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第157节

ziluolan32 | 小说下载 | 返回目录


当主要把阳光洒向祂爱的人们,有些人因为恐惧无知宁愿躲避在自我封闭的角落里继续黑暗的生活,然后在心中呼喊,这个世界真的太黑暗!令人窒息痛苦的黑暗。接受阳光照耀的人们心怀感恩享受着生命的灿烂与荣耀。
        日期:2010-05-25 10:08:45
        站在哪里等什么也等不到
        我是一个比较被动的人,不明白规则的情况下,一般不好意思去争去抢,害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很多时候是站在哪里等。除非情景是争先恐后才有的机会,我才能放胆去做。
        这次参加家排,我代表一个案主的母亲,案主隔着2米远站在我的对面,看着对面的女儿伤悲与困境,心痛、焦灼地哭泣,可是我们都保持站在原地,等待着、煎熬着。家排的老师在一边解说,看这个女儿(案主),只会在哪里等,她什么也等不到。
      
        我代表她母亲,依然站在原地,不会主动走向女儿,表达自己,给予支持与力量,一直在等待女儿走向自己。
        下场后,我能清晰地意识到女儿的模式源自于母亲,总是站在原地等待的被动模式生活。
        在家排的过程中,老师让在场的学员做代表,有个别人一直主动举手作代表,有些人对此无动于衷,老师偶尔叫我做代表,我自己很少积极举手要做代表,想着还是把机会让给别人吧,我毕竟做过代表了。因为想做个案,做过个案的学员建议我最好自己做个案前争取多做代表,对自己有帮助。学员不少,而且每天都有新的学员,做代表的机会有限,除非自己主动争取才有机会上场。午餐时咨询一下老师,是否多做代表对自己做个案有帮助,老师是这样的,做家排时她的会员都争着做代表,多体验感受对自己成长有帮助。
      
        看来我必须积极争取多做代表,下来的家排中只要有机会我就冲上去做代表,争取到了两次机会,多了两次切身的体验。坐在场外边看与投身场域的感受很不同的,一个是局外人之感,一个是身心的投入与体验,自然是后者更有收获和成长。
        “站在哪里等,你什么也等不到。”老师这句话不断地在我耳边回响,也一再提醒我做人要积极主动,机会是靠努力争取的。
        日期:2010-05-25 11:05:27
        自信源于与父母连结
        一个案主跟老师说,自己的儿子有问题(这位案主是一位中年妈妈),老师问案主:“若孩子有问题,要走向谁呢?”她把头转向背后的一瓶百合插花,让案主看着它,孩子如这花朵,若要孩子好,妈妈要怎么办?让大家沉思了一阵子,老师说妈妈要走向自己的父母,如这百合花要开得好有生命力,一定要有自己的根,否则,很快就会败的,我们必须与自己的父母连结,在父母那里得到支持与力量,那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第二天晚上,老师很有爱心,为在座的学员解决眼前的困扰做了简单的排列。一位女学员E诉说令她困扰的是缺乏自信。老师这个女孩坐到她身边,凝视着问E:“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没有自信吗?自信的力量是源于哪里吗?”良久E没有回答,在座的也在思索。而后老师缓缓地说,不自信是因为不接受自己的父母,不接受自己的生命。煞那间E的情绪激动,泪水潸然落下。
      
        老师让她站起来,叫出两名学员代表她的父母,让她面对自己的母亲说:在你付出最大代价的时候我得到了自己的生命,谢谢您!我接受我的生命。我热爱我的生命来荣耀您!(母亲代表也感动得热泪盈眶),与母亲紧紧地拥抱。然后老师让她转向自己的父亲,看着他对他说,我接受你为我的父亲,不管你带给我幸福还是灾难,我都全然接受。最后,老师让她面对面在座所有的学员一个一个轮流下去说,我接受自己的父母。女孩全程流着泪说了几十遍,我接受自己的父母。
      
