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午休时,所有的棉布丝绸都给抢购光了。伊芙琳老师下午首先赞赏了大家的行动力和丰富的心灵,然后给我们讲了故事。在希腊有一个雕塑,一个强壮的马车夫驾着马匹,紧紧地拉着手中的缰绳,直视前方。马车夫的代表是什么呢?她问同学们。马车夫是自我的形象,中国人需要能控制自我的马车夫。比如,在买布料时,可以先把这个欲望放一放,想清楚自己的需要,还有自己的支付能力,然后才决定是否要买。
在第一天的课程中,音乐老师说要学竖笛,我跟几个妈妈非常激动地抢购了600多元的五音进口竖笛,而后发现老师教我们是七音竖笛,当时想孩子一年后就要学习了,先买了也没有关系。仔细想想这样的购物是很冲动的,到时买一点的不迟,现在买了还要保养,又用不上。一个自我失控的具体表现。
夏天来了,本来很冲动要买一双天美意的凉鞋,促销后还要300,当时很想马上买下,后来考虑了几天,觉得跟有些高,价格也比较贵,总家里还掏出两双能穿的凉鞋,一双还很新的,庆幸没有如此冲动下单。一个自我控制的最佳事例。
当感到冲动激动要达成实现某种欲望时,我会在脑海里想想伊芙琳老师带给我希腊紧紧抓住缰绳马车夫形象的雕像,自我是需要控制的,只有一个强健受控的自我才能走在正确的旅途,达到人生高远的目标。
日期:2010-05-12 10:16:13
超越反感与距离
在孩子幼儿园妈妈的人群中,有些妈妈与我挺投合,心意相通,交流顺畅,与个别妈妈有点距离感,我也能感受到她对我的反感,有时会省思自己有哪些方面令她感到不舒服?我想是有的,有些我能意识到,有些我可能还没有觉察,我接受她对我的抗拒,也接纳自己目前并不完美的状态,她对我的反感不会刺激我,也不会激起我对她的反感,她的反感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有不足之处,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也许有一天,我完善了自我,她一定会接纳和认同我的。我不放弃对她的接纳与包容,对她没有偏见和负面情绪。
我曾经厌恶公司主厨的那个同事,调整心态后,发现对他的反感不知不觉消失了。也曾经比较受不了某个强势的妈妈,改变认知后,我感受到她的温柔体贴。我的世界变得宽广,心也因此走向平和。
日期:2010-05-12 10:32:31
华德福治疗工作坊的分享(一):
1、关于孩子的命运
伊芙琳老师说在学校里有些孩子确实不容易被爱,老师要超越自己的反感去理解孩子,聆听孩子的命运,进入孩子的生命历程,发现问题所在,带给孩子爱和温暖。
孩子来到这个世上都是纯洁、美好的,拥有感恩、忠诚、同情等好的品质,只是外在的成长环境或生命历程让他出现了问题,当我们能超越眼前,看向孩子背后的命运时,我们能理解接纳孩子。
关于孩子的父母
伊芙琳老师在课上也说,是孩子自己选择了他们的父母,这是孩子的命运。
对于孩子的治疗,必须接受他们的父母,因为孩子与父母有很深的连结,他的生命来自于父母,父母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也是孩子的生命之源,孩子对父母无比忠诚,接纳他的父母给他带来安全感。
当我们能看向父母的命运,可以超越他们的人性弱点,而理解尊重他们,以谦卑的态度面对他们命运。
接纳自己的父母,也是接纳自己的命运。当我们能够谦卑地面对自己的命运,向它臣服、鞠躬,给我们带来了勇气和力量,同时体验到生命的自由。
日期:2010-05-12 12:12:12
华德福治疗工作坊的分享(二):
2、心魂体与物质身体的融合
在5月11日,伊芙琳老师最后一天上午课程中,刹那间我感受到心魂体从天国回归复位到物质身体,与之交融一体,和谐一起共奏生命乐章。这带给我巨大的惊喜和深刻的安宁,如同回到了生命之初,再次与自己连结、与大地连结、与周遭一切的连结,真切地感受生命,体验到生命的本质--喜悦。
接下来伊莉莎白老师的音乐课中,当我唱到某句歌词时,身心一致的感受是如此专注、美好,感动得自己泪眼盈眶。
身心灵一体,让我心不在害怕,不再惶恐,感觉到一种力能从心的力量。也忽然间明白了以前病了的生命状态是:失魂体、失乐园。
过了一些时候,才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两位老师的课程是如此滋养生命,对生命的创伤具有神奇的疗愈功效,非常吻合它的主题--治疗教育。而且我也发现了它与其他治疗心灵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它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地滋养着生命,在不知不觉无意识的状态中得到了疗愈。也是工作坊老师、学员的能量场让我实现了心魂体的回归合一,让多年的自我成长抵达新的生命境界。
