一起开垦荒地种菜之事,她也乐意,叫我父母先把荒地占下来先。于是马上打电话,跟妈妈说,让他们帮我买个锄头,把草稍微铲一下,表明此地有人开发了。其他种菜事宜不关他们的事了,是由我、孩子及林来折腾。
        下班回去,问妈妈去弄了没有,妈妈说下雨没弄呢。第三天上班,一早接到好友青的电话,妈妈跟她投诉我强迫他们种菜之事。让我即刻火冒三丈,跟青发泄了好一阵子恶劣情绪。于是打电话跟父亲说清楚关于种菜的新想法,从指望他们看管到与他们无关,明确种菜不劳他们大架,尊重他们的选择、感受,一定不会去强求他们,现在只是请他帮忙占那块看好的荒地,怕周六我们去弄时被人占走了。父亲理解也接受了,回家后父亲说已经弄好了。父母也打开了心结,我也欢欣地让自己更积极主动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父母不愿种菜也没关系,我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开垦种菜,我和孩子、朋友依然可以享受种菜的快乐。
        生活不是非怎样不可。变通不仅让自己可以接受现实,也让我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日期:2009-12-18 10:06:07
        反思——愤怒反应模式
        昨天下午妈妈打电话来,说孩子抱着电视看,这让我很反感,反感孩子看电视。
        下午回到家里,父母说今天孩子没有去幼儿园,整天呆在家里看电视,天气冷带出去玩。怎么会这样呢?父亲解释说按幼儿园活动规律,周四上午是户外活动,一般在社区内,昨天听孩子说在社区的千色园玩,于是让孩子晚起,送到千色园,不见人,老师车孩子回园去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能不上幼儿园?我语气烦躁地质问,孩子没上幼儿园让我生气。上幼儿园时间不要让孩子呆家里,没有节目,孩子只会沉迷于电视里没完没了的动画片。在幼儿园孩子什么都吃,在家里孩子挑吃。
      
        孩子见我这样恼火,好像自己自己做错事那样害怕我的责备。虽然不满,我还是安抚孩子,这不是他的错,是大人沟通不好。孩子说周四上午到千色园玩,很可能只是他自己的想法或心愿,而不一定是老师的安排,而我们却以为孩子说的是事实。
        吃饭时,我孩子唠叨此事时,一边的LG也不高兴了:“别说了,孩子没上一天幼儿园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的反应根本不当一回事。很快也发现自己反应过火了,怎么就那么不能接受这么一点小事?执着于孩子非上幼儿园不可?过于严重化了生活小事的后果。
        再次惊醒于过去愤怒、不满、责备的反应模式,只要生活出现一点不如意的事,第一反应就是跳脚,抗拒接受,气急败坏的样子:怎么会这样?怎么可以这样?伴随着是愤怒不满的情绪,紧接着就是责备。也许这正是露易丝.海说的愤怒反应模式,愤怒反应是生活的常态。这就要好好地问自己:“是什么让自己如此愤怒?是什么让自己受不了?”
      
        也许我可以说,我就是这样的,父亲的反应模式已经深深烙印在生命深处。是的,我可以选择旧有模式继续生活下去,这也许是件非常容易的事,同时我要继续过内心长期波涛汹涌的生活,身边的人要承受我的不时爆发的愤怒、指责,然后我抑郁于糟糕的人际关系。
        在原生家庭生活那么长时间,我非常反感父亲的愤怒的反应模式,为生活的一点小事不顺心,他时常爆发的不满、愤怒、气急败坏毁掉了家里的平静和安宁,家人身心饱受煎熬。我再也不想再这样的氛围中生活下去,我也不想自己失控地制造这样的家庭生活。
        虽然不幸习得了父亲的反应模式,但我相信自己有毅力和决心改变这一切,可以选择觉醒、改变。我可以向LG或其他优秀的人学习,当生活发生一些非所愿事情时,我可以说:“哦,今天孩子没有去幼儿园,没关系!”小事一桩,或根本不是事,对生活没有强烈的意念,没有非怎样不可的执着心,不会为自己主观过度恶化事情的后果而失衡。
      
        跟一位好友,说起我们的伴侣和孩子,不约而同有此共鸣:他们跟我们在一起,是帮助我们成长的。LG跟自己很不一样,他的思维、态度、情绪反应与我迥然不同,在我没有没有觉醒,封闭自我,拒绝改变之时,我总是抱怨他不理解我,不跟我站在一个战壕上,很委屈,也很抑郁。当我开放自我,以观照之心去看待他时,觉察到原来自己是多么的偏执、过激,而他的反应要正常得多。
      
        让我学会用陈述句陈述告诉自己发生的事实,语气平静,接纳态度。摒弃用疑问句、反问句去质疑发生的事实。
        凡是不得,反求诸己。当别人对我生气、抗拒、不满时,我会静下心来想,自己有哪些做法让人受不了,有哪些地方没有顾及别人的感受,没有了解到他的心态和处境。告诉自己:“我可以改变!”然后迅速调整自己认清现实,接受变化,改变自己的想法、做法。
        也许要经过无数次的觉醒和练习,我才能彻底地告别愤怒的反应模式,然后建立和习惯新的反应态度——接纳与臣服事实,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安然。我想,自己会坚持觉察,一直努力去改变,一点一滴去做,向全新的生活模式逐渐靠近,直到抵达。
        日期:2009-12-18 11:34:44
        放下执着心
        现在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因为自己的觉察与成长,对父母的性情有了全新的较为客观的认识,这也让我诧异于从前他们留给自己的印象,让我对母亲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
        除了前面写过的母亲的自恋。还有她的顽固的偏执之心。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她有她的预期,她对别人有自己设想(很可能是她无法意识到的)要求,一旦别人不符她的愿望,不吻合她的要求时,她会表现得异常愤怒,不断地指责别人。不管别人怎么劝说她,经过多长时间,她依然坚持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她无法从别人角度去理解和接纳他人的做法。稍微有所触及,她即刻链接那些令她愤愤不平的事。她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而是一味地指责别人,包括父亲或我不认同她的人,她自觉委屈,没人理解她同情她。因为别人不再身边,她就将父亲和我来纠缠,父亲不怎么会反击,只会忍受到不能忍受或抱怨。我的起初的态度是平静地接纳她发泄情绪,经过多次,较长时间,她依然无休止地死缠烂打时,我就不客气地说她:你这样不满生气,小心你气坏自己,伤害的是你自己,你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有本事就去当事人算账去!她见我不好纠缠,才慢慢收敛,至今我也不知她有所觉悟没?
      
        母亲言行中的纠缠和偏执,根源在于她对自己心念的执着,执着于那些她认为应该、要怎样的意愿,拒绝接纳别人的做法和已发生的事实,因为她自身想法的封闭,所以她无法去换位思考,体验别人的处境和想法、做法。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她僵化顽固的思维,缺乏变通与适应能力。这样分析的话,觉得偏执和自恋的本质是一样的,偏执是否也是自恋的代名词?
      
        从母亲身上看到的一切,让我观照自己,惊觉过去自己跟母亲的反应如出一辙,那份纠缠和折磨是多么的痛苦!不仅仅是自己痛苦,也让身边的人觉得不可理喻,带给家人困扰。
        在觉醒反思路上走了一段时间了,从没有像看到母亲展现她的个性时如此清晰地观照到自己,带来很大的冲击和震惊,既然如此反感母亲的偏执做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对自己类似的做法保持高度的意识和察觉。这对我帮助很大,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错误的后果,能更迅速更有力地改正错误。
      




返回目录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首章]  [尾章] 124章/共206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69b2a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