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言情小说 | 都市小说 | 玄幻小说 | 武侠小说 | 科幻小说 | [历史军事] | 网游小说 | 名著杂志 | 小说排行榜 | 完本小说
  关键字: 热门搜索: 牧神记 吞噬星空 盖世神医 修罗武神 唐家三少 辰东 天蚕土豆 我吃西红柿 万相之王 剑来 叶公子
 网站首页 > 历史军事 > 势分三足鼎 ———————— 三国往事闲弹

第123节

日期:2010-03-18 21:27:46
      
         四十六天步艰难——算一算三国的经济账
          上
        人类社会,从几千年前,到未来可以预见的相当漫长的时期内,都将处在丛林世界的状态下。什么是丛林世界?说的书面化一点,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有本事吃肉,没本事看人吃肉。”人类社会的存在核心是什么?有许多种解释,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竞争!
      
        竞争的核心是利益,“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说的很有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其实就是利益动物。利益是相对而论的,只要有两个人,或两个具有不同利益主体的集团存在,竞争就不可避免。
        人类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一个抢蛋糕的过程,谁的力气大,谁就能抢得多。当然人类这么聪明,是可以自己做蛋糕的,但问题有三个:一、你有没有足够的原料,比如面粉、食用水、糖料。二、你会不会做蛋糕?三、你千辛万苦做出来一个大蛋糕,别人会不会抢?
        如何保护自己做出的美味蛋糕不被人抢走?那需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不过这个话题属于军事范畴,不是今天讲的这个主题。今天要讲的是,我们如何做蛋糕。一个人吃的蛋糕是蛋糕,而一个国家吃的蛋糕,那就是经济。
        一辆汽车,如果没有了汽油,就只能原地趴窝。同理,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就是一个国家(独立的利益集团)的汽油动力。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出了问题,那必定是全局性的,影响所及,政治、军事都将受到沉重的打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钱,政权机器无法运转,老百姓吃不上饭,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危及社会稳定和政权安全。还是那句不知道引用了N万遍的至理名言: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经济决定政治,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古代的经济架构没有现代这么完备,尤其是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但内在的经济规律是一样的。现代经济和古代经济相比,无非是鸟枪换炮而已,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古人向来是非常重视经济问题的,“身无分文,不敢横行”的道理,古人当然懂。老大,你兜里没钱,谁跟你玩啊?
        《尚书.周书.洪范篇》就提出了“经济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概念:洪范八政,食、货为先。所谓食、货,按《汉书.食货志》的解释:食是粮食,包括一切人类可以吃的东西;货是指布帛衣服,包括矿产、水产,以及货币。从《汉书》开始,历代就将食货志列为记载前朝经济活动最权威的官方史料。
        不过遗憾的是,尊为前四史之一的《三国志》,却只有纪传,没有志,更别提什么食货志了。《三国志》无食货志,不代表三国官方不重意经济发展,而是陈寿没有搜集到相关的经济资料。如果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不搞经济,他们吃什么啊?弟兄们早就做鸟兽散了。
        古代的经济基础构成,主要包括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在编户口(赋税劳役)、矿产开发、机械制造、内外贸易,交通运输、货币流通等范围,和现代经济基础构成基本差不多。  
        古代经济和现代经济一样,都存在着一个受历史大环境影响的问题,尤其是大规模的战争。三国也是这样,三国是从东汉末年全国范围的军阀混战中脱胎出来的,自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战乱的影响。所谓“天步艰难,之子不犹。”今天,我们就来算一算三国的经济账。
      