日期:2010-05-12 16:11:54
华德福治疗工作坊的分享(三):
3、控制自我
前两天的感悟中也写到了关于控制自己,不在累述。
4、自我强健与自我成长
通过这几天对华德福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有一个较深的感悟,不管是做华德福学校的老师还是家长,都是对自我的一个挑战,我们必须踏上自我成长之路。唯有我们自身拥有感恩、忠诚、同情等生命的良好品质、功能健全的反应模式,才能给孩子展现好的生命状态,成为孩子的榜样,引领孩子,发展他与生俱来的好品质,构建他最原始牢靠的生活模式。
对我们富有挑战的是,我们原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并不完美,甚至还有不少是错误的,生命状态也需要整合,自身的品质同样需要修炼,自我成长意味着我们要改变和更新自我。自我成长必须要有极大的勇气去接受新事物,代谢不良的习性和模式,有意志和行动力去重建自我,获得新的意识和生活方式。这需要一个觉醒而强健的自我去突破旧有的模式,超越自我局限于束缚,抵达生命的另一高度。
上帝让孩子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生命,孩子又把我们带到了华德福领域,上帝还派来了传播华德福的天使,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接受、热爱、发扬华德福中得到滋养成长。
日期:2010-05-18 16:12:03
一、冥想
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体验我们的生命力。
当我聆听我的内在自我的时候,我经验到我的渴望。
当我想怎样让我的渴望实现的时候,我经验我的期待。
当我在经验我的头脑告诉我的时候,我在经验我的观点。
当我在聆听我的感受的时候,我在经验我的情绪和感受。
当我在保护我自己的时候,我正在经验我的生存模式。
当我在经验我的应对方式后总结所有的经验,我就会经验到我展现出的我的行为。就是你看到我的行为并听到我说的话。
二、冰山概述
冰山隐喻是萨提亚治疗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萨提亚模式的推广和发展者,莊贝曼博士发展出来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认识自我内在,从而达成与自我的和谐。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他人的内在,从而达成关系的和谐。它还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治疗师来有效引导来访者。
真实的冰山,1/8的部分在水面,7/8的部分在水下。当海面有风吹到漂浮的冰山的时候,冰山会往什么方向移动?当然是顺着风的方向,对吗?事实刚好相反,它会向逆风的方向移动,这与深层海水的流动与风向的流动相反有关。很有趣的是,作为人的行为经常会有类似的表现。比如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他的行为可能跟他的内心刚好相反,当然这绝对不是个一定的规律,只是说有很多这样的可能性。一个有很好的家庭沟通的青春期孩子,是不会出现所谓的叛逆期的。
冰山隐喻的是什么?隐喻的冰山指的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看到一些人的外在行为,和觉察自己的外在行为的时候,我们只看到别人的一部分,也只觉察到自己的一部分,那不是完整的自我。我们与人交往与自己交往,假如只看到行为的部分,那就意味着我们只看到对方的1/8,而看不到另外7/8。这样的人际交往,我们就会很容易“撞到冰山”。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冰山”——一个完整的人——是什么?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他正在做什么,说什么;或者做了什么,说过什么。还有,我们与人之间,比如与父母、兄弟姊妹、朋友或者同事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等。
这就是冰山的1/8。这一层探索的是“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创建缓存:f6bbc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