        接纳,是无条件的,没有好坏之分,是以父母如是的本貌整体的接纳。真正的接纳需要极大的勇气与力量,即使是父母带给自己不幸与灾难。对父母的接纳,让我们的生命有了根,有了信心与力量,同时给我们内心带来完整、平静。
        <
        日期:2010-05-26 09:30:54
        语言的力量
        昨天晚饭后带孩子去同一社区一位妈妈补交上周课程学费,她迎出来给我们开门,说今天有些不顺,心情不太好。接着,她并没有说什么事让她不好受,而是聊起了自己所做的工作、看的书。虽然我有点好奇,也能克制自己不去追问别人不开心的事。也许这样更好,负面的事情、情绪、感受,最好不要去说它,忘了它,放下它,让它过去。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随口而出言语的作用力,还以为只是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情绪宣泄的途径之一。其实不然,语言是我们内在的表达,也是强有力量的。当人们心中纠结于某事时,在语言上就会紧抓不放,如同祥林嫂不厌其烦地向别人诉说失去孩子的经历和痛苦。
        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因为不能接受别人的行径及自己的待遇,内心总有满腔的冤屈和控诉别人的愤怒,整个人就活在这样的情绪中,活在自我画面中,见人就想伸冤,就要表达自己感受的不公平,见不到的人就用电话骚扰,即使不断的诉说也难解我心头的愤懑,每说一次,我就强化自己的负面想法、痛苦感受,加深对别人的仇恨与不满,语言在无意识中发挥其神奇的力量,即使不断的诉说也难解我心头的愤懑,愈是让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正如歌德说的,不幸和烦恼是自找的。
        有时听见父母不失时机地对不同的人申诉某亲戚的不是,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当他们得到认同时,再一次强化了自己的感受,更加坚定自己想法的正确,从心理层面宣判了别人的罪过,这样的结果只会让他们更加偏执,对此事紧抓不放。我想只要他们依然抱持旧有的想法,是无法控制诉说此事的冲动。
        当我们心中积郁了太多类似的纠结时,内在的能量就会堵塞,失去流动性和活力,内在的画面太多,重叠、片段,不停地在脑海里翻转回放,渐渐地让自己游离了现实的生活中,在自我构建的画面、情绪、感受中打转,失去感知客观的能力,活在当下的真实。
        若是内心产生积攒了很多难解的郁闷牢骚,要管住自己嘴巴不说是不可能的,它必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否则就是屈到病。
        唯一能让自己停下了的途径就是觉醒,用新的理念更新旧有的反应,看待事物有新的视角与认知,真正地把这事看开了,不再纠结了,也就能放手,嘴上也打住了。开始新的生活,活在真切的现实中,与自己、大地、别人连结,活在当下,真实地体验生命、享受生命。
        日期:2010-05-28 10:21:02
        原生家庭对人格和亲密关系的影响
      
        一、学员们对这次学习的期望
        觉察原生家庭里的一些纠结,更好地处理自己情绪。
        黄老师:
        ⒈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可以发现生命的线索,在互动关系中,我们有90%的情绪不是成人的,而是内在受伤小孩的情绪。当有过激情绪反应时,我们若有这样的意识,就可以由指向外的自己收回来,觉察我们的内在,与自己内在小孩相处,可以缓和、化解自己过激的情绪。
        ⒉当你有情绪时,不要把焦点(或关注力)放在事情上,先放在自己的感觉上,处理自己的情绪。先解决情绪,再解决事情。
      
        ⒊问题的存在性。这个世界真的有问题存在吗?比如,我吃饭时酱油滴在白衬衫上,是问题吗?洗掉了就不是问题。若洗不掉呢?是问题吗?若你认为它是一个问题就是问题,若不是问题就不存在。人们常常说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有多少问题是自己认为的?又有多少问题是人为创造的?有多少是切实存在的?
        ⒋是记得的事情对我们影响大,还是不记得的事情对我们影响大?据研究表明,是不记得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巨大。
        二、体验活动1
        黄老师示范向身边不同的学员一对一做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叫:***
        我爸爸的名字叫:***
        我妈妈的名字叫:***
        我的故乡在**(或我来自哪里)
        很高兴今天下午在这里和你一起学习。
      
        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要有肢体语言(拍肩膀、满面笑容等),好好感受一下自己内在体验。
        学员体验分享:
        有些学员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父亲已故的悲情难以自已。
      




返回目录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首章]  [尾章] 157章/共206章


电脑版 返回顶部

创建缓存:10b8b 大小: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