        三国承东汉末年战争之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摧毁破坏,尤其是中原地区。最能体现一个时期社会生产力是否遭到严重破坏的是人口数据,因为小农社会里,人的自然力(体力)是第一生产力。而且人口的多少,和朝廷征收赋税的多寡直接挂钩。
        三国的人口到底有多少?我们先来看一看东汉全盛时期的人口数据,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官方统计的户口数为1067万,人口数为5648万。如果以曹魏统治的地盘人口来算的话,中原地区共有人口3138万。而到了近百年后的魏晋禅代之际,曹魏人口只有443万,只有东汉极盛时人口的15%左右。
        据现有史料,从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经过军阀混战以来,中原人口急剧下降了十之八九,“建安之际,海内荒残,人户所存,十无一二。”陈群说魏国总人口不过能低上汉朝全盛时的一个大郡人口。陈群的数据稍夸大了一些,东汉人口最多的郡是荆州的南阳郡,约为243万。其次是汝南郡,约为210万。魏国总人口抵上汉朝两个人口大郡,比较合理一些。
        当然,这里说的曹魏人口是官方统计的在编人口数据,是朝廷可以征入赋税的人口量。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世族豪强兼并土地人口的现象非常严重,有许多农户都被豪强们强行隐匿不报,就是“荫户”。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加上豪强们隐匿不报的荫户数量,再加上曹魏的官方统计数,曹魏总人口大约在2000万上下浮动。虽然曹魏与吴蜀的战争不断,但中原地区自曹操统一后,就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人口恢复性增长是必然的。
        关键的问题就是豪强隐匿的人口数量实在惊人,居然吞占了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有时怀疑是不是历史记载的数据有问题?不然豪强们的能力真能大到如此地步?
        蜀汉和东吴的人口统计和曹魏差不多,蜀汉灭亡时的在编人口只有90万,而东汉全盛时期的益州人口有六百多万727万。益州并没有像中原那样遭受到大规模的战争破坏,人口怎么会凭空下降近十分之九?归其原因,无非是豪强隐匿人口,
        关于东汉时期的益州人口总数,有一个疑问,就是《后汉书.郡国志》记载益州永昌郡人口居然达到了189万!在汉魏之际,永昌属于经济非常落后的地区,哪来的这么多人口?而邻近的益州郡(建宁郡)也不过只有11万人口。怀疑永昌郡的人口数据是不是传抄有误?
        东吴在编人口大约是曹魏在编人口的一半,公元280年东吴灭亡时,有230万人口。当然东吴的实际人口数远不止此,东汉全盛时期的扬州、荆州(不算魏占南阳)、交州共有人口九百三十多万。不过东吴受战乱的波及程度比较大,人口锐减是可能的,但也不可能凭空死去七百万,无非是被豪强们隐匿了荫户。
        有了大量的人口,尤其是壮劳力,一方面可以耕种土地,朝廷可以征收赋税吃饭。另一方面,朝廷也有充足的兵源,没枪杆子,皇帝老子靠什么混江湖?当然能参军的壮劳力毕竟只是少数,多数劳力还是被拴在土地上。
        吃饭问题,从来都是最大的政治,人活着为了什么?不要讲什么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大话,所有人活着,都是为了吃饭。无论古今中外,土地都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资源,说的天花乱坠,没有饭吃,一切都是白扯。
        在小农经济中,土地的开发(粮食产量)除了与劳动力的数量挂钩外,还与政治形势有很密切的联系。东汉顺帝建康元年(公元144年),全国共有可耕作土地近3500万亩,多数集中在黄河流域地区。
        东汉末年的战乱导致了劳动力的大量减少,大量土地荒芜,粮食产量的锐减,出现了“人相食”的悲惨局面。军阀混战时,他们手上的粮食也并不宽裕,甚至连弟兄们的军饷都发不出。袁绍发给弟兄们的“工资”是桑椹果和枣子,袁术更绝,发给弟兄们的是水草和田螺。
        曹操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但曹操比袁绍等军阀有眼光,如果成天拿枣子糊弄弟兄们,弟兄们早晚要是饿急的。而且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办法总是有的。曹操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屯田。
        中原地区缺少的不是肥田沃土,而是劳动力。战乱虽然造成了大量伤亡,但人口基数还是有的,只是为了避战乱,许多百姓都藏进了山里。曹操通过各种手段,征募百姓,在许昌附近实行了大规模屯田。
        许昌屯田试验大获成功,“得谷百万斛”,很好的解决了军民的吃饭问题。手上有粮,心中不慌,也有利于稳定统治区的形势。此后,曹操下令在各州郡推行屯田法,设立田官,监督指导屯田工作。曹操最终统一中原,和屯田制有最直接的关系。
      
        蜀汉的情况和曹魏略有不同,中原地区遭受战乱的破坏程度非常严重,而益州地区除了刘备入川时的战争稍具规模,但破坏程度一般。益州的经济基础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再加上诸葛亮非常重视粮食生产,益州基本上实现了“足食足兵”。
        东吴受战争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荆州,连年战乱。荆州今天是曹操的,明天是刘备的,后天是孙权,三家轮流坐庄,成天打来打去。直到吴黄龙五年(公元233年),陆逊还要求孙权允许荆州诸将开拓农田,理由是“所在少谷”。
        屯田是三国普遍的耕作方式,军队在无战事时就地开垦荒地,比如东吴设有“典农校尉”,职同郡守。典农校尉的任务就是在辖境内拓荒屯粮,以备战事之需。
      


上一页     下一页  

共有140条记录; 当前123页/共140页   

[首页]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尾页]


第123节_势分三足鼎 ———————— 三国往事闲弹在线阅读_姜狼豺尽
站内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其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xg-436 t:218-2573]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856号      手机版
创建缓存:631dd 大小:7K
缓存保留时间:14400分钟